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传家学的诗词[宋代](328首)

81 《伏睹禁林新成盛事辄思歌咏不避荒芜上李学士》 宋·李沆

禁庭多士列华簪,严乐辉光冠古今。
御笔腾骧题玉署,宸章照耀咏辞林。
虚堂挂后传千载,翠琰刊成直万金。
振复文明知对作,尊崇儒术见天心。

82 《贺陈石泉宰华亭归》 宋·林尚仁

天下称繁邑,一帘如此希。
政成人惜去,官满鹤先归。
家学传金管,春风入紫薇。
知音正当路,健异看高飞。

83 《赵路分挽词三首》 宋·林亦之

苦学声名闻搢绅,传家况复有麒麟。
汉廷玉牒先多士,数尽慈恩只一人。

84 《寿胡运使》 宋·刘阆风

青原连峰郁嵯峨,中产瑞石如金螺。
清淑之气孕秀多,蜿蟺礴无偏颇。
间世人杰文星罗,六一鸣道继雄轲。
忠简名节森聱牙,乃孙所学能传家。

85 《杂题》 宋·陆游

传家只要存书种,学道当知养圣胎。
宁使终身迁比景,莫令一物污灵台。

86 《书房杂咏》 宋·陆游

赋性无他嗜,传家但古书。
尧咨洪水际,羲画结绳余。
异学方攘斥,浮文亦扫除。
挑灯北窗下,聊得遂吾初。

87 《送复守张垧朝奉罢归》 宋·张耒

一梦西都十二年,竟陵相遇各华颠。
风流家世仁人后,恺悌歌谣楚俗传。
学道爱君甘淡薄,倦游嗟我久留连。
自怜江上伤春眼,不待琵琶已泫然。

88 《送吕夏卿》 宋·欧阳修

始吾尚幼学弄笔,群儿争诵公初文。
嗟我今年已白发,公初相见犹埃尘。
传家尚喜有二子,始知灵珠出淮滨。
去年束书来上国,欲以文字惊众人。

89 《答学者》 宋·刘克庄

自古名家岂偶然,虽游于艺必精专。
经生各守单传旧,国弈常争一着先。
马老于行知向导,鹄腾而上睹方圆。
殷勤寄语同袍者,努力磨教铁砚穿。

90 《送林宽夫父子》 宋·刘克庄

家学有渊源,传之于艾轩。
三珠生老蚌,百鸟避雏鹓。
同进谁争贺,诸生定闭蕃。
吾穷无可赆,握手赠君言。

91 《赠外甥吕祖谦》 宋·曾几

昔别溪南寺,奇庞总角儿。
传闻不好弄,賸喜更能诗。
弦术真吾道,躬行是汝师。
掖垣家学在,何以遍参为。

92 《送林子中安厚卿二学士奉使高丽二首》 宋·苏辙

东夷従古慕中华,万里梯航今一家。
夜静双星先渡海,风高八月自还槎。
鱼龙定亦知忠信,象译何劳较齿牙。
屈指归来应自笑,手持玉帛赐天涯。

93 《欧阳伯和仲纯挽词二首》 宋·苏辙

之人虽蚤病,对客每清言。
不信疾为累,要称学有原。
籧篨视名器,果蓏指乾坤。
长短何须问,传家已抱孙。

94 《莱孙求墨并以诗与之》 宋·刘子翚

何年老鸟龙,排山折其角。
渔人网得之,澄渊起雷雹。
异物世常猜,神光夜潜觉。
流传岁月深,质槁纹斑剥。

95 《翰林夜直》 宋·郑獬

中使传宣学士家,君王令草侍中麻。
紫泥金印才封了,莲烛然残一寸花。

96 《依韵和郑中立秘丞将替写怀》 宋·强至

宰邑优游不足为,传家事业复能持。
政兼子产那专惠,学近康成最爱诗。
百里耕桑增日课,三年闾井见风移。
襟怀洒落恬荣进,清节从来畏众知。

97 《送范伯崇》 宋·张栻

堂堂延阁老,遗范见期人。
孝友传家旧,诗书用力新。
人心危易失,圣学妙难亲。
原勉思弘毅,求仁可得仁。

98 《寄徐吉父学士》 宋·陈师道

卧龙山上摘黄花,曾共西风醉帽斜。
当日已应天下乐,无人传入画图夸。
低头强笑今何似,多病难堪懒自嗟。
闻道承明方厌直,几时来伴访山家。

99 《送黄集虚赴任知州》 宋·李廌

桐庐古郡淛江东,山色溪光藻镜中。
後夜相思千里月,高怀为寄一襟风。
欲纡龟纽黄金印,且学羊裘老钓翁。
忠义传家君勉勉,清名不必问穷通。

100 《题汪祖义桂林堂》 宋·李弥逊

彼苍曾不与人期,胜事由来德所基,闭户一经真有子,传家三世定逢时。
摛词自得江山助,种学宁求燕雀知。
寄与诸郎饱黄卷,桂林还见长孙枝。

* 关于传家学的诗词 描写传家学的诗词 带有传家学的诗词 包含传家学的古诗词[宋代](328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