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两的诗词(766首)

121 《于岩石上眺东西湖》 明·皇甫冲

旭践山中蹊,午憩岩上石。
云移石欲堕,雨霁蹊犹湿。
倚策眺湖,波光焕相袭。
东若既纡青,西蘅亦凝碧。

122 《病中对梅花一株欣然有作录似西塾孟载季迪》 明·饶介

病中雅量岂堪论,澄水能清挠即浑。
除却妙香无长物,只应静坐洗烦言。
几丛晚菊今耆旧,一树寒梅老弟昆。
曾住钟山安石里,旁人犹恐我争墩。

123 《忆昭齐琼章甥女》 明·沈智瑶

独立闲庭忆玉人,露桃花下月如银。
人间纵有伤心事,不及泉台半夜春。

124 《性初余同门友至正初定交钱唐及兹纪顷以先》 明·王祎

忆昔与子游,我齿始逾冠。
子年颇少我,已复饱经传。
白璧信少双,明珠合同穿。
吾师文献公,清慎寡推荐。

125 浙寄子栗家书》 明·魏观

元年正月初,运使莅江浙。
二月开衙门,上下总怡悦。
明恩隆委任,疏钝愧忝窃。
四月草寇生,民灶被残劫。

126 朱阁》 唐·白居易

朱阁,南北相对起。

借问何人家,贞元双帝子。

127 《爱玉女洞中水,既致瓶,恐後复取而为使者》 宋·苏轼

欺谩久成俗,关市有契繻。
谁知南山下,取水亦置符。
古人辨淄渑,皎若鹤与凫。
吾今既谢此,但视符有无。
常恐汲水人,智出符之余。
多防竟无及,弃置为长吁。

128 《爱玉女洞中水既致瓶恐后复取而为使者见绐》 宋·苏轼

之调水符欺谩久成俗,关市有契繻。
谁知南山下,取水亦置符。
古人辨淄渑,皎若鹤与凫。
吾今既谢此,但视符有无。
常恐汲水人,智出符之余。
多防竟无及,弃置为长吁。

129 《次韵孔毅父久旱已而甚三首》 宋·苏轼

天公号令不再出,十日愁霖并为一。
君家有田水冒田,我家无田忧入室。
不如西州杨道士,万里随身惟膝。
沿流不恶泝亦佳,一叶扁舟任飘突。

130 《子由将赴南都,与余会宿於逍遥堂,作绝句》 宋·苏轼

别期渐近不堪闻,风雨萧萧已断魂。
犹胜相逢不相识,形容变尽语音存。

131 《残句白云峰下枪新》 宋·苏轼

白云峰下枪新。

132 桥诗(并引)》 宋·苏轼

惠州之东,江溪合流,有桥,多废坏,以小舟渡。
罗浮道士邓守安始作浮桥,以四十舟为二十舫,铁销石矴,随水涨落,榜曰东新桥。
州西丰湖上有长桥,屡作屡坏,栖禅院僧希固筑进岸,为飞阁九间,尽用石盐木,坚若铁石,榜曰西新桥。
皆以绍圣三年六月毕工,作二诗落之。

133 《戏咏子舟画瞿?鹆?此诗为黄庭坚作?》 宋·苏轼

风晴日暖摇双竹,竹间对语双瞿?鹆。
瞿?鹆之肉不可食,人生不才果为福。
子舟之笔利如锥,千变万化皆天机。
未知笔下瞿?鹆语,何似梦中蝴蝶飞。

134 山间》 宋·王安石

自予营北渚,数至山间。
临路爱山好,出山愁路难。
山花如水净,山鸟与云闲。
我欲抛山去,山仍劝我还。
祗应身後冢,亦是眼中山。
且复依山住,归鞍未可攀。

135 生》 宋·王安石

生才器亦超群,黑白何劳强自分。
好与骑奴同一处,此时俱事卫将军。

136 《风雨无憀中览镜有感作小诗未有断句适侄孙》 宋·戴复古

览镜忽有感,谁能写我真。
崚嶒忍饥面,蹭蹬苦吟身。
风叶飘零夜,雨花狼籍春。
相过慰牢落,吾族有诗人。

137 山赵仁甫宰临安有武学生张丈相访酒边弄刀》 宋·戴复古

风流晋宋时人物,花县鸣琴调甚新。
不厌开樽留剑客,仍能下榻待诗人。
九龙池馆空陈迹,十锦山川自好春。
但见清吟度白日,不知佳政最宜民。

138 《题萧宰十二咏堂三山水之亭》 宋·戴复古

百载园林复故庐,收功全在五车书。
一翁二季苏家样,三水山喻曲居。
十二咏成传不朽,三千篇出又何如。
年来事事如人意,敢请先生赋遂初。

139 《昭武太守王子文日举李贾严羽共观前辈一家》 宋·戴复古

文章随世作低昂,变尽风骚到晚唐。
举世吟哦推李杜,时人不识有陈黄。

140 《昭武太守王子文日举李贾严羽共观前辈一家》 宋·戴复古

古今胸次浩江河,才比诸公十倍过。
时把文章供戏谑,不知此体误人多。

* 关于两的诗词 描写两的诗词 带有两的诗词 包含两的古诗词(76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