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俗吏的诗词[宋代](282首)

141 《送朱九龄》 宋·王禹偁

吏隐不求贵,亲老不择禄。
之子有俊才,弱冠中正鹄。
弗坠先人业,何惭有道谷。
一命佐砀山,枳棘聊容足。

142 《次韵三首》 宋·刘克庄

拂拂东风欲辨晨,新晴和气满郊闉。
未妨吹雅存豳俗,何必沉巫怖邺民。
田父扶携问鸡卜,村姑呼唤祭蚕神。
柴门不识徵祖吏,便是尧时击壤人。

143 《送郑端州》 宋·刘克庄

想入漳潮境,牙旗夹路红。
帝方忧瘴俗,君可惠清风。
海有沉珠户,岩无斩砚工。
它年循吏传,要杂古人中。

144 《寄题宣州太平县众乐亭为孙莘老作》 宋·王令

令君架亭乐荒幽,得地适与万景投。
亭成虽名为众乐,地偮无客谁与游。
讼休民去吏随散,独有文字与令留。
把书开阖坐自笑,回视令职忘卑陬。

145 《上饶方君小粹官而不婚宦居偏户间静无官宦之》 宋·曾几

从容吏隐间,游戏僧俗里。
孤月浪中翻,吾心正如此。

146 《初至天台》 宋·曾几

畴昔所欣慕,天台冠坤灵。
兴公妙摹写,粲若披图经。
自怜婴世网,仰愧鸿冥冥。
夙契谅非浅,半生吏金庭。

147 《送韩震都官监渭州酒韩近悼亡》 宋·文同

土师每失官,未始有忧慢。
园吏既丧妇,何尝复嗟愤。
二子道义胜,一与天理顺。
之人乃其徒,心迹两相近。

148 《读渊明集》 宋·文同

吏人已散门阑静,公事才休耳目清。
窗下好风无俗客,案头遗集有先生。
文章简要惟华衮,滋味醇醲是太羹。
也待将身学归去,圣时争奈正升平。

149 《兴元府园亭杂咏·山堂》 宋·文同

何以山名堂,层石作崖巘。
余本岩穴士,每往不欲返。
公吏呈俗书,还来愧冠冕。

150 《邛州俯听三省堂》 宋·文同

将欲言治人,必先由正身。
身正人自治,此化行如神。
总总群圣书,论说尤谆谆。
后贤守为法,不敢忘逡巡。

151 《夏日闲书墨君堂壁二首》 宋·文同

先人有敝庐,涪水之东边。
我罢汉中守,归此聊息焉。
是时五六月,赤日烘遥天。
山川尽糁燥,草木皆焦燃。

152 《送蔡迨赴桂阳令》 宋·周必大

工部诗题满剑川,仪曹文笔照湖南。
身行蜀栈曾幽讨,舟挂吴帆又饱参。
睎骥有心真自得,拔茅无术定谁惭。
金兰正好追英彦,蒲谷翻令试子男。

153 《和颜随饮酒》 宋·晁补之

樊山夜涨河鸣鼓,奎火占中知溽暑。
颜阖居邻胡子都,共喜夏麋登宴俎。
参军河北主簿南,骑马相逢不相语。
市西老屋断人居,自觉天风生广宇。

154 《复用前韵呈刑部杜丈君章》 宋·晁补之

杜侯洒墨春云暮,纷纷满纸栖鸦聚。
文章不犯世故锋,牛鬼荒虚瓦棺古。
平生傀磊宁独此,跻俗唐虞要遭主。
先君诸父尽金兰,申以婚姻况覶缕。

155 《送外舅杜侍御使陕西自徐州移作》 宋·晁补之

建隆以来论人物,得士与古相低昂。
人才历数仁祖世,后生嵬琐无复望。
老成寂莫典刑在,杜公玉立映班行。
少时学问圣贤说,松柏岁寒观老节。

156 《述怀》 宋·寇准

吾家嗣儒业,奕世盛冠裳。
桂籍冠伦辈,天下知声光。
有才无其命,不得步玉堂。
余亦好古者,诗礼承馀芳。

157 《比得寒疾用道士养生法治其内郡幕徐天隐遗以》 宋·毛滂

江南卑湿地,往往如长沙。
薄寒能中人,毛立噤齿牙。
初犹遭蒸炊,又似缚且檛。
淫祠乱昏俗,过福专群鸦。

158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二十八筠州圣祖殿诗》 宋·苏辙

高安在南,分自豫章。
重山复江,鱼鸟之乡。
俗野不文,吏亦怠荒。
礼失不知,习为旧常。

159 《次韵偶成》 宋·苏辙

交情淡泊久弥新,吏役萦缠日益纷。
香火社中真避世,簿书丛里强论文。
樽罍正及明蟾夜,舟楫来随早雁群。
世俗如君今有几,真将富贵等浮云。

160 《王度支陶挽词二首》 宋·苏辙

风迹殊不昧,声名岂偶然。
长途催騄骥,爽气激鹰鹯。
薏苡成遗恨,松愀卜远年。
凄凉故吏尽,谁泣鬣封前。

* 关于俗吏的诗词 描写俗吏的诗词 带有俗吏的诗词 包含俗吏的古诗词[宋代](28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