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人的诗词(11550首)

661 《春宴张舍人宅》 唐·郎士元

懒寻芳草径,来接侍臣筵。
山色知残雨,墙阴觉暮天。
莺啼汉宫柳,花隔杜陵烟。
地与东城接,春光醉目前。

662 《赴无锡别灵一上人(一作刘长卿诗,一作皇甫冉诗)》 唐·郎士元

高僧本姓竺,开士旧名林。
一入春山里,千峰不可寻。
新年芳草遍,度日白云深。
欲问微官去,悬知讶此心。

663 《送粲上人兼寄梁镇员外》 唐·郎士元

季月还乡独未能,林行溪宿厌层冰。
尺素欲传三署客,雪山愁送五天僧。
连空朔气横秦苑。
满目寒云隔灞陵。
借问从来香积寺,何时携手更同登。

边塞战争同情

664 《送韦逸人归钟山(一作皇甫冉诗)》 唐·郎士元

逸人归路远,弟子出山迎。
服药颜犹驻,耽书癖已成。
柴扉多岁月,藜杖见公卿。
更作儒林传,应须载姓名。

665 《送彭偃房由赴朝因寄钱大郎中李十七舍人》 唐·郎士元

衰病已经年,西峰望楚天。
风光欺鬓发,秋色换山川。
寂寞浮云外,支离汉水边。
平生故人远,君去话潸然。

666 《闻蝉寄友人(一作李端诗)》 唐·郎士元

昨日始闻莺,今朝蝉又鸣。
朱颜向华发,定是几年程。
故国白云远,闲居青草生。
因垂数行泪,书寄十年兄。

爱国

667 《临平道赠同舟人》 唐·皇甫冉

远山谁辨江南北,长路空随树浅深。
流荡飘飖此何极,唯应行客共知心。

唐诗三百首怀古写人哲理

668 《送朱逸人》 唐·皇甫冉

时人多不见,出入五湖间。
寄酒全吾道,移家爱远山。
更看秋草暮,欲共白云还。
虽在风尘里,陶潜身自闲。

669 《西陵寄灵一上人》 唐·皇甫冉

西陵遇风处,自古是通津。
终日空江上,云山若待人。
汀洲寒事早,鱼鸟兴情新。
回望山阴路,心中有所亲。

670 《赴无锡寄别灵一净虚二上人云门所居(刘长卿、郎士元)》 唐·皇甫冉

高僧本姓竺,开士旧名林。
一入春山里,千峰不可寻。
新年芳草遍,终日白云深。
欲徇微官去,悬知讶此心。

671 《赠普门上人(一作题普门上人房,一作刘长卿诗)》 唐·皇甫冉

支公身欲老,长在沃州多。
慧力堪传教,禅功久伏魔。
山云随坐夏,江草伴头陀。
借问回心后,贤愚去几何。

672 《同李苏州伤美人》 唐·皇甫冉

玉佩石榴裙,当年嫁使君。
专房犹见宠,倾国众皆闻。
歌舞常无对,幽明忽此分。
阳台千万里,何处作朝云。

673 《赠郑山人》 唐·皇甫冉

白首沧洲客,陶然得此生。
庞公采药去,莱氏与妻行。
乍见还州里,全非隐姓名。
枉帆临海峤,贳酒秣陵城。

674 《问正上人疾》 唐·皇甫冉

医王犹有疾,妙理竞难穷。
饵药应随病,观身转悟空。
地闲花欲雨,窗冷竹生风。
几日东林去,门人待远公。

675 《赋得荆溪夜湍送蒋逸人归义兴山》 唐·皇甫冉

惊湍流不极,夜度识云岑。
长带溪沙浅,时因山雨深。
方同七里路,更遂五湖心。
揭厉朝将夕,潺湲古至今。
花源君若许,虽远亦相寻。

676 《泊丹阳与诸人同舟至马林溪遇雨》 唐·皇甫冉

云林不可望,溪水更悠悠。
共载人皆客,离家春是秋。
远山方对枕,细雨莫回舟。
来往南徐路,多为芳草留。

677 《小江怀灵一上人》 唐·皇甫冉

江上年年春早,津头日日人行。
借问山阴远近,犹闻薄暮钟声。

678 《寄振上人无碍寺所居》 唐·皇甫冉

恋亲时见在人群,多在东山就白云。
独坐焚香诵经处,深山古寺雪纷纷。

679 《送庐山人归林虑山》 唐·皇甫冉

无论行远近,归向旧烟林。
寥落人家少,青冥鸟道深。
白云长满目,芳草自知心。
山色连东海,相思何处寻。

680 《台头寺愿上人院古松…与赵八员外、裴十补阙同赋之》 唐·皇甫冉

细草亦全高,秋毫乍堪比。
及至干霄日,何人复居此。

* 关于人人的诗词 描写人人的诗词 带有人人的诗词 包含人人的古诗词(1155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