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偏心的诗词[唐代](310首)

41 《湘中纪行十首·斑竹岩》 唐·刘长卿

苍梧在何处,斑竹自成林。
点点留残泪,枝枝寄此心。
寒山响易满,秋水影偏深。
欲觅樵人路,蒙笼不可寻。

42 《瓜洲驿奉饯张侍御公拜膳部郎中却复宪台充贺…淮南幕府》 唐·刘长卿

太华高标峻,青阳淑气盘。
属辞倾渤澥,称价掩琅玕.
杨叶频推中,芸香早拜官。
后来惭辙迹,先达仰门阑。

43 《瓜洲驿奉饯张侍御公拜膳部郎中却复宪台充贺…淮南幕府》 唐·刘长卿

太华高标峻,青阳淑气盘。
属辞倾渤澥,称价掩琅玕.
杨叶频推中,芸香早拜官。
后来惭辙迹,先达仰门阑。

44 《送莫甥兼诸昆弟从韩司马入西军》 唐·孟浩然

念尔习诗礼,未曾违户庭。
平生早偏露,万里更飘零。
坐弃三牲养,行观八阵形。
饰装辞故里,谋策赴边庭。
壮志吞鸿鹄,遥心伴鶺鴒.所从文且武,不战自应宁。

45 《来闍黎新亭作》 唐·孟浩然

八解禅林秀,三明给苑才。
地偏香界远,心净水亭开。
傍险山查立,寻幽石径回。
瑞花长自下,灵药岂须栽。

46 《送莫甥兼诸昆弟从韩司马入西军》 唐·孟浩然

念尔习诗礼,未曾违户庭。
平生早偏露,万里更飘零。
坐弃三牲养,行观八阵形。
饰装辞故里,谋策赴边庭。
壮志吞鸿鹄,遥心伴鶺鴒.所从文且武,不战自应宁。

47 《来闍黎新亭作》 唐·孟浩然

八解禅林秀,三明给苑才。
地偏香界远,心净水亭开。
傍险山查立,寻幽石径回。
瑞花长自下,灵药岂须栽。

48 《南阳送客》 唐·李白

斗酒勿为薄,寸心贵不忘。
坐惜故人去,偏令游子伤。
离颜怨芳草,春思结垂杨。
挥手再三别,临岐空断肠。

49 《送赵判官赴黔府中丞叔幕》 唐·李白

廓落青云心,交结黄金尽。
富贵翻相忘,令人忽自哂。
蹭蹬鬓毛斑,盛时难再还。
巨源咄石生,何事马蹄间。

50 《春月观省属城,始憩东西林精舍》 唐·韦应物

因时省风俗,布惠迨高年。
建隼出浔阳,整驾游山川。
白云敛晴壑,群峰列遥天。
嶔崎石门状,杳霭香炉烟。

51 《秋夜二首》 唐·韦应物

庭树转萧萧,阴虫还戚戚。
独向高斋眠,夜闻寒雨滴。
微风时动牖,残灯尚留壁。
惆怅平生怀,偏来委今夕。

52 《读后汉逸人传二首》 唐·张谓

子陵没已久,读史思其贤。
谁谓颍阳人,千秋如比肩。
尝闻汉皇帝,曾是旷周旋。
名位苟无心,对君犹可眠。

53 《范公丛竹歌》 唐·岑参

世人见竹不解爱,知君种竹府城内。
此君托根幸得地,种来几时闻已大。
盛暑翛翛丛色寒,闲宵槭槭叶声干。

54 《奉和柳相公中书言怀》 唐·包佶

运筹时所贵,前席礼偏深。
羸驾归贫宅,欹冠出禁林。
凤巢方得地,牛喘最关心。
雅望期三入,东山未可寻。

55 《送严维归越州》 唐·李嘉祐

艰难只用武,归向浙河东。
松雪千山暮,林泉一水通。
乡心缘绿草,野思看青枫。
春日偏相忆,裁书寄剡中。

56 《裴侍御见赠斑竹杖》 唐·李嘉祐

骚人夸竹杖,赠我意何深。
万点湘妃泪,三年贾谊心。
愿持终白首,谁道贵黄金。
他日归愚谷,偏宜绿绮琴。

57 《赠王八衢》 唐·李嘉祐

丹地偏相逐,清江若有期。
腰金才子贵,剖竹老人迟。
桂楫闲迎客,茶瓯对说诗。
渚田分邑里,山桂树罘罳.
心静无华发,人和似古时。
别君远山去,幽独更应悲。

58 《同皇甫冉登重玄阁》 唐·李嘉祐

高阁朱栏不厌游,蒹葭白水绕长洲。
孤云独鸟川光暮,万井千山海色秋。
清梵林中人转静,夕阳城上角偏愁。
谁怜远作秦吴别,离恨归心双泪流。

59 《晚登江楼有怀》 唐·李嘉祐

独坐南楼佳兴新,青山绿水共为邻。
爽气遥分隔浦岫,斜光偏照渡江人。
心闲鸥鸟时相近,事简鱼竿私自亲。
只忆帝京不可到,秋琴一弄欲沾巾。

60 《阌乡姜七少府设脍,戏赠长歌》 唐·杜甫

姜侯设脍当严冬,昨日今日皆天风。
河冻未渔不易得,凿冰恐侵河伯宫。
饔人受鱼鲛人手,洗鱼磨刀鱼眼红。

* 关于偏心的诗词 描写偏心的诗词 带有偏心的诗词 包含偏心的古诗词[唐代](31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