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一作的诗词[唐代](1797首)

701 《河阳(一作伤曹娘)》 唐·宋之问

昔日河阳县,氛氲香气多。
曹娘娇态尽,春树不堪过。

702 《冀北春望(一作崔液诗)》 唐·崔湜

回首览燕赵,春生两河间。
旷然万里馀,际海不见山。
雨歇青林润,烟空绿野闲。
问乡何处所,目送白云还。

703 《大漠行(一作胡皓诗)》 唐·崔湜

单于犯蓟壖,骠骑略萧边。
南山木叶飞下地,北海蓬根乱上天。
科斗连营太原道,鱼丽合阵武威川。

704 《幸白鹿观应制(一作郑愔诗)》 唐·崔湜

御旗探紫箓,仙仗辟丹丘。
捧药芝童下,焚香桂女留。
鸾歌无岁月,鹤语记春秋。
臣朔真何幸,常陪汉武游。

乐府神话抒情

705 《幸梨园亭观打球应制(一作梨园亭子侍宴应制)》 唐·崔湜

年光陌上发,香辇禁中游。
草绿鸳鸯殿,花明翡翠楼。
宝杯承露酌,仙管杂风流。
今日陪欢豫,皇恩不可酬。

706 《襄城即事(一作江楼有怀)》 唐·崔湜

子牟怀魏阙,元凯滞襄城。
冠盖仍为里,沙台尚识名。
山光晴后绿,江色晚来清。
为问东流水,何时到玉京。

咏史

707 《奉和春日幸望春宫(一作立春内出彩花应制)》 唐·崔湜

澹荡春光满晓空,逍遥御辇入离宫。
山河眺望云天外,台榭参差烟雾中。
庭际花飞锦绣合,枝间鸟啭管弦同。
即此欢娱齐镐宴,唯应率舞乐薰风。

708 《上元夜六首(一作夜游诗)》 唐·崔液

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神灯佛火百轮张,刻像图形七宝装。
影里如闻金口说,空中似散玉毫光。

初中古诗秋天写风励志忧国忧民

709 《冀北春望(一作崔湜诗)》 唐·崔液

回首览燕赵,春生两河间。
旷然馀万里,际海不见山。
雨歇青林润,烟空绿野闲。
问乡无处所,目送白云关。

710 《秋日仙游观赠道士(一作骆宾王诗)》 唐·王勃

石图分帝宇,银牒洞灵宫。
回丹萦岫室,复翠上岩栊。
雾浓金灶静,云暗玉坛空。
野花常捧露,山叶自吟风。
林泉明月在,诗酒故人同。
待余逢石髓,从尔命飞鸿。

711 《送沙门弘景道俊玄奘还荆州应制(一作宋之问诗)》 唐·李峤

三乘归净域,万骑饯通庄。
就日离亭近,弥天别路长。
荆南旋杖钵,渭北限津梁。
何日纡真果,还来入帝乡。

712 《送李邕(一作送李安邑)》 唐·李峤

落日荒郊外,风景正凄凄。
离人席上起,征马路傍嘶。
别酒倾壶赠,行书掩泪题。
殷勤御沟水,从此各东西。

713 《钟(一作宋之问诗)》 唐·李峤

既接南邻磬,还随北里笙。
平陵通曙响,长乐警宵声。
秋至含霜动,春归应律鸣。
欲知常待扣,金簴有馀清。

714 《笛(一作宋之问诗)》 唐·李峤

羌笛写龙声,长吟入夜清。
关山孤月下,来向陇头鸣。
逐吹梅花落,含春柳色惊。
行观向子赋,坐忆旧邻情。

715 《昭君怨二首(前首一作董初诗)》 唐·董思恭

新年犹尚小,那堪远聘秦。
裾衫沾马汗,眉黛染胡尘。
举眼无相识,路逢皆异人。
唯有梅将李,犹带故乡春。

716 《咏虹(一作虹蜺)》 唐·董思恭

春暮萍生早,日落雨飞馀。
横彩分长汉,倒色媚清渠。
梁前朝影出,桥上晚光舒。
愿逐旌旗转,飘飘侍直庐。

赠别伤春

717 《咏李(一作太宗诗)》 唐·董思恭

盘根植瀛渚,交干横倚天。
舒华光四海,卷叶荫山川。

718 《咏弓(一作太宗诗)》 唐·董思恭

上弦明月半,激箭流星远。
落雁带书惊,啼猿映枝转。

719 《见道边死人(一作刘元济诗·《统签》并入允济诗内)》 唐·刘允济

凄凉徒见日,冥寞讵知年。
魂兮不可问,应为直如弦。

720 《夜渡江(一作柳中庸诗)》 唐·姚崇

夜渚带浮烟,苍茫晦远天。
舟轻不觉动,缆急始知牵。
听草遥寻岸,闻香暗识莲。
唯看孤帆影,常似客心悬。

唐诗三百首新婚考试

* 关于一作的诗词 描写一作的诗词 带有一作的诗词 包含一作的古诗词[唐代](179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