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语》 国 语 卷 第 十 八

作者:左丘明
  楚语下1昭王问於观射父〔一〕,曰:「周书所谓重、黎寔使天地不通者,何也〔二〕?若无然,民將能登天乎〔三〕?」

  〔一〕昭王,楚平王之子昭王熊軫。观射父,楚大夫。

  〔二〕周书,周穆王之相甫侯所作吕刑也。重、黎,顓頊掌天地之臣。吕刑曰:「乃命重、黎,绝地天通。」谓少皞之末,民神杂糅,不可方物,顓頊受之,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属神,火正黎司地以属民,是谓绝地与天相通之道也。  〔三〕若重、黎不绝天地,民岂能上天乎?

  对曰:「非此之谓也。古者民神不杂〔一〕。民之精爽不携贰者,而又能齐肃衷正〔二〕,其智能上下比义〔三〕,其圣能光远宣朗〔四〕,其明能光照之,其聪能听彻之〔五〕,如是则明神降之〔六〕,在男曰覡,在女曰巫〔七〕。是使制神之处位次主〔八〕,而为之牲器时服〔九〕,而后使先圣之后之有光烈〔一0〕,而能知山川之号〔一一〕、高祖之主〔一二〕、宗庙之事、昭穆之世〔一三〕、齐敬之勤〔一四〕、礼节之宜、威仪之则、容貌之崇〔一五〕、忠信之质〔一六〕、禋絜之服〔一七〕,而敬恭明神者,以为之祝〔一八〕。使名姓之后,能知四时之生〔一九〕、牺牲之物、玉帛之类、采服之仪、彝器之量〔二0〕、次主之度〔二一〕、屏摄之位〔二二〕、坛场之所〔二三〕、上下之神、氏姓之出〔二四〕,而心率旧典者为之宗〔二五〕。於是乎有天地神民类物之官,是谓五官〔二六〕,各司其序,不相乱也。民是以能有忠信,神是以能有明德〔二七〕,民神异业〔二八〕,敬而不瀆,故神降之嘉生〔二九〕,民以物享,祸灾不至,求用不匱。

  〔一〕杂,会也。谓司民、司神之官各异。  〔二〕爽,明也。携,离也。贰,二也。齐,一也。肃,敬也。衷,中也。

  〔三〕义,宜也。

  〔四〕圣,通也。朗,明也。

  〔五〕彻,达也。

  〔六〕降,下也。  〔七〕巫、覡,见鬼者。周礼,男亦曰巫。

  〔八〕处,居也。位,祭位也。次主,次其尊卑先后。

  〔九〕牲,牲之毛色、小大也。器,所当用也。时服,四时服色所宜。

  〔一0〕烈,明也。

  〔一一〕号,名位也。

  〔一二〕高祖,庙之先也。

  〔一三〕父昭,子穆,先后之次也。春秋躋僖公,谓之逆祀。

  〔一四〕齐,庄也。

  〔一五〕崇,饰也。  〔一六〕质,诚\也。

  〔一七〕絜祀曰禋。

  〔一八〕祝,太祝,掌祈福祥。

  〔一九〕名姓,谓旧族,若伯夷,炎帝之后,为尧秩宗。生,嘉谷韭卵之属。  〔二0〕彝,六彝。器,俎豆。量大小也。

  〔二一〕疏数之度。

  〔二二〕周氏云:「屏,並也。摄,主人之位。」昭谓:屏,屏风也。摄,形如今要扇。皆所以明尊卑,为祭祀之位。近汉亦然。

  〔二三〕除地曰场。

  〔二四〕所自出也。

  〔二五〕宗,宗伯,掌祭祀之礼。

  〔二六〕类物,谓別善恶、利器用之官。

  〔二七〕明德,谓降福祥,不为灾孽。  〔二八〕业,事也。  〔二九〕嘉生,善物。

  「及少皞之衰也,九黎乱德〔一〕,民神杂糅,不可方物〔二〕。夫人作享,家为巫史〔三〕,无有要质〔四〕。民匱於祀,而不知其福〔五〕。烝享无度,民神同位。民瀆齐盟,无有严威〔六〕。神狎民则,不蠲其为〔七〕。嘉生不降,无物以享。祸灾荐臻,莫尽其气〔八〕。顓頊受之〔九〕,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属神〔一0〕,命火正黎司地以属民〔一一〕,使復旧常,无相侵瀆〔一二〕,是谓绝地天通〔一三〕。

