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诗友的诗词[标题] - 古诗句网

41 《六友诗寄林景云留寿国林道初俞季渊·清友》 宋·刘黻

清友天赋完,岁晚树独暖。
粲此白玉英,瑟彼清庙瓒。
香自根中来,冰雪匪压断。
一见一回老,殷勤呼茗碗。

42 《六友诗寄林景云留寿国林道初俞季渊·节友》 宋·刘黻

节友独爱秋,相得匪迟暮。
受气惟至正,睟见黄与素。
饱谙风露味,甘守烟霞痼。
如何千载人,仅一渊明遇。

43 《六友诗寄林景云留寿国林道初俞季渊·净友》 宋·刘黻

净友何亭亭,修洁得自性。
本生淤泥中,乃与玉同莹。
一净消万暑,特立起群敬。
色香非色香,是谓花之圣。

44 《子宝东归以嘤其鸣矣求友声为韵作古诗七章宽》 宋·孙应时

一年三送君,到家能几程。
白云耿我怀,更想啼孩婴。
过门道无恙,忧端幸少平。
因之慰猿鹤,无为长怨声。

45 《子宝东归以嘤其鸣矣求友声为韵作古诗七章宽》 宋·孙应时

宇宙归一概,时势相重轻。
人心太行山,我道如砥平。
沈吟百年事,俛仰万古情。
五穷未可送,鬼语方嚘嘤。

46 《子宝东归以嘤其鸣矣求友声为韵作古诗七章宽》 宋·孙应时

倾城事行乐,春台日熙熙。
掩关独愁思,谁能赴幽期。
故山隔湖活,浮云翳晴曦。
由来武安客,岂复知魏其。

47 《子宝东归以嘤其鸣矣求友声为韵作古诗七章宽》 宋·孙应时

哲人重出处,外物非所荣。
凤包不吸粟,鸿冥安可矰。
早知屠羊肆,无所用三牲。
傥来变傥去,不平何足鸣。

48 《子宝东归以嘤其鸣矣求友声为韵作古诗七章宽》 宋·孙应时

岁寒松柏苍,波动金石止。
物生不自别,有时正须此。
真源在极致,空谈非实理。
玉汝其或成,造物恩大矣。

49 《子宝东归以嘤其鸣矣求友声为韵作古诗七章宽》 宋·孙应时

弱龄抱微尚,实耻为身谋。
颇依夷惠间,不择赵魏优。
意行忘坎穽,失脚复何尤。
但存斗升养,过此今无求。

50 《友梅吴编校寿宫之侧筑庵曰全归有诗十咏敬次》 宋·杨公远

达人谋事岂踌躇,寿域天开不费鉏。
结得庵成无点俗,栽梅时竹当幽居。

51 《友梅吴编校寿宫之侧筑庵曰全归有诗十咏敬次》 宋·杨公远

盖世功名水一杯,君曾勘破个中来。
平生不问凡红柴,莫逆交情只是梅。

52 《友梅吴编校寿宫之侧筑庵曰全归有诗十咏敬次》 宋·杨公远

寿宅虽然已预营,手栽松柏待亭亭。
童颜鹤发身强健,长对商山万古青。

53 《友梅吴编校寿宫之侧筑庵曰全归有诗十咏敬次》 宋·杨公远

休论马鬣卧牛形,后拥前堆要有情。
自是主人心地好,老天分付不应轻。

54 《友梅吴编校寿宫之侧筑庵曰全归有诗十咏敬次》 宋·杨公远

屋瞰梅间倚竹林,一炉香篆一张琴。
有时月上黄昏后,三弄寒梅夜正深。

55 《友梅吴编校寿宫之侧筑庵曰全归有诗十咏敬次》 宋·杨公远

梅花本是一难兄,山谷当时错用情。
毕竟渠家知己在,仙苍赢得浪驰声。

56 《友梅吴编校寿宫之侧筑庵曰全归有诗十咏敬次》 宋·杨公远

游山瓢具竹边安,石鼎松边沦凤团。
更向梅边观鹤舞,好将模作画图看。

57 《友梅吴编校寿宫之侧筑庵曰全归有诗十咏敬次》 宋·杨公远

庵外山环翠作堆,庵前山秀长台莱。
主人日日携琴去,直到松梢月上回。

58 《友梅吴编校寿宫之侧筑庵曰全归有诗十咏敬次》 宋·杨公远

颜貌元非借酒红,那堪和气更春风。
梅边索笑閒吟处,句法甭圆字辽工。

59 《友梅吴编校寿宫之侧筑庵曰全归有诗十咏敬次》 宋·杨公远

竹满长洲蔬满畦,四时丰富足豚鸡。
况君剩有羊腔禄,笑我犹余几瓮虀。

60 《登水门楼,见亡友张贞期题望黄河诗,因以感兴》 唐·崔曙

吾友东南美,昔闻登此楼。
人随川上逝,书向壁中留。
严子好真隐,谢公耽远游。
清风初作颂,暇日复销忧。

咏物梅花

* 关于诗友的诗词 描写诗友的诗词 带有诗友的诗词 包含诗友的古诗词(14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