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的诗词[明代](564首)

541 《赠弹筝》 明·张羽

先辈曾将旧曲传,纤纤银甲更堪怜。
清和未数湘灵瑟,哀怨浑同蜀国弦。
莺弄晚风啼复歇,雁飞秋水断还连。
坐中北客听来少,暗想当时一惘然。

542 《送越上住蒋山》 明·张羽

落落晨星耆旧稀,奋然一出拯危机。
石头路滑有时到,山顶云深无梦归。
帆叶饱风冲白浪,雪花和露湿缁衣。
八功德水谈空处,应有江禽入座飞。

543 《与赵梦麟诸游甘露寺》 明·李东阳

涧筿岩杉处处通,野寒吹雨堕空蒙。
垂藤路绕千年石,老鹤巢倾半夜风。
淮浦树来江口断,金陵潮落海门空。
关书未报三边捷,万里中原一望中。

544 《昆山响梵阁怀季常上游九峰二首》 明·程嘉燧

袈裟相伴踏清秋,健即闲行懒即休。
记得罢琴吹笛夜,雨声茅屋小如舟。

545 《昆山响梵阁怀季常上游九峰二首》 明·程嘉燧

九峰几点小窗间,知尔遥临泖上山。
同是爱山须尽兴,闲云且莫自飞还。

546 《友饷粟书感》 明·程嘉燧

年去贫来不自由,暗伤颜面向交游。
他乡且斗孤身健,此日徒悬西壁愁。
纸裹已空难爱惜,瓶储欲罄未知谋。
何缘忽致监河粟,莫是枯鳞尚有求。

547 《同闻上作》 明·程嘉燧

旬月拟来此,同游亦偶然。
经行适多暇,喧寂自俱禅。
出寺半峰雨,归房终夜泉。
独惭心住著,仍是爱幽偏。

548 《十四夜和招友》 明·程嘉燧

水边林外夕阳楼,已分残年伴送秋。
谁谓孤云亡住著,自吟丛桂可淹留。
剩添风月闲家具,凭占烟波小钓舟。
君肯放忙相料理,不妨斜日到林丘。

549 《雨中寄顾汝和舍》 明·王稚登

花间小雨湿衣轻,夜半思君隔凤城。
尚食宫监邀翰墨,射声校尉识书名。
斋庐西畔濡毫待,香案前头捧砚行。
汉武若言封禅事,茂陵今已著书成。

550 《赠徐舍》 明·王稚登

嗟君何事独沾裳,闻着乌啼黯自伤。
池上薇花空浸月,堂前萱草不禁霜。
燕山雪作愁时鬓,楚水猿为客里肠。
见说王裒庐墓处,满林衰柏泪痕苍。

551 《宣城友移居白下》 明·王稚登

南朝山色近移家,朱雀桥通路狭斜。
宛水月从江树出,敬亭云被苑墙遮。
横舟渡口寻桃叶,沽酒村边问杏花。
闻道章台街畔柳,不堪系马只藏鸦。

552 《美对月》 明·唐寅

斜髻娇娥夜卧迟,梨花风静鸟栖枝。
难将心事和说,说与青天明月知。

写人孤独相思

553 《野饷菊有感》 明·张煌言

战罢秋风笑物华,野偏自献黄花。
已看铁骨经霜老,莫遣金心带雨斜。

菊花抒怀

554 《代美春怨》 明·李蓘

行行下长浦,玉手把荷叶。
昔日妾似花,今朝花笑妾。
妾年十四盛铅华,不数城南大道家。
蜀锦吴绫耀朝日,兰闺一步犹嫌赊。

555 《北食菱》 明·江盈科

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啖菱,并壳入口。
或曰:“食菱须去壳。
”其自护所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
”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生于水而非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小学文言文哲理故事讽刺写人

556 《金陵社集诗(一十六三十二首) 集鸡笼山》 明·陈仲溱

仲溱字惟秦,侯官
性拙直,寡言笑,与交接,言辞少拂即掩耳而去。
诗苦求工,不惬意不止。
每出其诗示,以手按纸,手颤口吟,或诵其诗,口喃

557 《金陵社集诗(一十六三十二首) 集鸡笼山》 明·王嗣经

嗣经字曰常,上饶
故姓璩。
身魁梧,多笑言,吟诗不辍。
面圆而紫色,戏呼为蟹脐,王笑而应之。

558 《登黄山炼丹峰寻昔隐处》 明·赵滂

我游黄山当严冬,雪消日暖无天风。
欲求昔栖隐处,发兴况有高僧同。
危矼侧步目已眩,绝壁下瞰心为忡。
交流二涧泻寒碧,樵牧不来萝径穷。

559 《包与直题太乙真图》 明·刘基

太乙真庞眉须,不知所持何代书。
既不学昴星,降精下辅隆准公。
又不学傅说,请帝通梦寐左右。
商王陈范谟,眇然一叶莲花荂。

560 《送虚白上序》 明·高启

余始不欲与佛者游,尝读东坡所作《勤上诗序》,见其称勤之贤曰:“使勤得列于士大夫之间,必不负欧阳公。
”余于是悲士大夫之风坏已久,而喜佛者之有可与游者。
去年春,余客居城西,读书之暇,因往云岩诸峰间,求所谓可与游者,而得虚白上焉。
虚白形癯而神清,居众中不妄言笑。

送别序文

* 关于人的诗词 描写人的诗词 带有人的诗词 包含人的古诗词[明代](564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