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师的诗词[标题] - 古诗句网

181 《六代祖画像赞·四祖大医禅》 宋·释正觉

授屈眴衣,秉毗卢印。
师坐西山,名称东震。
蜂服之粉兮春蜜之滋,蚌肠之珠兮夜蟾之孕。
远气呈祥,灵枝发旁。
牛头接得融居士,华鸟不来庵外忙。

182 《开府潞公太得谢西归谨赋七言四韵诗五首拜》 宋·苏颂

官崇真是帝王师,八十归休亦未迟。
不似孔光辞位日,早於姜望出封时。
仪形昔已图麟阁,稿草今应集凤池。
故府诸僚终有愧,甘陵犹欠纪功碑。

183 《和欧阳永叔少会老唱和诗三首·和南都赵少》 宋·苏颂

富贵功名已两忘,望高嵩华量包湘。
还家傲似蒙庄子,定策忠于汉霍光。
远访交亲情益重,共论诗酒兴偏长。
园亭继日休车马,却悔多年滞庙堂。

184 《还自伊山过金城宿觉慧寺赠始宁禅》 宋·王洋

家山三百里,处处逐流水。
舟行鉴影中,尘埃不须洗。
人言田间苦,我言田舍好。
浊醪三两杯,沈忧积如扫。

185 《游天圣邂逅正知藏作诗赠之》 宋·王洋

乘流自谓不得死,生意逢师聊具论。
无心已尽世间义,举足不随天上尊。
本源了了明月观,馀事衮衮洪澜翻。
我生流落势未已,期师尽老依僧园。

186 《变觉院登上人房老梅擅名滋久昔四灵与其先》 宋·薛嵎

四灵殁后谁知已,惟有清香满旧枝。
头白山僧犹爱客,为曾亲见老师时。

187 《本无与槐径弟交游二十年矣古人谓百篇诗尽》 宋·薛嵎

中年为此别,悲动故交情。
案上云林卷,山中风木声。
梦回惊复喜,诗在死如生。
几番西郊路,逢师独自行。

188 《为赵法别造精院过院赋诗》 唐·李隆基

宗师心物外,为道运虚舟。
不恋岩泉赏,来从宫禁游。
探玄知几岁,习静更宜秋。
烟树辨朝色,风湍闻夜流。
坐朝繁听览,寻胜在清幽。
欲广无为化,因兹庶可求。

189 《军凯旋自邕州顺流舟中》 唐·李峤

鸣鞞入嶂口,泛舸历川湄。
尚想江陵阵,犹疑下濑师。
岸回帆影疾,风逆鼓声迟。
萍叶沾兰桨,林花拂桂旗。

190 《奉和御制旋喜捷》 唐·裴漼

殊类骄无长,王师示有征。
中军才受律,妖寇已亡精。
斩虏还遮塞,绥降更筑城。
从来攻必克,天策振奇兵。

191 《故太子太徐公挽歌四首》 唐·王维

功德冠群英,弥纶有大名。
轩皇用风后,傅说是星精。
就第优遗老,来朝诏不名。
留侯常辟谷,何苦不长生。

192 《赠东岳焦炼》 唐·王维

先生千岁馀,五岳遍曾居。
遥识齐侯鼎,新过王母庐。
不能师孔墨,何事问长沮。
玉管时来凤,铜盘即钓鱼。

193 《题神力院》 唐·李颀

大师神杰貌,五岳森禅房。
坚持日月珠,豁见沧江长。
随病拔诸苦,致身如法王。
阶庭药草遍,饭食天花香。
树色向高阁,昼阴横半墙。
每闻第一义,心净琉璃光。

194 《谒焦炼》 唐·王昌龄

中峰青苔壁,一点云生时。
岂意石堂里,得逢焦炼师。
炉香净琴案,松影闲瑶墀。
拜受长年药,翩翻西海期。

195 《武陵开元观黄炼院三首》 唐·王昌龄

松间白发黄尊师,童子烧香禹步时。
欲访桃源入溪路,忽闻鸡犬使人疑。
先贤盛说桃花源,尘忝何堪武陵郡。
闻道秦时避地人,至今不与人通问。
山观空虚清静门,从官役吏扰尘喧。
暂因问俗到真境,便欲投诚依道源。

196 《至德三年春正月时谬蒙差摄海盐令闻王收二京…五十韵》 唐·刘长卿

天上胡星孛,人间反气横。
风尘生汗马,河洛纵长鲸。
本谓才非据,谁知祸已萌。
食参将可待,诛错辄为名。

197 《至德三年春正月时谬蒙差摄海盐令闻王收二京…五十韵》 唐·刘长卿

天上胡星孛,人间反气横。
风尘生汗马,河洛纵长鲸。
本谓才非据,谁知祸已萌。
食参将可待,诛错辄为名。

198 《送惠法游天台,因怀智大故居》 唐·刘长卿

翠屏瀑水知何在,鸟道猿啼过几重。
落日独摇金策去,深山谁向石桥逢。
定攀岩下丛生桂,欲买云中若个峰。
忆想东林禅诵处,寂寥惟听旧时钟。

199 《游明禅西山兰若》 唐·孟浩然

西山多奇状,秀出倚前楹。
停午收彩翠,夕阳照分明。
吾师住其下,禅坐证无生。
结庐就嵌窟,剪苕通往行。
谈空对樵叟,授法与山精。
日暮方辞去,田园归冶城。

200 《奉饯高尊如贵道士传道箓毕归北海》 唐·李白

道隐不可见,灵书藏洞天。
吾师四万劫,历世递相传。
别杖留青竹,行歌蹑紫烟。
离心无远近,长在玉京悬。

* 关于师的诗词 描写师的诗词 带有师的诗词 包含师的古诗词(326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