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禄鲜由礼法,家驹勿使荒嬉。但愿儿读十纸,孰云孙隔一皮。
化蝶但贪睡美,舐犊尚为爱牵。三年不见心痗,十日无书眼穿。
读过书皆遗忘,老来诗愈颠狂。不献贵人夹袋,尽入奚奴锦囊。
少日才高户大,暮年酒对诗豪。且教儿童精选,谁能奴仆命骚。
古调不同俗调,后儒多异先儒。美蔡中郎幼妇,呵郑司农老奴。
学射必百发中,观棋争三着高。画工一洗万马,巨人一钓六鳌。
佛经六千馀卷,聃书八十一篇。今为二氏学者,我则两端竭焉。
精卫衔石填海,醯鸡以甕为天。拊石凤翔千仞,□□龙沕九渊。
从我辙环衰世,有谁鼓瑟暮春。高弟勇浮海者,圣师与浴沂人。
近浦霏开略彴,远山云没招提。树底人家欲晓,隔篱仿佛鸡啼。
潮退寒洲聚沫,雨收春嶂蒸云。历历旧经行处,江村曙色初分。
无妻牧犊子,带索荣启期。予亦年七十,幸犹未至兹。颇亦似陶翁,粗有五男儿。乃父休官早,致汝恒苦饥。
昔闻老莱子,希年奉慈亲。佯作小儿啼,斓斑采衣身。事有异天壤,予生何不辰。三岁丧吾父,万里南海滨。
先祖八十四,卒予生之年。先父五十六,予甫三岁焉。厥今七十叟,万死偶获全。过父岂不愧,逮祖恐未然。
五男三女儿,侥幸肖吾祖。贤愚挂怀抱,笑陶敢效杜。长男近寄书,长女化为土。嗟予七十翁,哭此四十女。
诗人而寿者,近有数老仙。后有陆放翁,前有曾茶山。亦复有二赵,南塘与章泉。年皆八九十,至今诗集传。
后山与简斋,仅年四十九。诗少句句佳,天地同不朽。予幼初学诗,一日赋一首。颓龄忽七十,诗果传后否。
晦庵感兴诗,本非得意作。近人辄效尤,以诗言理学。志南写柳吹,曼卿咏禽乐。我翁盛称之,岂不物象托。
幼尝习古诗,生平不满百。人生如蜗牛,欲升一丈壁。我幸七尺身,燥土余三尺。目此寸进难,涎尽喙不湿。
今所以知古,赖世有书史。后所以信今,岂不亦藉此。昔在韩魏公,治平四载耳,仁皇实录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