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东的诗词(4809首)

561 《同裴观察湖望山歌》 唐·顾况

浴鲜积翠栖灵异,石洞花宫横半空。
夜光潭上明星启,风雨坛边树如洗。
水淹徐孺宅恒乾,绳坠洪崖井无底。
主人载酒湖阴,遥望西山三四岑。

宫廷生活茶叶

562 郊别业》 唐·耿湋

皋占薄田,耕种过馀年。
护药栽山刺,浇蔬引竹泉。
晚雷期稔岁,重雾报晴天。
若问幽人意,思齐沮溺贤。

563 《奉送蒋尚书兼御史大夫都留守》 唐·耿湋

副相威名重,春卿礼乐崇。
锡珪仍拜下,分命遂居
高旆翻秋日,清铙引细风。
蝉稀金谷树,草遍德阳宫。
教用儒门俭,兵依武库雄。
谁云千载后,周召独为公。

564 《成都送严十五之江》 唐·戎昱

万里外,别后几凄凄。
峡路花应发,津亭柳正齐。
酒倾迟日暮,川阔远天低。
心系征帆上,随君到剡溪。

暮春送别

565 《成都送严十五之江》 唐·戎昱

万里外,别后几凄凄。
峡路花应发,津亭柳正齐。
酒倾迟日暮,川阔远天低。
心系征帆上,随君到剡溪。

怀古

566 《送光吕少府之官连帅奏授》 唐·窦牟

远爱光县,平临若木津。
一城先见日,百里早惊春。
德礼邀才重,恩辉拜命新。
几时裁尺素,沧海有枯鳞。

修行哲理

567 山月下怀友人》 唐·窦群

山多乔木,月午始苍苍。
虽殊碧海状,爱此青苔光。
高下灭华烛,参差启洞房。
佳人梦馀思,宝瑟愁应商。

咏史怀古

568 《九日与敬处士左学士同赋采菊上山便为首句》 唐·戴叔伦

采菊上山,山高路非远。
江湖乍辽夐,城郭亦在眼。
昼日市井喧,闰年禾稼晚。
开尊会佳客,长啸临绝巘.

569 《送友人归(一作方干诗,题云送卢评事归)》 唐·戴叔伦

万里杨柳色,出关送故人。
轻烟拂流水,落日照行尘。
积梦江湖阔,忆家兄弟贫。
裴回灞亭上,不语自伤春。

570 《将游都留别包谏议》 唐·戴叔伦

衰客惭墨绶,素舸逐秋风。
云雨恩难报,江湖意已终。
县当仙洞口,路出故园
唯有新离恨,长留梦寐中。

571 《送王翁信及第归江旧隐(作方干诗,送友及第归浙)》 唐·戴叔伦

南行无俗侣,秋雁与寒云。
野趣自多惬,名香日总闻。
吴山中路断,浙水半江分。
此地登临惯,含情一送君。

572 《暮春游长沙湖赠辛兖州巢父二首》 唐·戴叔伦

湘流分曲浦,缭绕古城
岸转千家合,林开一镜空。
人生无事少,心赏几回同。
且复忘羁束,悠悠落照中。

573 《答野夷门雪(郊客于汴将归赋夷门雪赠别长源答此)》 唐·陆长源

好丹与素道不同,失意得途事皆别。
邻少年乐未央,南客思归肠欲绝。
千里长河冰复冰,云鸿冥冥楚山雪。

叙事抒情

574 《秋晚溪中寄怀大理齐司直(时齐分司洛下,有山之期)》 唐·李益

凤翔属明代,羽翼文葳蕤。
昆仑进琪树,飞舞下瑶池。
振仪自西眷,夏复分釐。
国典唯平法,伊人方在斯。

575 《送同落第者归》 唐·李益

门有行客,落日满前山。
圣代谁知者,沧洲今独还。
片云归海暮,流水背城闲。
余亦依嵩颍,松花深闭关。

576 《送贾校书归寄振上人(一作振上人院喜见贾弇兼酬别)》 唐·李益

北风吹雁数声悲,况指前林是别时。
秋草不堪频送远,白云何处更相期。
山随匹马行看暮,路入寒城独去迟。
为向州故人道,江淹已拟惠休诗。

577 《晚游田寄司空曙》 唐·李端

暮来思远客,独立在田。
片雨无妨景,残虹不映天。
别愁逢夏果,归兴入秋蝉。
莫作隳官意,陶潜未必贤。

写水落寞

578 《送张芬归江兼寄柳中庸》 唐·李端

久是天涯客,偏伤落木时。
如何故国见,更欲异乡期。
鸟暮西急,波寒上下迟。
空将满眼泪,千里怨相思。

惜时勉励哲理

579 《宿荐福寺池有怀故园因寄元校书》 唐·李端

暮雨风吹尽,池一夜凉。
伏流回弱荇,明月入垂杨。
石竹闲开碧,蔷薇暗吐黄。
倚琴看鹤舞,摇扇引桐香。

580 《送郭良辅下第归》 唐·李端

献策不得意,驰车出秦。
暮年千里客,落日万家春。

* 关于东的诗词 描写东的诗词 带有东的诗词 包含东的古诗词(4809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