关于写人的诗词(2093首)

1741 《上元后漕幕同僚二十八人会饮於西湖登千佛阁》 宋·王之道

福星台畔依红客,厌踏红尘穿紫陌。
涌金门外泛兰舟,两岸融融春水拍。
隔浦笙歌寄幽思,向阳花柳饶春色。
六桥突兀披丹青,千佛森罗眩金碧。
登临肯作怀古愁,志在云台书竹帛。
须臾饮散晚风号,却扫阴霾生桂魄。

1742 《书源上人壁》 宋·王之道

丹枫黄槲壮秋容,诘曲僧房一径通。
塔似道人飞白笔,开窗还见倚晴空。

1743 《代人上段拂参政》 宋·王之道

玉牒书成已六年,东游曾记此周旋。
千龄令庆亨嘉会,二府新分造化权。
咫尺云天依日月,斯须霖雨浃山川。
应怜汩没尘埃者,白发青衫走道边。

1744 《九日寄陈君举舍人》 宋·刘过

白发江湖暗,青灯几席凉。
病身几千百,佳节又重阳。
命也吾何奈,天乎孰可量。
元龙楼百尺,犹得慰行藏。

1745 《代人挽妻父号道者》 宋·李吕

里闬推高足善良,不才何幸玷东床。
修容方喜超宾馆,奠雁翻成举酹觞。
晚铎飘声空有恨,酸风吹泪不成行。
诸郎头角多余庆,褒赠行看为显扬。

1746 《代人次韵》 宋·李吕

当时选胜入经营,杖履宁论阴与晴。
丘壑只应胸次有,溪山故着面前横。
可怜永隔笑谈乐,何况从来兄弟情。
岘首人登休堕泪,搅林风雨作秋声。

1747 《伏承伯丈人待制侍郎九重涣号三聘鼎来促装戒》 宋·李吕

梅花映雪送征鞍,要伴先生耐岁寒。
收拾收归调鼎用,春来枝上已含酸。

1748 《伏承伯丈人待制侍郎九重涣号三聘鼎来促装戒》 宋·李吕

膴膴周原二百州,欲图恢复岂难求。
既烦元老为时出,但愿宣王益内修。

1749 《伏承伯丈人待制侍郎九重涣号三聘鼎来促装戒》 宋·李吕

孟子正心邪说息,昌黎首唱六经明。
可怜后学多趋末,重振斯文藉主盟。

1750 《伏承伯丈人待制侍郎九重涣号三聘鼎来促装戒》 宋·李吕

嘉谟岂但国著龟,旧学端为帝者师。
圣世欲收仁义效,行看平步凤凰池。

1751 《伏承伯丈人待制侍郎九重涣号三聘鼎来促装戒》 宋·李吕

汉庭得谢久县车,松竹萧疏护葺庐。
争奈苍生待霖雨,未容安石爱幽居。

1752 《代人上建守四首》 宋·李吕

怅怀往事我何知,作兴重来触绪非。
无地可畦家十口,萧然相对欲谁归。

1753 《代人上建守四首》 宋·李吕

鄂渚才来便救焚,富沙拯溺济饥同。
从容妙得调元手,好转洪钧拱帝宸。

1754 《代人上建守四首》 宋·李吕

可怪乡风最不情,生儿不举世相仍。
自从节省归新历,添得王民几万丁。

1755 《代人上建守四首》 宋·李吕

潜藩雄镇七闽头,亲睹贤侯利泽周。
不借寇恂留颍尾,却教郭伋再并州。

1756 《乡人言》 宋·张舜民

郴江有奇石,似牛伏岸侧。
乡人久相传,过者有颠覆。
我与乡人谋,凿去可勿留。
祇消一日力,得弭千岁忧。

1757 《人情》 宋·曾巩

人情当面蔽山丘,谁可论心向白头。
天禄阁非真学士,玉麟符是假诸侯。
诗书落落成孤论,耕钓依依忆旧游。
早晚抽簪江海去,笑将风月扁舟。

1758 《上人》 宋·曾巩

金节横光马珂闹,瑞鹘宫袍腰玉绕。
烟沙轳辘高轩过,路上千人瞻羽纛。
瑶魁精彩浮苍龙,江城四面生春风。
城中坏屋书签碧,有客苦吟连旦夕。

1759 《京师故人有以陇西鹦鹉遗予者因畜养之去年出》 宋·杨亿

陇山秋树旧巢倾,远向江东逐旆旌。
去国梦魂应缭烧,入春喉舌渐分明。
一声警露何惭鹤,百转迁乔肯让莺。
终日雕笼心不恋,经年丹嘴色犹轻。
思归悒悒因成疾,顾主依依尚有情。
死葬小园芳草地,夜来经雨绿苔生。

1760 《书禅静寺集翠堂示堂中老人琳径山诗》 宋·毛滂

烟岫供寒翠,风帘舞小晴。
短墙分竹色,虚户纳松声。
弄笔云窗暖,煎茶玉醴轻。
端知孤桧月,独伴夜禅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