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东的诗词(4809首)

501 《送魏升卿擢第归都,因怀魏校书、陆浑、乔潭》 唐·岑参

井上桐叶雨,灞亭卷秋风。
故人适战胜,匹马归山
问君今年三十几,能使香名满人耳。
君不见三峰直上五千仞,见君文章亦如此。

502 《陪使君早春郊游眺(得春字)》 唐·岑参

太守拥朱轮,郊物候新。
莺声随坐啸,柳色唤行春。
谷口云迎马,溪边水照人。
郡中叨佐理,何幸接芳尘。

503 《还山洛上作》 唐·岑参

春流急不浅,归枻去何迟。
愁客叶舟里,夕阳花水时。
云晴开螮蝀,棹发起鸬鹚。
莫道山远,衡门在梦思。

咏史怀古讽刺

504 《陪使君早春郊游眺(得春字)》 唐·岑参

太守拥朱轮,郊物候新。
莺声随坐啸,柳色唤行春。
谷口云迎马,溪边水照人。
郡中叨佐理,何幸接芳尘。

505 《还山洛上作》 唐·岑参

春流急不浅,归枻去何迟。
愁客叶舟里,夕阳花水时。
云晴开螮蝀,棹发起鸬鹚。
莫道山远,衡门在梦思。

506 谿待苏户曹不至》 唐·张万顷

洛阳城伊水西,千花万竹使人迷。
台上柳枝临岸低,门前荷叶与桥齐。
日暮待君君不见,长风吹雨过青谿.

507 郊纳凉,忆左威卫李录事收昆季、太原崔参军三首》 唐·楼颖

水竹谁家宅,幽庭向苑门。
今知季伦沼,旧是辟疆园。
饥鹭窥鱼静,鸣鸦带子喧。
兴成只自适,欲白返忘言。

508 《送日本国聘贺使晁巨卿归》 唐·包佶

上才生下国,海是西邻。
九译蕃君使,千年圣主臣。
野情偏得礼,木性本含真。
锦帆乘风转,金装照地新。
孤城开蜃阁,晓日上朱轮。
早识来朝岁,涂山玉帛均。

509 《题裴十六少卿亭》 唐·李嘉祐

平津旧阁,深巷见南山。
卷箔岚烟润,遮窗竹影闲。
倾茶兼落帽,恋客不开关。
斜照窥帘外,川禽时往还。

510 《送王谏议充都留守判官》 唐·李嘉祐

时称谢康乐,别事汉平津。
衰柳寒关道,高车左掖臣。
背河见北雁,到洛问人。
忆昔游金谷,相看华发新。

511 《送萧颖士赴府得路字》 唐·贾邕

子欲适周,门人盈歧路。
高标信难仰,薄官非始务。
绵邈千里途,裴回四郊暮。
征车日云远,抚已惭深顾。

512 《送萧颖士赴府,得引字》 唐·元晟

吾见夫子德,谁云习相近。
数仞不可窥,言味终难尽。
处喧虑常澹,作吏心亦隐。
更有嵩少峰,南为胜引。

513 《送萧颖士赴府,得浅字》 唐·刘太冲

吾师继微言,赞述在坟典。
寸禄聊自资,平生宦情鲜。
逶迟州路,春草深复浅。
日远夫子门,中心曷由展。

514 《送萧颖士赴府,得草字》 唐·姚发

天生良史笔,浪迹擅文藻。
中夏授参谋,夷愿闻道。
行轩玩春日,饯席藉芳草。
幸得师季良,欣留箧笥宝。

送别同情

515 《送萧颖士赴府,得君字》 唐·邬载

策名十二载,独立先斯文。
迩来及门者,半已升青云。
青云岂无姿,黄鹄素不群。
一辞芸香吏,几岁沧江濆。

516 《同韩四、薛三亭玩月》 唐·高适

远游怅不乐,兹赏吾道存。
款曲故人意,辛勤清夜言。
亭何寥寥,佳境无朝昏。
阶墀近洲渚,户牖当郊原。

517 平路作三首》 唐·高适

南图适不就,走岂吾心。
索索凉风动,行行秋水深。
蝉鸣木叶落,兹夕更愁霖。
明时好画策,动欲干王公。

518 《陈拾遗故宅(宅在射洪县七里武山下)》 唐·杜甫

拾遗平昔居,大屋尚修椽。
悠扬荒山日,惨澹故园烟。
位下曷足伤,所贵者圣贤。
有才继骚雅,哲匠不比肩。

519 《陪王侍御同登山最高顶宴姚通泉,晚携酒泛江》 唐·杜甫

姚公美政谁与俦,不减昔时陈太丘。
邑中上客有柱史,多暇日陪骢马游。
山高顶罗珍羞,下顾城郭销我忧。

520 《严氏溪放歌行(溪在阆州百馀里)》 唐·杜甫

天下甲马未尽销,岂免沟壑常漂漂。
剑南岁月不可度,边头公卿仍独骄。
费心姑息是一役,肥肉大酒徒相要。

* 关于东的诗词 描写东的诗词 带有东的诗词 包含东的古诗词(4809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