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下的诗词[唐代](859首)

141 《送王总第归丹阳》 唐·许浑

秦楼心断楚江湄,系马春风酒一卮。
汴水月明东疾,练塘花发北来迟。
青芜定没安贫处,黄叶应催献赋诗。
凭寄家书为回报,旧乡还有故人知。

142 《和人题真娘墓(真娘吴中乐妓墓在虎丘山寺中)》 唐·李商隐

虎丘山剑池边,长遣游人叹逝川。
罥树断丝悲舞席,出云清梵想歌筵。
柳眉空吐效颦叶,榆荚还飞买笑钱。
一自香魂招不得,只应江上独婵娟。

143 《夜思(以续新添诗)》 唐·李商隐

银箭耿寒漏,金釭凝夜光。
彩鸾空自舞,别燕不相将。
寄恨一尺素,含情双玉珰。
会前犹月在,去后始宵长。

写人宫廷生活组诗

144 《秋日零陵与幕诸宾游河夜饮》 唐·郑史

湘月蘋风乍畅襟,烛前江水练千寻。
新秋宋玉能为赋,永夕袁安好共吟。
翠蛾须强展,尊中绿蚁且徐斟。
汀沙渐有珠凝露,缓棹兰桡任夜深。

145 《送归江州友人初第(一作送友人第归)》 唐·项斯

名高不俟召,收采献君门。
偶屈应缘数,他人尽为冤。
新春城外路,旧隐水边村。
归去无劳久,知君更待论。

146 《夜湘中》 唐·马戴

洞庭人夜别,孤棹湘中。
露洗寒山遍,波摇楚月空。
密林飞暗狖,广泽发鸣鸿。
行值扬帆者,江分又不同。

147 《国学试风化》 唐·薛能

霁阙露穹崇,含生仰圣聪。
英明高比日,声教如风。
静发宸居内,低来品物中。
南薰歌自溥,北极响皆通。
蘋末看无状,人间觉有功。
因今委泥者,睹此忘途穷。

148 《送胡澳第归蒲津》 唐·薛能

无媒甘飞,君子尚麻衣。
岁月终荣在,家园近且归。
山光临舜庙,河气隔王畿。
甚积汤原思,青青宿麦肥。

149 《送沈秀才第东归》 唐·贾岛

曲言恶者谁,悦耳如弹丝。
直言好者谁,刺耳如长锥。
沈生才俊秀,心肠无邪欺。
君子忌苟合,择交如求师。

以古讽今怀才不遇

150 第》 唐·贾岛

第只空囊,如何住帝乡。
杏园啼百舌,谁醉在花傍。
泪落故山远,病来春草长。
知音逢岂易,孤棹负三湘。

柳树离别

151 《黄鹄太液池》 唐·贾岛

高飞空外鹄,向禁中池。
岸印行踪浅,波摇立影危。
来从千里岛,舞拂万年枝。
踉跄孤风起,裴回水沫移。
幽音清露滴,野性白云随。
太液无弹射,灵禽翅不垂。

152 《送许寿第归东山》 唐·李频

吾君设礼闱,谁合学忘机。
却是高人起,难为第归。
出关心纵野,避世事终稀。
莫更今秋夕,相思望少微。

153 《送友人第归宛陵》 唐·李频

天涯长恋亲,阙独伤春。
拟住还求己,须归不为身。
临岐仍犯雪,挂席始离尘。
共泣东风别,同为沧海人。

154 《游四明山刘樊二真人祠,题山孙氏居》 唐·李频

久在仙坛,全家是地仙。
池塘来乳洞,禾黍接芝田。
起看青山足,还倾白酒眠。
不知尘世事,双鬓逐流年。

155 《送厉图南第归澧州》 唐·曹邺

当春人尽归,我独无归计。
送君自多感,不是缘第。
君看山上草,尽有干云势。
结根既不然,何必更掩袂。

156 第寄知己》 唐·曹邺

长安孟春至,枯树花亦发。
忧人此时心,冷若松上雪。
自知才不堪,岂敢频泣血。
所痛无罪者,明时屡遭刖。

157 《始皇陵作》 唐·曹邺

千金买鱼灯,泉照狐兔。
行人上陵过,却吊扶苏墓。
累累圹中物,多于养生具。
若使山可移,应将秦国去。
舜殁虽在前,今犹未封树。

158 《送进士李殷第游汾河》 唐·曹邺

上国花照地,遣君向西征。
旁人亦有恨,况复故人情。
单车欲云去,别酒忽然醒。
如何今夜梦,半作道路程。

初中古诗乐府拟古边塞战争

159 黄耳盘》 唐·许棠

黄盘路,多虞部落连。
云晴仍著地,树古自参天。
乱鸟飞人上,惊麋起马前。
行行无郡邑,唯见虎狼烟。

160 第东归留别郑侍郎》 唐·许棠

无才副至公,岂是命难通。
分合吟诗老,家宜逐浪空。
别心悬阙,归念极吴东。
唯畏重回日,初情恐不同。

* 关于下的诗词 描写下的诗词 带有下的诗词 包含下的古诗词[唐代](859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