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书斋的诗词(309首)

121 书斋独坐》 宋·郑清之

避事宁违俗,端居悟及身。
颖泓供媵御,方册替亲宾。
室暗月阑入,庭空花自陈。
所安惟适耳,谁复辨秋春。

122 《宿翁卷书斋》 宋·徐照

一山秋色同谁看,又复相寻出郭来。
邻笔种成高碍月,井泉汲少近生苔。
忽惊寒事砧初动,不辨晨光户尽开。
君爱苦吟吾喜听,世人谁更重清才。

123 书斋壁》 宋·仇远

风收细雨断梅天,昼永身閒但欲眠。
木枕桃笙真有味,广文不用欢无毡。

124 《南湖书斋》 宋·张镃

雨深愁入树花飘,尽际翻晴现帝霄。
目力壮时苍岫长,心情閒处戏鱼跳。
秋云总是诗家物,夜市今连里陌桥。
船子不来同载我,却惊翡翠出兰苕。

125 《留题槃隐高士王子由书斋》 宋·方回

万宇横陈碧瓦齐,浓岚淡霭总诗题。
隔江烟树窗中细,过海风樯槛外低。
琴仅可弦星半缺,壁应欲画雪新泥。
南华卧读两三卷,犹喜晴檐日未西。

126 《频至子由书斋追记游事》 宋·方回

行山稍已倦,径作坦腹卧。
茗至即仰啜,即复起端坐。
拓窗眼豁然,如见天宇大。
金碧何太丽,玉雪不受涴。

127 《琴书斋》 宋·顾逢

不道邺侯家,有人如伯牙。
七弦真得趣,万卷足生涯。
石鼎时添火,铜瓶日换花。
高山流水罢,笔下走龙蛇。

128 《奉酬中书相公至日圆丘摄事合于中书后阁宿斋移止…之作》 唐·崔曙

典籍开书府,恩荣避鼎司。
郊丘资有事,斋戒守无为。
宿雾蒙琼树,馀香覆玉墀。
进经逢乙夜,展礼值明时。
勋共山河列,名同竹帛垂。
年年佐尧舜,相与致雍熙。

柳树写景愿望

129 《秋日与张少府、楚城韦公藏书高斋作》 唐·李白

日下空庭暮,城荒古迹馀。
地形连海尽,天影落江虚。
旧赏人虽隔,新知乐未疏。
彩云思作赋,丹壁间藏书。
楂拥随流叶,萍开出水鱼。
夕来秋兴满,回首意何如。

130 《东阳郡斋中诣南山招韦十(一作东阳郡斋书事)》 唐·钱起

霁来海半山,隐映城上起。
中峰落照时,残雪翠微里。
同心久为别,孤兴那对此。
良会何迟迟,清扬瞻则迩。

131 《山斋读书寄时校书杜叟》 唐·钱起

日爱蘅茅下,闲观山海图。
幽人自守朴,穷谷也名愚。
倒岭和溪雨,新泉到户枢。
丛阑齐稚子,蟠木老潜夫。
忆戴差过剡,游仙惯入壶。
濠梁时一访,庄叟亦吾徒。

132 《初去郡斋书怀(一作初去郡书情)》 唐·薛据

肃徒辞汝颍,怀古独凄然。
尚想文王化,犹思巢父贤。
时移多谗巧,大道竟谁传。
况是疾风起,悠悠旌旆悬。

133 《休暇日,中书相公致斋禁省,因以寄赠》 唐·武元衡

尝闻圣主得贤臣,三接能令四海春。
月满禁垣斋沐夜,清吟属和更何人。

134 《早夏青龙寺致斋凭眺感物因书十四韵》 唐·权德舆

晓出文昌宫,憩兹青莲宇。
洁斋奉明祀,凭览伤夐古。
秦为三月火,汉乃一抔土。
诈力自湮沦,霸仪终莽卤。

爱国忧国忧民

135 《和王祭酒太社宿斋,不得赴李尚书宅会,戏书见寄》 唐·权德舆

元礼门前劳引望,句龙坛下阻欢娱。
此时对局空相忆,博进何人更乐输。

136 《中书宿斋有寄》 唐·权德舆

铜壶漏滴斗阑干,泛滟金波照露盘。
遥想洞房眠正熟,不堪深夜凤池寒。

137 《中书送敕赐斋馔戏酬》 唐·权德舆

常日每齐眉,今朝共解颐。
遥知大官膳,应与众雏嬉。

138 《故萧尚书瘿柏斋前玉蕊树,与王起居吏部孟员外同赏》 唐·羊士谔

柏寝闭何时,瑶华自满枝。
天清凝积素,风暖动芬丝。
留步苍苔暗,停觞白日迟。
因吟茂陵草,幽赏待妍词。

139 《夏至日衡阳郡斋书怀》 唐·令狐楚

一来江城守,七见江月圆。
齿发将六十,乡关越三千。
褰帷罕游观,闭閤多沉眠。
新节还复至,故交尽相捐。
何时羾阊阖,上诉高高天。

140 《奉酬中书相公至日圆丘摄事合于中书后阁宿斋…之作》 唐·裴度

翼亮登三命,谟猷本一心。
致斋移秘府,祗事见冲襟。
皓月当延阁,祥风自禁林。
相庭方积玉,王度已如金。
运偶唐虞盛,情同丙魏深。
幽兰与白雪,何处寄庸音。

* 关于书斋的诗词 描写书斋的诗词 带有书斋的诗词 包含书斋的古诗词(309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