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两端的诗词[宋代](587首)

81 《送洪子端还乡》 宋·陈傅良

将相三陈后,文章两汉余。
英标还有此,天意定何如。
海内相离合,年来半毁誉。
未知贪尚友,孰与邺侯书。

82 《题两画轴》 宋·章甫

晞发松风萧爽,濯缨溪水清寒。
著我舂容石上,凭谁游戏毫端。

83 《次韵罗端规二首》 宋·张镃

世态从渠变,前山只麽新。
关门便懒退,遇事少躬亲。
和我诗何益,知公道不贫。
两旬才识面,枉是自由身。

84 《杨伯子过访翌日以两诗见贻因次韵答》 宋·张镃

晴色今朝好,春光恰半头。
波清如钓渭,圃事胜封留。
瘦觉中黄合,閒宜大白浮。
无端同志侣,相过结诗愁。

85 《诚斋以南海朝天两集诗见惠因书卷末》 宋·张镃

笔端有口古睐稀,妙悟奚烦用力追。
南纪山川题欲遍,中朝文物写无遗。
后山格律非穷苦,白傅风流造坦夷。
霜鬓未闻登翰苑,缓公高步或因诗。

86 《送张端质上春官》 宋·刘宰

第一江山酒两壶,送君鼓箧入皇都。
直须第一收名第,莫使江山擅美呼。

87 《端午次韵怀古或疑屈原曹娥死非正命是不知杀》 宋·林景熙

葵榴入眼明,得酒慰衰齿。
胡为浪自悲,怀古泪纷季。
湘江沈忠臣,越江沈孝子。
沈骨不沈名,清风两江水。

88 《忆九江呈李端叔》 宋·孔武仲

家园大江东,清湓映匡庐。
波光摇空阔,岚悴随卷舒。
廊然形影消,所见惟清虚。
此是列仙宅,当年来不居。

89 《薛玠两投诗以古风谢之》 宋·陈文蔚

知君家住象山麓,日有见闻新耳目。
自怜各在天一涯,休誉惟能采乡曲。
却来一见玉溪头,已知标致非凡俗。
等闲挥翰墨淋浪,惠我新诗不金玉。

90 《和杨兄两诗》 宋·杜范

鲁教寂寥邹辨已,异端塞路日殷繁。
宝丝远缉千年绪,古鉴新磨一世昏。
正道以身为屏翰,真儒於此见渊源。
缄来遗像知君意,百世师模俨若存。

91 《壬申九月初十归自邑中两绝》 宋·杜范

雁宿沙头水月明,无端惊起两三声。
孤飞缥缈知何处,影落寒江浪已平。

92 《喜宗兄端叟再会武林还暨阳二首》 宋·方回

我亦七旬老,公为两岁兄。
共知吾辈拙,各赖此心平。
江海逃簪绂,乾坤寝甲兵。
喜逢又惜别,久幸荫宗盟。

93 《次韵刘端礼兼简王民瞻郭进道》 宋·李处权

从来膏粱鄙世胄,岂知牛后与鸡口。
况乃末俗交道衰,时态纷纷翻覆手。
刘君门多长者辙,俗子驱车未容蹂。
斯文博约有王郎,正如白二得元九,

94 《中秋约子温兄子山弟小酌一展寿庆两大字赋长》 宋·钱时

前年齐山得寿字,体势端方嵩岳峙。
今年包帚书庆图,更觉龙骧而虎踞。
今我幸为尧舜民,贤者送似生精神。
寿匪自天实由我,庆果何物宁缘人。

95 《{上一点下两点}牛》 宋·释心月

衲僧命脉顶门眼,点著无端头角生。
犹幸家园田地稳,得深耕处且深耕。

96 《西余端和尚赞》 宋·释宗杲

被底礼寅朝,去住随风扫。
名呼章相公,侮嫚圆照老。
不托和尚,两拳打翻。
回头妖僧,一句骂倒。
只看几著子,不必问他禅道。
个是金毛师子儿,狐狸野干徒叫噪。

97 《春日与正仲坐山斋余隐几就睡既觉而正仲端坐》 宋·舒岳祥

坐睡吾知味,观书客更嘉。
柴门桑旧曲,石迳笋新斜。
花饮蜂归国,巢成燕着家。
此中真有意,高柳两三鸦。

98 《端午侍母氏饮有怀二兄偶阅苏日高安唱和慨然》 宋·孙应时

簿书束缚人,挥汗日亭午。
平生世念薄,问子何自苦。
佳辰相寻过,乐事稀可数。
拨置为亲寿,菖花糁盘黍。

99 《冷副端招西郊赏樱桃》 宋·孙应时

喜趁林泉约,来同樱笋厨。
绿阴浓欲滴,高竹静相扶。
山晚月先上,人归鸟自呼。
不徉拚一醉,此会两年无。

100 《康氏端斋》 宋·薛嵎

於下地能取友,人已两无偏。
立行有如此,前修宜比肩。
吟情近风雅,胸次着林泉。
愧我全迂避,交游又十年。

* 关于两端的诗词 描写两端的诗词 带有两端的诗词 包含两端的古诗词[宋代](58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