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下界的诗词[宋代](332首)
141
《题汪水云诗卷》 宋·严日益
紫皇宫殿红云低,春归天上日欲西。
瑶池催花挝羯鼓,姚魏在香分雨露。
沉香亭北雉尾高,诗成先夺云锦袍。
纵横奏赋三千字,文采风流多意气。
142
《游老君洞》 宋·杨幼舆
阴阳无端更去流,世间盛福难全收。
古人一麾耻外郡,今我半刺来边州。
到官未久出按悬,满眼猺獞森戈矛。
谁知造化默相补,玉融山水何清幽。
143
《瀛洲亭》 宋·叶梦鼎
汝城高处着危阑,人在苍寒缥缈间。
下瞰无边春境界,西来第一处江山。
酒拈重碧酣诗思,柳曳轻黄入笑颜。
阁老可能专此胜,蛾眉花底又催班。
144
《游鼓山》 宋·张镇初
笼翎圈里著禅关,顶有奇峰蹬可攀。
上下乾坤大千界,东西陆海两三山。
临沧雾向风前解,喝水泉因雨后潺。
一宿迷归山莫晒,小窗经日对孱颜。
145
《白鹤峰》 宋·张祉
我登白鹤峰,下窥沧海日。
色与朱橘同,形比弹丸一。
夜半伫玩间,无质而生质。
所以神仙侣,色界须超出。
146
《九日和杜子美韵》 宋·章至谦
九日登高眼界宽,羽衣云集尽清欢。
黄花满泛渊明酒,白发仍簪子夏冠。
庭下流泉趋涧急,座间清气逼人寒。
不须更问明年健,但向眉头鬓角看。
147
《寄广右方提刑》 宋·赵庚夫
节旄昨下九疑山,图画仙真上界还。
巡历半经三管地,笑谈尽伏五溪蛮。
受恩人拜祠堂下,留墨神呵古洞间。
早晚归班论边琐,有书时遣扣柴关。
149
《萧岩》 宋·周惠
万里藏云境界宽,仙源江上起峰峦。
莺啼翠柳三春暖,松隐清风六月寒。
飞雁忽惊天柱过,蛰龙犹向石潭蟠。
宦游争道兹岩好,林下何曾得共欢。
150
《观湖二首》 宋·苏轼
乘槎远引神仙客,万里清风上海涛。
回首不知沙界小,飘衣犹觉色尘高。
须弥有顶低垂日,兜率无根下戴鳌。
释梵茫然齐劫火,飞云不觉醉陶陶。
152
《又次前韵赠贾耘老》 宋·苏轼
具区吞灭三州界,浩浩汤汤纳千派。
従来不著万斛船,一苇渔舟恣奔快。
仙坛古洞不可到,空听余澜鸣湃湃。
今朝偶上法华岭,纵观始觉人寰隘。
153
《和陶桃花源》 宋·苏轼
凡圣无异居,清浊共此世。
心闲偶自见,念起忽已逝。
欲知真一处,要使六用废。
桃源信不远,杖藜可小憩。
154
《次韵定慧钦长老见寄八首(并引)》 宋·苏轼
苏州定慧长老守钦,使其徒卓契顺来惠州,问予安否,且寄《拟寒山十颂》。
语有璨、忍之通,而诗无岛、可之寒,吾甚嘉之,为和八首。
左角看破楚,南柯闻长滕。
钩帘归乳燕,穴纸出痴蝇。
155
《扈從观灯》 宋·晏殊
诘旦雕与下桂宫,盛时为乐与民同。
三千世界笙歌里,十二都城锦绣中。
行漏不能分昼夜,游人无复辨西东。
归来更坐嶕峣阙,万乐铮左金右從}密炬红。
156
《棋盘石》 宋·晏殊
尚仙遗下石棋盘,人到壶天静处看。
十九路谁弹黑界,几千年自带云寒。
面平可步流星势,尘净元无旧藓瘢。
干雹声中闻子响,不知还许采樵观。
157
《送黎明府》 宋·戴复古
黄岩万家县,山海界民居。
百里蜀中秀,一廉天下无。
财多能办否,官满赋归欤。
已作青云料,犹惊急急符。
159
《戏赠勤长老》 宋·范成大
从君挥尘演金乘,我已无心缠葛藤。
第一圆通三鼓梦,大千世界一窗灯。
罢参柏子庭前意,权作梅花树下僧。
饭饱闲行复闲坐,人间有味是无能。
160
《小望州》 宋·范成大
峰头高绝邻,四瞰若窥井。
小山万蚁垤,大山拊其顶。
丛霄一握近,罡风振衣冷。
似闻天人语,笑我雪垂领。
* 关于下界的诗词 描写下界的诗词 带有下界的诗词 包含下界的古诗词[宋代](33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