  〔一〕少皞,黄帝之子金天氏也。九黎,黎氏九人,蚩尤之徒也。案:「蚩尤之徒也」五字原脱,据尚书吕刑疏引韦注补。

  〔二〕同位故杂糅。方,犹別也。物,名也。

  〔三〕夫人,人人也。享,祀也。巫,主接神。史,次位序。言人人自为之。  〔四〕质,诚\也。  〔五〕言民困匱於祭祀,而不获其福。

  〔六〕齐,同也。严,敬也。威,畏也。

  〔七〕狎,习也。则,法也。蠲,絜也。其为,所为也。

  〔八〕荐,重也。臻,至也。气,受命之气也。

  〔九〕少皞氏歿,顓頊氏作。受,承服也。  〔一0〕南,阳位。正,长也。司,主也。属,会也。所以会群神,使各有分序,不相干乱也。周礼,则宗伯掌祭祀。

  〔一一〕唐尚书云:「「火」,当为「北。」」北,阴位也。周礼,则司徒掌土地民人者也。

  〔一二〕侵,犯也。

  〔一三〕绝地民与天神相通之道。

  「其后,三苗復九黎之德〔一〕,尧復育重、黎之后,不忘旧者,使復典之〔二〕。以至於夏、商,故重、黎氏世敘天地,而別其分主者也〔三〕。其在周,程伯休父其后也,当宣王时,失其官守,而为司马氏〔四〕。宠神其祖,以取威於民,曰:「重寔上天,黎寔下地〔五〕。」遭世之乱,而莫之能御也〔六〕。不然,夫天地成而不变〔七〕,何比之有〔八〕?」

  〔一〕其后,高辛氏之季年。三苗,九黎之后。高辛氏衰,三苗为乱,行其凶德,如九黎之为也。尧兴而诛之。

  〔二〕育,长也。尧继高辛氏,平三苗之乱,绍育重、黎之后,使復典天地之官,羲氏、和氏是也。

  〔三〕敘,次也。分,位也。

  〔四〕程,国。伯,爵。休父,名也。失官守,谓失天地之官,而以诸侯为大司马。诗曰「王谓尹氏,命程伯休父」是也。  〔五〕宠,尊也。言休父之后世,尊神其祖,以威耀其民,言重能举上天,黎能抑下地,令相远,故不復通也。

  〔六〕乱,谓幽、平以下。御,止也。

  〔七〕天地体成,不復变改。  〔八〕言不相比近也。  2子期祀平王〔一〕,祭以牛俎於王〔二〕,王问於观射父,曰:「祀牲何及〔三〕?」对曰:「祀加於举〔四〕。天子举以大牢,祀以会〔五〕;诸侯举以特牛,祀以太牢〔六〕;卿举以少牢,祀以特牛〔七〕;大夫举以特牲,祀以少牢〔八〕;士食鱼炙,祀以特牲;庶人食菜,祀以鱼。上下有序,则民不慢。」

  〔一〕子期,楚平王之子结。平王,恭王之子、昭王之父。

  〔二〕致牛俎於昭王。

  〔三〕王惑俎肉,而问牲用所及。

  〔四〕加,增也。举,人君朔望之盛饌。

  〔五〕大牢,牛羊豕也。会,会三大牢。举,四方之贡。  〔六〕特,一也。  〔七〕少牢,羊豕。

  〔八〕特牲,豕也。

  王曰:「其小大何如?」对曰:「郊禘不过茧栗〔一〕,烝尝不过把握〔二〕。」王曰:「何其小也?」对曰:「夫神以精明临民者也,故求备物,不求丰大〔三〕。是以先王之祀也,以一纯、二精、〔四〕三牲、四时、五色、六律、七事、八种〔五〕、九祭、十日、十二辰以致之〔六〕,百姓、千品、万官、亿丑,兆民经入数以奉之〔七〕,明德以昭之〔八〕,和声以听之〔九〕,以告遍至,则无不受休〔一0〕。毛以示物〔一一〕,血以告杀〔一二〕,接诚\拔取以献具,为齐敬也〔一三〕。敬不可久,民力不堪,故齐肃以承之。〔一四〕」

