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下弦的诗词[宋代](555首)

461 《建溪精舍得本字》 宋·戴表元

四山翛翛风日暖,白发看花惜春晚。
当时衰草牧羊坡,今日池台红雾满。
最邻幽篁手所植,儿戏成业亦千本。
旧游聚散万事拙,客梦悲欢百年短。

462 《排律十七韵贺阮侯伯子》 宋·戴表元

芳城春树晚,清海月弦初。
瑞出三神岛,光缠五马车。
眼中新鸑鷟,膝下小璠玙。
锦褓看争羡,犀颅画不如。

463 《雁南飞》 宋·戴表元

雁南飞,飞且鸣。
我不爱尔绝汉排云之健翼,爱尔秋来意气各有适,江湖万里同风声,风声万里秋萧索,山乡田荒水乡薄。

464 《西斋秋感二十首》 宋·方回

寂静无所为,宴坐观我天。
此心俨不动,岂即非圣贤。
孰谓轲也死,斯文遂无传。
凤麟有嘴角,煎胶寄遗编。

465 《舟行青溪道中入歙十二首》 宋·方回

夜寒如觉有猿吟,积翠重苍万壑深。
下水轻舟弦脱箭,盘山细路线穿针。

466 《赠徐瓢翁二首》 宋·方回

碧眸冰齿寿眉厖,谁识前朝老雪江。
指下七弦今第一,豪端行法更难双。
向来屡获观诗卷,恨不相从倒酒缸。
深愧后期似圯下,云间几度拓吟窗。

467 《送赵子昂提调写金经》 宋·方回

青藜夜照玉常直,外补已至二千石。
不合自以艺能累,天下善书今第一。
魏晋力命王略帖,摹临有过无不及。
真行草外工篆隶,兼有与可伯时癖。

468 《听孙链师琴》 宋·方回

名画元不出画工,善书决不属书史。
子春伯牙非伶官,古能琴者必君子。
枕流漱石今孙郎,电眸冰齿霜髯张。
洒埽书室焚古香,信手为吾调宫商。

469 《次韵连伯正见赠》 宋·方回

古调于今底所寻,麟胶忽嗣绝弦音。
骤观布置如平易,徐认萦回极杳深。
露下九皋秋鹤唳,月寒三峡夜猿吟。
宁为清绝更凄楚,肯弄文君户外琴。

470 《琴书斋》 宋·顾逢

不道邺侯家,有人如伯牙。
七弦真得趣,万卷足生涯。
石鼎时添火,铜瓶日换花。
高山流水罢,笔下走龙蛇。

471 《和元守中秋月夜韵》 宋·郭印

曩为痴儿未识月,夜明唤作山阴雪。
翻笑老人立其下,皓彩亭亭映华发。
晦朔弦望总不知,三五那能问盈缺。
有时暮宿招提境,插天不爱金银塔。

472 《仁寿县治新开小轩以琴中趣名之用趣字韵赋之》 宋·郭印

渊明识琴心,徽弦总不具。
兴发时抚弄,悠然得真趣。
杳然太古音,充满一切处。
吾今琴亦亡,至乐随所寓。

473 《别鹤曲》 宋·李复

碧海漫漫烟雾低,三山风惊别鹤飞。
千年华表会能归,不有双乌乘夜栖。
乌来相喜哑哑啼,寒月影移庭树枝。
枝上营巢庭下食,追随应笑尘中客。

474 《调李教授》 宋·李复

君不见屈平放逐南辞楚,憔悴行吟并江浦。
一闻鼓枻笑独醒,搔首低回愧渔父。
又不见渊明鼓泽投簪缨,退隐衡门依五柳。
凝尘满匣不鸣弦,头上接{上四下离}亲漉酒。

475 《酬邢先生叠前韵》 宋·李复

道人海南游五管,野服褷褵鹤羽短。
飞符分药济炎州,阴功早约三千满。
细葺柔蔓作重茵,密缀圆荷为翠繖。
丹回七返已成珠,宝养三田如抱卵。

476 《别张袁州五首》 宋·彭龟年

弦急无和声,行疾多窘步。
从容应万变,乃有天下度。
先生经纶才,所至祛百蠹。
一州直易耳,治者弗敢措。
弱翁霁威严,犹被功名误。
孰知观过仁,一蹴超圣处。

477 《寿张京尹》 宋·彭龟年

紫岩天下志,勇决如百川。
一身扶三纲,百丑妒独妍。
南轩经世学,仰嗣千圣传。
匆匆造膝陈,众鸟惊虚弦。

478 《舜待者以拙自处请语为警》 宋·释绍昙

大地人求巧,子独全其拙。
吃饭倒把匙,刺眼翻著袜。
只知困守株,不愁飞辩月。
天真未解分,混沌一团铁。

479 《颂古三十六首》 宋·释惟一

直下是,直下是。
上是天,下是地。
日暖风和,花酣柳醉。
玉笛才轰,朱弦奏起。

480 《丁未昏》 宋·释行海

异乡芳草故乡情,闻道烟烽满旧京。
林下岂无贤圣迹,城中唯有管弦声。
水流云散成寥落,花笑莺啼做太平。
今日已无荣辱念,此山深处寄浮生。

* 关于下弦的诗词 描写下弦的诗词 带有下弦的诗词 包含下弦的古诗词[宋代](55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