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传唐的诗词[宋代](351首)

101 《哀吕东莱》 宋·巩丰

呜呼吕夫子,天姿素颙昂。
文献绍家学,刻意稽虞唐。
看书如月,洞照所未详。
云雾养豹质,彝尊瑑龙章。

102 《仙都山》 宋·胡升

鼎湖不可见,巍然但孤峰。
特立亘万古,气压诸山雄。
黄帝久得仙,游行跨飞龙。
至今世俗传,尚指辇路通。

103 《峨眉亭》 宋·黄虚舟

浩荡长流浪拍天,貔貅十万坐楼船。
年年春满江南岸,夜夜风传塞化烟。
中界灵祗藏水府,六朝废寝落山边。
秋来留得唐时月,捉月今谁是谪仙。

104 《句》 宋·刘昉

隋物尚余双鼎在,唐人犹有八诗传。

105 《题三学山》 宋·刘西园

栖贤古招提,十里巨松阴。
栋宇自隋氏,悠悠岁月深。
唐人范生画,风雨欲剥侵。
相传金仙趾,玉质存至今。
星黑夜正午,异物为华灯。

106 《次袁说友巫山十二峰二十五韵》 宋·闾丘泳

舟行观山无定姿,篷底兀坐真儿痴。
层崖复岭正杂遝,平冈横阜俄逶迟。
晴岚参天固竞秀,深崖挺石尤多奇。
遥岑浮眉绿点点。

107 《威惠庙》 宋·吕璹

当年平贼立殊勳,时不旌贤事忍闻。
唐史无人修列传,漳江有庙祀将军。

108 《状元峰》 宋·欧阳麟

一峰高耸上参天,地势钟灵出状元。
雪霁乍疑抽紫笋,云开忽见吐青莲。
平明远捧金乌小,薄暮高擎玉兔圆。
独羡唐家贤父子,芒名留得后人传。

109 《越问·良牧》 宋·孙因

自大驾之西幸兮,府遂为於近藩。
赐行殿为府治兮,暨泽牧之惟艰。
张毗陵首当是选兮,实股肱之旧弼。
仍土阶之素规兮,因旧宇以为安。

110 《桐柏崇道观》 宋·太史章

神仟隐居尚深渺,径迂不欲与世通。
必求峭拔出林杪,俯视左右环群峰。
飞泉不测源所自,瀑注一落千丈虹。
步跻石磴旋盘折,翠荫蒙密多长松。

111 《寄刘后村》 宋·汤汉

唐朝空自贵宏词,科目何尝得退之。
掌制徒闻夸子厚,残篇仅见命敦诗。
堪嗟实录无完传,太息淮西有后碑。
寄语莆田紫薇老,文章盖世例如斯。

112 《吴刺史庙》 宋·王应麟

城西有祠临水涘,翠松列植路如砥。
问之耆老此为谁,唐大历中吴刺史。
刺史为民开陂湖,故迹犹传堰九里。
年很小鼓报丰穰,决渠为雨润泽美。

113 《浯溪》 宋·文子璋

漫郎直笔老文□,太师□字尤卓荦。
天然二妙刻苍崖,墨本传来重如璞。
三年流客居萧嶷,甚欲一来观此碑。
尽被前贤刚说破,手磨苔刻难为辞。

114 《磨崖颂》 宋·吴杭

周雅久不复,楚骚方独鸣。
溪蛙弄气态,污我萧湘清。
二公好奇古,大笔时纵横。
磨崖勒唐颂,字字飞琼英。

115 《皇太后回銮颂》 宋·吴粟

於皇睿明,运符中兴。
绵宇肃清,乾夷坤宁。
孝思兢兢,交三圣灵。
惟我文母,远征朔土。

116 《薛瓜庐吾宗人也吾不得而见之得见其诗斯可矣》 宋·薛美

结庐兄弟近长安,弊却儒冠竟不弹。
自茹芝来轻汉召,肯将瓜去博唐官。
贫多乐事清无尽,手写新诗墨未乾。
史笔须评隐君传,姓名应作古人看。

117 《偶作》 宋·杨简

勿学唐人李杜痴,作诗虽作古人诗。
世传李杜文章伯,问著关雎恐不知。

118 《游山门呈知府大卿》 宋·姚辟

春风到宛陵,太守遇康乐。
隐几坐高斋,清风媚林壑。
语我诸峰峦,道人古棲吒。
幽潜远江汉,秀耸类衡霍。

119 《游宜春北岩》 宋·曾由基

宦躯真沐漆,放怀北岩去。
行行如蔍境,渐入幽绝处。
湿翠欲沾衣,晴云乱生屦。
滩声时抑扬,岚气互吞吐。

120 《庐州诗》 宋·张祁

平湖阻城南,长淮带城西。
壮哉金斗势,吴人筑合肥。
曹瞒狼顾地,苻秦又颠挤。
六飞驻吴会,重兵镇边陲。

* 关于传唐的诗词 描写传唐的诗词 带有传唐的诗词 包含传唐的古诗词[宋代](35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