  〔一〕角如茧栗。郊禘,祭天也。

  〔二〕把握,长不出把。

  〔三〕备物,体具而精絜者。

  〔四〕一纯,心纯一而絜者。二精,玉帛也。

  〔五〕七事,天、地、民、四时之务。八种,八音也。

  〔六〕九祭,九州助祭。十日,甲至癸。十二辰,子至亥。择其吉日令辰,以致神。

  〔七〕百姓,百官受氏姓也。千品,姓有彻品,十为千品。五物之官,陪属万为万官。官有十丑,为亿丑。天子之田九,以养兆民,王取经入,以食万官。

  〔八〕昭,昭孝敬也。

  〔九〕中和之声,使神听之。  〔一0〕至,神至也。休,庆也。

  〔一一〕物,色也。  〔一二〕明不因故也。  〔一三〕接诚\於神也。拔毛取血,献其备物也。齐,絜也。诗云:「执其鸞刀,以启其毛,取其血膋。」

  〔一四〕肃,疾也。承,奉也。

  王曰:「芻豢几何〔一〕?」对曰:「远不过三月,近不过浹日〔二〕。」王曰:「祀不可以已乎〔三〕?」对曰:「祀所以昭孝息民〔四〕、抚国家、定百姓也,不可以已。夫民气纵则底〔五〕,底则滯,滯久而不振〔六〕,生乃不殖〔七〕。其用不从〔八〕,其生不殖,不可以封〔九〕。是以古者先王日祭、月享、时类、岁祀〔一0〕。诸侯舍日〔一一〕,卿、大夫舍月〔一二〕,士、庶人舍时。〔一三〕天子遍祀群神品物〔一四〕,诸侯祀天地、三辰及其土之山川〔一五〕,卿、大夫祀其礼〔一六〕,士、庶人不过其祖〔一七〕。日月会于龙(豕尨)〔一八〕,土气含收〔一九〕,天明昌作〔二0〕,百嘉备舍〔二一〕,群神频行〔二二〕。国於是乎蒸尝,家於是乎尝祀〔二三〕,百姓夫妇择其令辰〔二四〕,奉其牺牲,敬其粢盛,絜其粪除,慎其采服,禋其酒醴,帅其子姓〔二五〕,从其时享,虔其宗祝〔二六〕,道其顺辞,以昭祀其先祖,肃肃济济,如或临之。於是乎合其州乡朋友婚姻,比尔兄弟亲戚〔二七〕。於是乎弭其百苛,殄其谗慝〔二八〕,合其嘉好,结其亲暱〔二九〕,亿其上下〔三0〕,以申固其姓。上所以教民虔也,下所以昭事上也。天子禘郊之事,必自射其牲〔三一〕,王后必自舂其粢〔三二〕;诸侯宗庙之事,必自射牛、刲羊、击豕〔三三〕,夫人必自舂其盛〔三四〕。况其下之人,其谁敢不战战兢兢,以事百神!天子亲舂禘郊之盛〔三五〕,王后亲繰其服〔三六〕,自公以下至於庶人,其谁敢不齐肃恭敬致力於神!民所以摄固者也,若之何其舍之也〔三七〕!」

  〔一〕草养曰芻,谷养曰豢。

  〔二〕远,谓三牲。近,谓鸡鶩之属。浹日,十日也。

  〔三〕已,止也。

  〔四〕昭孝养,使民蕃息也。

  〔五〕气,志气也。纵,放也。底,著也。

  〔六〕滯,废也。振,惧也。言无祭祀,则民无所畏忌;无所畏忌,则志放纵;志放纵,则遂废滯难復恐惧也。

  〔七〕生,生物也。殖,长也。生物不长,神不降以福也。案:「生,生物也。」原作「生,生人物也。」攷异卷四:「「人」字衍。下云「生物不长」,蒙上而言可证。」据刪。

  〔八〕不从上令也。

  〔九〕封,封国也。  〔一0〕告以事类曰类。日祭於祖、考,月荐於曾、高,时类及二祧,岁祀於坛墠。

  〔一一〕有月享也。  〔一二〕有时祭也。

  〔一三〕岁乃祭也。

  〔一四〕品物,谓若八蜡所祭猫虎昆虫之类。  〔一五〕三辰,日、月、星。祀天地,谓二王之后,非二王之后,祭分野星、山川而已。

  〔一六〕礼,谓五祀及祖所自出。

  〔一七〕祖,王父也。  〔一八〕(豕尨),龙尾也。谓周十二月、夏十月,日月合辰於尾上。月令:「孟冬,日在尾。」

  〔一九〕含收,收缩。万物含藏。  〔二0〕昌,盛也。作,起也。谓天气上也。是月,纯坤用事。

  〔二一〕嘉,善也。时物毕成,舍入室也。

  〔二二〕频,並也。言並行欲求食也。

  〔二三〕蒸,冬祭也。尝,尝百物也。月令:「孟冬,大饮烝。」传曰:「闲蛰而蒸。」  〔二四〕辰,十二辰。

  〔二五〕禋,絜也。子,眾子。姓,同姓也。  〔二六〕宗,主祭祀。祝,主祝祈。  〔二七〕合,会也。比,亲也。

  〔二八〕弭,止也。苛,虐也。殄,覆也。止、覆,谓解怨除恨。  〔二九〕合、结,谓於此更申固之。

  〔三0〕亿,安也。

  〔三一〕牲,牛也。

  〔三二〕粢,器实也。

  〔三三〕刲,刺也。击,杀也。

  〔三四〕在器曰盛。上言粢,此言盛,互其文也。

  〔三五〕帅后舂之。

  〔三六〕服,祭服。祭义云:「夫人繰,三盆,则王后一盆与。」周语曰:「王耕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