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丝线的诗词(138首)

81 《鹊桥仙(巧夕)》 宋·翁元龙

天长地久,风流云散,惟有离情无算。
从分金镜不成圆,到此夜、年年一半。
轻罗暗纲,蛛丝得意,多似妆楼针线。
晓看玉砌淡无痕,但吹落、梧桐几片。

82 《齐天乐》 宋·储泳

东风一夜吹寒食,枝头片红犹恋。
宿酒初醒,新吟未稳,凭久栏杆留暖。
将春买断。
恨苔径榆阶,翠钱难贯。

83 《锦堂春(七夕)》 宋·詹玉

桂嫩传香,榆高送影,轻罗小扇凉生。
正鸳机梭静,凤渚桥成。
穿线人来月底,曝衣花入风庭。
看星残靥碎,露滴珠融,笑掩云扃。

84 《解连环(春梦)》 宋·黄水村

凤楼倚倦。
正海棠睡足,锦香衾软。
似不似、雾阁云窗,拥绝妙灵君,霎时曾见。
屏里吴山,又依约、兽环半掩。

85 《秦妇吟》 唐·韦庄

中和癸卯春三月,洛阳城外花如雪。
东西南北路人绝,绿杨悄悄香尘灭。
路旁忽见如花人,独向绿杨阴下歇。
凤侧鸾欹鬓脚斜,红攒黛敛眉心折。

叙事长诗

86 《芙蓉女儿诔》 清·曹雪芹

维太平不易之元,蓉桂竞芳之月,无可奈何之日,怡红院浊玉,谨以群花之蕊,冰鲛之縠,沁芳之泉,枫露之茗,四者虽微,聊以达诚申信,乃致祭于白帝宫中抚司秋艳芙蓉女儿之前曰:窃思女儿自临浊世,迄今凡十有(通“又)”六载。
其先之乡籍姓氏,湮沦而莫能考者久矣。
而玉得于衾枕栉沐之间,栖息宴游之夕,亲昵狎亵,相与共处者,仅五年八月有奇。
忆女儿曩生之昔,其为质则金玉不足喻其贵,其为性则冰雪不足喻其洁,其为神则星日不足喻其精,其为貌则花月不足喻其色。

长诗

87 《桃话冷落》 明·佚名

桃花冷落被风飘,飘落残花过小桥。
桥下金鱼双戏水,水边小鸟理新毛。
毛衣未湿黄梅雨,雨滴江梨分外娇。
娇姿常伴垂杨柳,柳外双飞紫燕高。

顶真诗写景

88 《秦妇吟》 唐·韦庄

中和癸卯春三月,洛阳城外花如雪。
东西南北路人絶,绿杨悄悄香尘灭。
路旁忽见如花人,独向绿杨阴下歇。
凤侧鸾欹鬓脚斜,红攒黛敛眉心折。

89 《洞仙歌·书床镜槛》 清·朱彝尊

书床镜槛,记相连斜桷。
惯见修蛾远山学。
倩青腰受简,素女开图,才凝盼,一线灵犀先觉。
新来窥宋玉,不用登墙,近在蛛丝画屏角。

90 《大江东去·芳姿蕙态》 元·王寂

芳姿蕙态,笑人间、脂粉寻常红白。
大抵风流天也惜,赋与梅魂兰魄。
元相名姝,谢家尤物,缥缈真仙格。
朝来酒恶,可人一笑冰释。

91 《神童诗》 宋·汪洙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

92 《先翁捐世姑氏继没哀挽(一首)》 明·邓氏

自昔诸孤仰母慈,萱花零落最堪悲。
衣中忍看缝时线,机上空余断后丝。
千载松楸嗟已老,九原霜露不胜思。
悬知几度伤心处,正是乌啼月落时。

93 《芦苇江八咏·后江钓月》 宋·罗仲舒

先将补衮线,绾作钓鳌丝。
投向苍江月,经纶小试之。

94 《送洪内翰知太平府》 宋·沈继祖

文章有正派,此派公独传。
中绝仅如线,鸾胶真续弦。
自有乘法累,吾道几弃捐。
相挻入茫昧,一律争谈玄。

95 《颂古三十九首》 宋·释道枢

晷运推移事若何,丝来线去定谣讹。
织成蜀锦千般巧,不出当时一只梭。

96 《赠制刻漏前挈壶王君囦》 宋·许景迂

蛩吟秋方来,鹤鸣夜参半。
山中无历日,荣悴知节换。
王君太多事,丝杪察昏旦。
辛苦穷河源,把彼注罂罐。

97 《制衣词》 明·陈汝言

妾把春蚕丝,动向寒窗织。
织成鸳鸯纹,洗花染春色。
谁知裁剪时,为郎三叹息。
郎身别已久,长短今未识。
聊将梦中见,仿佛试刀尺。
霜天万里途,特寄泪沾臆。
愿郎衣着时,细看针线迹。

98 《长安宫女行》 明·韩邦靖

长安城头夜二鼓,力士敲门称太府。
为道君王巡幸势,选取娇娥看歌舞。
应酬未得话从容,阶除早已人三五。
仓皇便欲将我行,那肯相留到天曙。

99 《紫陌行》 明·韩上桂

圣朝明日丽中天,汉代祥云接御烟。
百二关河开锦绣,三千龙虎护幽燕。
幽燕士女多婉娈,洛渭风尘同眷恋。
但学吹箫驾碧空,岂惜鸣銮买歌扇。

100 《万历己酉秋初游白下潘景升俞羡长王太古柳陈》 明·胡梅

我家白板扉,覆檐乌桕树。
远山若画屏,颇适栖迟趣。
每忆七岁时,摊书未能句。
偷线作钓丝,频遭邻媪怒。

* 关于丝线的诗词 描写丝线的诗词 带有丝线的诗词 包含丝线的古诗词(138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