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儒士的诗词[宋代](475首)

261 《跋北齐校书图》 宋·韩元吉

高齐校雠谁作图,一时紬书亦名儒。
纲罗卷轴三千余,欲儒非真类迂愚。
雌黄是正定不抚,虚文末学徒区区。
岂识治道通唐虞,语言从高馆希石渠。

262 《挽张元干国录词二首》 宋·韩元吉

一第固已晚,九迁人共期。
功名虽有命,寿考独无时。
门士韬珪璧,诸郎袭礼诗。
他年振儒学,犹慰九原悲。

263 《送江宰别》 宋·李吕

行李在门外,驾言归帝都。
三年宰杭州,警敏材有余。
检身不容玷,清冰莹玉壶。
遇事有所立,风雨信不渝。

264 《多景楼醉歌》 宋·刘过

君不见七十二子从夫子,儒雅强半鲁国士。
二十八宿佐中兴,英雄多是僰阳人。
丈夫生有四方志,东欲入海西入秦。
安能龌龊守一隅,白头章句浙与闽。

265 《寄竹隐先生孙应时》 宋·刘过

苏州酒滴如真珠,公能醉之酒百壶。
得间政恐不来尔,来则倒屣相与俱。
江山绕楼诗句好,奔走万变同驰驱。
大书小草各有能,雷雹震耀莺花姝。

266 《赠许从道之子祖孙》 宋·刘过

祖孙今年几年齿,两髻紞紞垂到耳。
读书要以六经先,次第汉唐十七史。
老夫见之窃不然,别有一说为举似。
方今孽胡日衰甚,河朔早暮风尘起。

267 《赠乡人周从龙谈命》 宋·刘过

庐陵儒万人,颇亦出青紫。
老子三不归,未省乡里士。
暮年罕交游,仅识子周子。
风流属当行,岂止谈天尔。
夜从青楼饮,一醉几欲死。

268 《张守唱和红字韵诗八首》 宋·刘子翚

济难资长策,常怀国士风。
秦强因将白,鲁弱更蒐红。
叹已怀孤愤,忧时咏小戎。
儒冠须勿溺,邂逅亦成功。

269 《寄致明兼简余时升》 宋·刘子翚

筼筜有利材,要自为本观。
绿虬挟春怒,穴土气已完。
达士审所施,穷士审所安。
癯刘烛人镜,伪态了莫干。

270 《光相寺》 宋·汪元量

峨眉县西四十里,峭壁悬崖削寒翠。
崎岖栈道动摇摇,矮石支撑同贔屭。
忽窥万仞黑无底,下有龙渊七十二。
攀扪步步足难移。

271 《园中即事》 宋·朱翌

出山道士在家僧,晚诵儒书早佛经。
灰尽此心犹木偶,扫除往事送刍灵。
花边过客蜂旁午,溪上良时鹭适丁。
一到菊坡分品目,玉盘盂可次金铃。

272 《杏坛坊》 宋·王珪

几年文字齿将刓,驷马今游一驻鞍。
自笑不如虎贲士,翻令捉臂笑儒冠。

273 《次韵和厚卿答微之》 宋·韩维

秉节当官号直清,非招不往为虞旌。
书闻玉座光儒效,任久琳宫长道情。
老纵笔锋尤壮健,醉评花艳益精明。
吾人岂是蓬蒿士,默默拘挛过一生。

274 《又和馆西迎驾》 宋·韩维

宫树烟开敞禁扉,儒冠罗立望天威。
霜清广殿鸣鞘肃,日上觚棱翠盖飞。
玉勒帊鞍经在御,锦衣腰剑士成围。
暂来直舍支颐坐,却听箫韶辇路归。

275 《杂兴三首》 宋·郑獬

秦皇按长剑,杀人如刈草。
何独李斯辈,竟以丞相老。
汉元服儒衣,收谏如蓄宝。
何独萧望之,诛鉏恨不早。

276 《赠李熊先辈二首》 宋·强至

诏书一日至,多士竞轩眉。
独有儒林杰,方缠风树悲。
饥肠惟饱学,正口绝柔辞。
从古器大者,於中成就迟。

277 《北京判府司徒侍中生日三十四韵》 宋·强至

仁祖龙飞榜,宗工凤举春。
争先欣得隽,直上欲惊人。
终贾年方妙,轲雄学已醇。
纡朱光半刺,垂白慰偏亲。

278 《闻参政王侍郎令子著作登第复除崇文校书》 宋·强至

宫壶移刻对延英,文帝从容问贾生。
儒馆旋承恩诏入,士林尤说御批荣。
丹山凤出宁无种,沧海鹏抟遂有程。
渐待青毡归旧物,区区羲献漫家声。

279 《次韵德美碧感旧之什且约胡广仲伯逢季丘来会》 宋·张栻

相逢倾盖地,回首叹川上。
士穷不足怪,但喜气愈王。
凛然岁寒姿,儒林有龙象。
栖迟似隐君,矍铄真诗将。

280 《次韵余司理》 宋·陈造

名分必我辈,那容狥多可。
势由服劳屈,享以綦贵夥。
积水须固防,易溢不难破。
劝沮自有机,惩一警千个。

* 关于儒士的诗词 描写儒士的诗词 带有儒士的诗词 包含儒士的古诗词[宋代](47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