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俗驾的诗词[宋代](277首)

81 《杨复先寄荔子仍和予昨所赠二诗因次韵》 宋·晁公溯

野色正如此,废书时出游。
山吞落日尽,硖束大江流。
俗驾谢逋客,郊居如隐侯。
爱君吐佳句,落纸不能休。

82 《巴城》 宋·晁公溯

比从关塞历巴城,不复衣冠立汉庭。
越巂江寒嗟独往,瞿塘硖险骇初经。
双崖石立县深翠,万岭排空送远青。
久抗尘容驱俗驾,往来吾亦愧山灵。

83 《他乡》 宋·晁公溯

故国山川安在哉,他乡今复见春来。
蓬蒿并兴草益茂,桃李不言花自开。
催促年华似推毂,较量筋力试登台。
归田尚可扶犁在,明岁当驱俗驾回。

84 《徐敬甫出示所居之别南岩图并圹公题咏欲予同》 宋·陈文蔚

忆昔同作康山游,杖屦历遍千岩幽。
知君已个看山眼,每遇胜处尝淹留。
从兹一去间何阔,倒指殆欲忘春秋。
不知此地复何地,但见大江东去流。

85 《句容赋归》 宋·陆文圭

谁教老子误诸君,幸自庵中卧白云。
旧令尹非新令尹,今将军是故将军。
相知自谓乐莫乐,一见不如闻所闻。
逋客急须回俗驾,北山早已有移文。

86 《和安成彭清老五首》 宋·彭龟年

铿锵金石三千首,吐纳云烟四十年。
自有山神回俗驾,不愁大尹触吟鞭。

87 《和李东老韵》 宋·彭龟年

胸中尘虑厌多多,强把诗书细刮摩。
幸有长官怜拜起,苦无公事碍吟哦。
自惭俗驾争相逐,不识高轩肯见过。
天阔雁寒人又远,一杯相属意如何。

88 《奉川道中四绝》 宋·释宝昙

摘星黄汉在何许,浅水平山容易过。
未必山灵惯看客,勒回俗驾奈渠何。

89 《题规无范云深室》 宋·释文珦

物外清虚境,由来远众纷。
灵踪几年说,梵放或时闻。
似有似无路,漫山漫谷云。
自难容俗驾,曾不待移文。

90 《过逸人居》 宋·释文珦

尚此高闲久,空林旧径存。
掩关防俗驾,登阁俯邻园。
植竹惊初笋,移花过别根。
幽怀在自得,勿易与人言。

91 《归栖竺岭将启午供野鹤必鸣寺僧常以此为候》 宋·释文珦

古寺千峰表,云泉处处佳。
山灵嫌俗驾,野鹤唤僧斋。
静默通玄理,幽深惬隐怀。
閒门何用扫,秋叶任平阶。

92 《题慈照坦上人房应山阁》 宋·释文珦

禅心直以山为体,不与终南捷径同。
吟久白云生曲槛,定回明月在前峰。
子牙钓石临溪古,博望槎源与汉通。
自有山灵回俗驾,几人於此得相逢。

93 《次韵晁美叔游山见奇》 宋·苏颂

已践修涂到急流,暂回俗驾喜同游。
名为外物知难必,学悟无生信若浮。
骚雅深情追李杜,林泉高兴拉巢由。
迟留更爱灵峰境,青桂风来不待秋。

94 《题两黄仙人炼丹山顶一绝》 宋·苏籀

丝毫触石千山泽,喙吻传声万壑雷。
信有苏书标洞府,不应俗驾半途回。

95 《四明山记游八十韵》 宋·孙应时

平生抱遐尚,抚剑远行游。
迹谢声利牵,心与岩壑谋。
东征泛沧海,南惊逾丹丘。
西登峨峨啸,北望关陇愁。

96 《游灵岩观瀑布》 宋·孙应时

一雨天气清,暑事亮未酷。
烦嚣念萧散,兹晨正休沐。
篮舆试经行,胜概入遐瞩。
纡余缘清溪,窈窕得幽谷。

97 《入山遇雨宿开先寺二首》 宋·王阮

雨涨泥痕卒未乾,断桥无策济归鞍。
山灵有意留侬住,不作寻常俗驾看。

98 《南康值雨》 宋·杨时

平沙涨雪清江濆,水花照日红生鳞。
轩然五老出城表,雕玉万仞窥长身。
云巾星弁覆华顶,飞泉漱瀑垂天绅。
平生未识庐山面,碧巘横云望中见。

99 《代吴景年次韵净慈寺主僧頔上人二首》 宋·陈著

远公陶陆成千古,谁复相从过虎溪。
西隐老师虽有约,北山俗驾似难齐。
诗来日午双瞳醒,句出天心万象低。
时课家僮修茗供,松风清处坐分题。

100 《满江红(夷则宫、俗名仙吕宫淀山湖)》 宋·吴文英

云气楼台,分一派、沧浪翠蓬。
开小景、玉盆寒浸,巧石盘松。
风送流花时过岸,浪摇晴练欲飞空。
算鲛宫、祗隔一红尘,无路通。

婉约妇女怀人

* 关于俗驾的诗词 描写俗驾的诗词 带有俗驾的诗词 包含俗驾的古诗词[宋代](27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