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灶的诗词(312首)

241 《边将》 宋·曾巩

太祖太宗能得人,长垒横边遮虏尘。
太传李汉超,侍中何继筠,二子追接吴与孙,镇齐抚棣功业均。
卓哉祖宗信英特,明如秋泉断如石。

242 《送罗正之年兄出使二浙》 宋·张舜民

玉麈助清谈,金貂饰高位。
二物已杀身,无剥生民利。
君为使者官,犹作农夫事。
随轩载畚插,一心惟度地。

243 《送叶伸出使河北》 宋·张舜民

君今使河北,几日渡黄河。
脱身出台省,杖节犯风波。
东南耆旧中,如君能几何。
何人把袂留,顾我饯则那。

244 《崔申之以诗为别苏明父郭逢叔各有和章谨复用》 宋·葛立方

露章沥血上彤墀,蝼蚁虽微愿弗违。
韫迹正惭高士传,离群却恐小人归。
身同玄豹雾中隐,目送孤鸿天际飞。
丹灶素书今好在,临风忆子话精微。

245 《次櫂歌韵》 宋·韩元吉

宛宛溪流九曲湾,山猿时下鸟关关。
钓矶茶灶山中乐,大隐苍屏日月閒。

246 《登升元阁故基》 宋·刘过

脚力倦矣曷少休,侵晨更作升元游。
眼中已不见二百四十尺兀之高楼,但见炊烟万灶宿貔貅。
上有啼雅噪鹊如泣诉,下有藤蔓老树根据枝相虬。
想其结缔初,匠石巧与造物侔。

247 《罗巨济辟学之西序为轩以奉板舆之乐余名之曰》 宋·朱翌

龟息六用藏,禽戏两翼张。
俯仰何自苦,要与宇宙长。
深山具灶火,煮沙烹硫黄。
此又此下策,中乾外徒强。

248 《大明铙歌鼓吹曲十三篇》 元·杨维桢

於王气,涂之冈。
五百祀,皇陵藏。
火流乌,星流红,驾生圣人应天祥。
圣人生,六合一统天下昌。

249 《和陶渊明归田园居六诗》 宋·陈造

一室类蜂房,为食来穷山。
仅救饥火煎,跋履恐雕年。
平生丘壑念,回首鱼脱渊。
乡居何许家,菰茭满中田。

250 《赠课会诸会》 宋·陈造

岁月翩翩骥受檛,妙年云路不应赊。
手中白羽真穿叶,门外苍槐又著花。
丹灶功成须换骨,天河波浅待乘槎。
雁行看即青冥上,却笑臞儒两鬓华。

251 《新江行寿张宪亨泉》 宋·吴泳

君不见尧时伯禹作司空,应龙尾画江道通。
又不见秦时李冰作太守,犀牛厌胜水晶走。
蜀江开凿四万八千载,二后英灵俨如在。
虽然陵谷有变迁,不响东流不曾改。

252 《谢寇十一惠端砚》 宋·陈师道

百工营材先利器,市道居货如作赘。
书生活计亦酸寒,断塼半瓦宁求备。
端溪四山下龙渊,郁积中州清淑气。
金声玉骨石为容,河江屈流云作使。

253 《张居士歌》 宋·李廌

凡夫冥冥不知晓,劫尘流浪如沙扫。
上天宫阙隔青云,九原垅暮空秋草。
神仙有意怜下土,独取飙车出三岛。
张翁陋巷贫且贤,箪饷瓢浆久怀宝。

254 《金丹诗四十八首》 宋·张继先

劳生扰扰疾如风,急杀三彭及五虫。
不使狐狸侵药灶,须教龙虎守真空。
鼎中宝物时添火,腹内婴貌转丰。
善女善男寻此语,莫贪花酒堕迷中。

255 《金丹诗四十八首》 宋·张继先

尘寰道友万千人,几个虚名几个真。
不悟汞铅为至宝,却将炉灶学烧银。
内中采药方端的,外里求丹谩苦辛。
何况迷途有迷者,不为自误误他人。

256 《黎伯英解元赠予一大缶封泥如法初谓酒也至乃》 宋·郑刚中

有客渡西山,泉源出山足。
初勺爱其甘,既享不能独。
汲取得陶罂,置满彭亨腹。
携持若抱瓮,前致且勤祝。

257 《黄汇征惠石菖蒲既赋古风复成四韵》 宋·郑刚中

附石菖蒲谁手种,形模姿色妙难如。
黄蜂变去惟窠在,绿玉抽来祗寸馀。
夜为露华离几案,晓添灶井向阶除。
如何便得生秋意,更俗中间置小鱼。

258 《数日相识多以荔子分惠雨久而酸予主绝粮日买》 宋·郑刚中

穷居无米糁蒿藜,筠笼相先送荔枝。
安得仙人炼丹灶,试将红玉甑中炊。

259 《再和》 宋·郑刚中

我赋蜡梅什,吁嗟何独梅。
天衢谁谓高,富贵容奸回。
世路可怜窄,岩穴定奇瑰。
刘蒉策如虹,李郃方为魁。

260 《次韵王信州》 宋·邓肃

煤炱飞上天,沉沉三日雾。
银河一压摧,狂雨恣横骛。
我恐铁骑来,疾驰不纳屦。
气豪如项羽,势猛似黥布。

* 关于中灶的诗词 描写中灶的诗词 带有中灶的诗词 包含中灶的古诗词(31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