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亦秋声的诗词[宋代](448首)

201 《高阳台》 宋·张炎

榛中,故未有亦犹今之视昔之感,复叹葛岭贾相之故庐也。
古木迷鸦,虚堂起燕,欢游转眼惊心。
南圃东窗,酸风扫尽芳尘。
鬓貂飞入平原草,最可怜、浑是秋阴。

202 《意难忘》 宋·张炎

辄爱叹不能已,因赋此以赠。
余谓有善歌而无善听,虽抑扬高下,声字相宣,倾耳者指不多屈。
曾不若春蚓秋蛩,争声响于月篱烟砌间,绝无仅有。
余深感于斯,为之赏音,岂亦善听者耶。

203 《括水调歌》 宋·林正大

庐山几千仞,屹立并长江。
杨澜左里,洪涛巨浪日春撞。
风止雪消冰净,相与泊舟登岸,攀磴望空谾。
岩壑响松桧,巨石激流淙。

祈祷忧国忧民

204 《沁园春(寿徐知院)》 宋·李敬则

南渡盛时,壬寅之秋,生此伟人。
是皇家柱石,端平君子,吾儒宗主,意一先生。
自起丹山,晋登紫府,天下欣然望太平。
至夷狄,亦慕吾中国,司马声名。

宋词三百首宋词精选写景羁旅思归

205 《击壤歌》 宋·柴元彪

击壤歌,击壤歌,仰观俯察如吾何。
西海摩月镜,东海弄日珠。

206 《虞美人》 宋·方翥

生犀百万环帐立,漏声未残楚声急。
拔山男子心转柔,夜倚芙蓉秋露泣。
帐中别酒苦如荼,不是婵娟割覇图。
鄛人愤死愁云气,吕氏田头见老夫。
汉宫三万六千日,得意蛾眉亦陈迹。
至今一曲唱虞姬,恨草摇摇向春碧。

207 《次韵中秉教授喜雨之作》 宋·冯伯规

入春绝无一声雷,赤日又将近夏末。
阴霾蔽天动经月,草木叶上积寸埃。
朝朝群望俱遍走,一毫及民更无有。
雨师远逃龙亦睡,江涩鱼跳兽空吼。

208 《寿主簿》 宋·吴申甫

武夷之山奇而青,九曲之水秀且清。
山奇水秀佳气萃,孕毓多少名公卿。
世运推来五百岁,岳渎又应一贤生。
相国萧何储大昂,谪仙李白扶长庚。

209 《题汪水云诗卷》 宋·张弘道

风樯阵马不可羁,我亦回首蓟北驰。
为我援琴作商声,和以长吟商声悲。
辽鹤一去不复返,茫茫天海秋雁飞。
黯然十操发金石,掩卷忍读胡笳诗。
相逢把臂不可别,白苹洲渚菊花时。
天涯地角聚复散,水云云水同襟期。

210 《送杜靖国知连州》 宋·郑侠

杜氏世德光无前,声华行实相辉鲜。
蒉之职也在刀匕,亲举罚爵平公筵。
预之闻见合左氏,春秋大法因粲然。
诗为郡守称杜母,南阳之人今尚传。

211 《上堵吟》 宋·苏轼

台上有客吟秋风,悲声萧散飘入空。
台边游女来窃听,欲学声同意不同。
君悲竟何事,千里金城两稚子。
白马为塞凤为关,山川无人空自闲。

212 《云龙山观烧得云字》 宋·苏轼

丁女真水妃,寒山便火耘。
陨霜知已杀,坯户听初焚。
束缊方熠燿,敲石俄氤氲。
落点甘泉烽,横烟楚塞氛。

213 《哭梅圣俞》 宋·王安石

诗行於世先春秋,国风变衰始柏舟。
文辞感激多所忧,律吕尚可谐鸣球。
先王泽竭士已偷,纷纷作者始可羞,其声与节急以浮。
真人当天施再流,笃生梅公应时求。

214 《夜闻姑恶》 宋·陆游

湖桥东西斜月明,高城漏鼓传三更。
钓船夜过掠沙际,蒲苇萧萧姑恶声。
湖桥南北烟雨昏,两岸人家早闭门。
不知姑恶何所恨,时时一声能断魂。
天地大矣汝至微,沧波本自无危机;秋菰有米亦可饱,哀哀如此将安归?

215 《题望韶亭》 宋·杨万里

新隆寺後看韶石,三三两两略依稀。
金坑违头看韶石,十十五五不整齐。
一来望韶亭上看,九韶八音堆一案。
金锺大镛浮水涯,王瑟瑶琴倚天半。

216 《九江千岁龟歌赠无咎》 宋·张耒

灵龟千年口不食,以背负床饮其息。
吾家两龟岂徒不食亦不息,寿与万古无终极。
济南晁君博物天地通,夜窥牛斗颇似晋司空。
指我两龟有名字,大龟为九江,

217 《闻苏先生除校书郎喜而为诗并招王子中》 宋·张耒

绩溪仙翁若秋鹤,有喙不向腥膻啄。
几年戢翼大江南,下看纷纷飞燕雀。
亲携杖拂呵禅祖,自伐松根出灵药。
世人真自为公忙,公宁有意人间乐。

218 《次韵周德夫经行不相见之诗》 宋·黄庭坚

春风倚樽俎,缘发少年时。
酒胆大如斗,当时淮海知。
醉眼概九州,何尝识忧悲。
看云飞翰墨,秀句咏蛛丝。

219 《赠琴照》 宋·晁说之

会稽城畔不见海,会稽城里海有声。
此海之声三尺桐,渺如渤澥含太清。
惜哉寂寥三十载,月出愁空不肯明。
邂逅彼孙曰冲照,燕坐之余秋色横。

220 《月波楼咏怀》 宋·王禹偁

郡城无大小,雉堞皆有楼。
其间著名者,不过十数州。
吹箫事辽敻,仙迹难寻求。
庾公在九江,缔构何风流。

* 关于亦秋声的诗词 描写亦秋声的诗词 带有亦秋声的诗词 包含亦秋声的古诗词[宋代](448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