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抒情的诗词(1953首)

581 《寻菊花潭主人不遇》 唐·孟浩然

行至菊花潭,村西日已斜。
主人登高去,鸡犬空在家。

咏物柳树抒情

582 《送刘司直赴安西》 唐·王维

绝域阳关道,胡沙与塞尘。
三春时有雁,万里少行人。
苜蓿随天马,葡萄逐汉臣。
当令外国惧,不敢觅和亲。

写景抒情愿望友人

583 《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得枝字》 唐·韦安石

重九开秋节,得一动宸仪。
金风飘菊蕊,玉露泫萸枝。
睿览八纮外,天文七曜披。
临深应在即,居高岂忘危。

重阳节登高写景抒情

584 《张益州画像记》 宋·苏洵

至和元年秋,蜀人传言有寇至,边军夜呼,野无居人,谣言流闻,京师震惊。
方命择帅,天子曰:“毋养乱,毋助变。
众言朋兴,朕志自定。
外乱不作,变且中起,不可以文令,又不可以武竞,惟朕一二大吏。

古文观止叙事写人抒情

585 《南池》 宋·陶弼

五月红莲繁盛时,隼旆同赏郡南池。
额名旧载零陵志,碑字新镌子厚诗。
采药衔杯愁满满,折花行令笑迟迟。
明年岁熟歌声稳,伴醉清香宛是谁?

纪游写景抒情闲适

586 《蝶恋花·春江暖涨桃花水》 宋·顾德辉

陈浩然招游观音山,宴张氏楼。
徐姬楚兰佐酒,以琵琶度曲。
郯云台为之心醉。
口占戏之。

婉约宴饮写景抒情

587 《九日寄秦觏》 宋·陈师道

疾风回雨水明霞,沙步丛祠欲暮鸦。
九日清尊欺白发,十年为客负黄花。
登高怀远心如在,向老逢辰意有加。
淮海少年天下士,可能无地落乌纱。
 

重阳节写景抒情勉励友人

588 《女冠子·春山夜静》 五代·李珣

春山夜静,愁闻洞天疏磬。
玉堂虚,细雾垂珠佩,轻烟曳翠裾。
对花情脉脉,望月步徐徐。
刘阮今何处?绝来书!

写人道士抒情

589 《寒食》 宋·郑刚中

江乡时节逢寒食,花落未将春减色,岭南能有几多花,寒食临之扫春迹。
花多花少非我事,春去春来亦堪惜。
柴门风雨小庭寒,无奈池塘烟草碧。
欲将诗句慰穷愁,眼中万象皆相识。
欣然应接已无暇,都为老来无笔力。

寒食节写景抒情

590 《水调歌头(联句问讯罗汉同张敬夫)》 宋·朱熹

雪月两相映,水石互悲鸣。
不知岩上枯木,今夜若为情。
应见尘土胶扰,便道山间空旷,与么了平生。
与么平生了,□水不流行。

寒食节风俗抒情

591 《蝶恋花·九日和吴见山韵》 宋·吴文英

明月枝头香满路。
几日西风,落尽花如雨。
倒照秦眉天镜古。
秋明白鹭双飞处。
自摘霜葱宜荐俎。
可惜重阳,不把黄花与。
帽堕笑凭纤手取。
清歌莫送秋声去。

重阳节写景抒情

592 《鹧鸪天·和昌父》 宋·辛弃疾

万事纷纷一笑中。
渊明把菊对秋风。
细看爽气今犹在,惟有南山一似翁。
情味好,语言工。
三贤高会古来同。
谁知止酒停云老,独立斜阳数过鸿。

抒情归隐

593 《浣溪沙·楼上晴天碧四垂》 宋·周邦彦

楼上晴天碧四垂。
楼前芳草接天涯。
劝君莫上最高梯。
新笋已成堂下竹,落花都上燕巢泥。
忍听林表杜鹃啼。

春天写景抒情思乡愁绪

594 《木兰花·玉楼朱阁横金锁》 宋·晏殊

玉楼朱阁横金锁,寒食清明春欲破。
窗间斜月两眉愁,帘外落花双泪堕。
朝云聚散真无那,百岁相看能几个。
别来将为不牵情,万转千回思想过。

写景抒情离别相思愁绪

595 《琅琊王歌辞·新买五尺刀》 南北朝·佚名

新买五尺刀,悬著中梁柱。
一日三摩挲,剧于十五女。

辞赋精选月亮羁旅抒情

596 《杂诗二首》 两汉·孔融

岩岩钟山首,赫赫炎天路。
高明曜云门,远景灼寒素。
昂昂累世士,结根在所固。
吕望老匹夫,苟为因世故。

抱负悲痛抒情

597 《金桥感事》 唐·吴融

太行和雪叠晴空,二月郊原尚朔风。
饮马早闻临渭北,射雕今欲过山东。
百年徒有伊川叹,五利宁无魏绛功?
日暮长亭正愁绝,哀笳一曲戍烟中。

抒情

598 《柳枝词》 唐·何希尧

大堤杨柳雨沉沉,万缕千条惹恨深。
飞絮满天人去远,东风无力系春心。

咏物柳树抒情

599 《沙堤行·呈裴相公》 唐·张籍

长安大道沙为堤,早风无尘雨无泥。
宫中玉漏下三刻,朱衣导骑丞相来。
路傍高楼息歌吹,千车不行行者避。
街官闾吏相传呼,当前十里惟空衢。
白麻诏下移相印,新堤未成旧堤尽。

叙事抒情

600 《荆南夏夜水楼怀昭丘直上人云梦李莘》 唐·欧阳詹

无机成旅逸,中夜上江楼。
云尽月如练,水凉风似秋。
凫声闻梦泽,黛色上昭丘。
不远人情在,良宵恨独游。

写景抒情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