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三的诗词(13318首)

881 《秋夜有怀高十五兼呈空和尚(一作刘长卿诗)》 唐·皇甫冉

晚节闻君趋道深,结茅栽树近东林。
大师几度曾摩顶,高士何年遂发心。
北渚更闻过雁,西城万里动寒砧。
不见支公与玄度,相思拥膝坐长吟。

唐诗三百首登楼写景山水黄河励志哲理

882 《顾十二况左迁过韦苏州房杭州韦睦州…以继君子之风焉》 唐·刘太真

宠至乃不惊,罪及非无由。
奔迸历畏途,缅邈赴偏陬。
牧此凋弊甿,属当赋敛秋。
夙兴谅无补,旬暇焉敢休。

883 《上古之什补亡训传十章·燕于巢一章》 唐·顾况

(燕于巢,审日辰也,燕不以甲乙衔泥。

燕燕于巢,缀葺维戊。
甲兮乙兮,不宜有谬。

884 《上古之什补亡训传十章·陵霜之华一章》 唐·顾况

(陵霜之华,伤不实也。

陵霜之华,我心忧嗟。
阴之胜矣,而阳不加。

885 《赠别崔十长官》 唐·顾况

真玉烧不热,宝剑拗不折。
欲别崔侠心,崔侠心如铁。
复如金刚锁,无有功不彻。
仍于直道中,行事不诋讦。

886 《悲歌(以下首,一本合为一首,题作《远思曲》)》 唐·顾况

新系青丝百尺绳,心在君家辘轳上。
我心皎洁君不知,辘轳一转一惆怅。

887 《寻桃花岭潘姑台》 唐·顾况

桃花岭上觉天低,人上青山马隔溪。
行到姑学仙处,还如刘阮二郎迷。

888 《谒闾庙》 唐·窦常

君非谏寤,礼许一身逃。
自树终天戚,何裨事主劳。
众鱼应饵骨,多士尽餔糟。
有客椒浆奠,文衰不继骚。

889 《陪韩院长韦河南同寻刘师不遇(字分韵,牟得同字)》 唐·窦牟

仙客诚难访,吾人岂易同。
独游应驻景,相顾且吟风。
药畹琼枝秀,斋轩粉壁空。
不题五字,何以达壶公。

唐诗三百首月亮中秋节思乡思念

890 《寄禅师寺华上人次韵首》 唐·戴叔伦

百年浑是客,白发总盈颠。
佛国秋别,云台五色连。
朝盘香积饭,夜瓮落花泉。
遥忆谈玄地,月高人未眠。

891 《新茶咏寄上西川相公二十舅大夫二十舅》 唐·卢纶

献蓬莱始一尝,日调金鼎阅芳香。
贮之玉合才半饼,寄与阿连题数行。

892 《自朔方还与郑式瞻崔称郑子周岑赞同会法云寺门避暑》 唐·李益

予本疏放士,朅来非外矫。
误落边尘中,爱山见山少。
始投清凉宇,门值烟岫表。
参差互明灭,彩翠竟昏晓。

893 《江南台词四首》 唐·王建

扬州桥边少妇,长安城里商人。
二年不得消息,各自拜鬼求神。
青草湖边草色,飞猿岭上猿声。
万里湘江客到,有风有雨人行。

894 《出城留别幕中判官》 唐·刘复

翔禽托高柯,倦客念主人。
恩义有所知,四海同一身。
况皆旷大姿,翰音见良辰。
陈规佐武略,高视据要津。

895 《送黄晔明府岳州湘阴赴任(一作刘复诗)》 唐·刘复

拟占名场第一科,龙门十上困风波。
年护塞从戎远,万里投荒失意多。
花县到时铜墨贵,叶舟行处水云和。
遥知布惠苏民后,应向祠堂吊汨罗。

896 《忆长安·月》 唐·杜奕

忆长安,月时,上苑遍是花枝。
青门几场送客,曲水竟日题诗。
骏马金鞭无数,良辰美景追随。

初中文言文忧国忧民故事

897 《从军行首》 唐·李约

看图闲教阵,画地静论边。
乌垒天西戍,鹰姿塞上川。
路长唯算月,书远每题年。
无复生还望,翻思未别前。

898 《和杨舍人晚秋与崔二舍人张秘监苗考功…因以继和》 唐·武元衡

瑶圃高秋会,金闺奉诏辰。
朱轮天上客,白石洞中人。
珮响泉声杂,朝衣羽服亲。
九重青琐闭,秀紫芝新。

899 《闻相公兄小园置宴以元衡寓直因寄上兼呈中书兄》 唐·武元衡

休沐限中禁,家山传胜游。
露寒潘省夜,木落庾园秋。
兰菊回幽步,壶觞洽旧俦。
位高天禄阁,词异畔牢愁。
孤思琴先觉,驰晖水竞流。
明朝不相见,清祀在圜丘。

900 《奉和李给事省中书情寄刘苗崔曹长因呈许陈二阁老》 唐·权德舆

常寮几处伏明光,新诏联翩夕拜郎。
五夜漏清天欲曙,万年枝暖日初长。
分曹列侍登文石,促膝闲谣接羽觞。
共说汉朝荣上赏,岂令友滞冯唐。

* 关于三的诗词 描写三的诗词 带有三的诗词 包含三的古诗词(13318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