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其源的诗词[宋代](384首)

101 《林景云令祖夫妻随其子各居同日葬》 宋·薛嵎

真诰岩前旧筑居,夫妻双化是仙期。
至今耕陇桑麻地,全似桃源晋宋时。
窀穸同晨符吉卜,亲朋分夜别灵帷。
诗书孙子名方盛,锦诰重因日未迟。

102 《和人游嵩山十二题其一·公路涧》 宋·范仲淹

嵩高发灵源,北望洛阳注。
清流引河汉,白气横云雾。
英雄惜此地,百万曾相距。
近代无战争,常人自来去。

103 《桃源行送张颉仲举归武陵》 宋·王令

山环环兮相围,溪乱乱兮涟漪。
花漫漫兮不极,路缭缭兮安之。
弃舟步岸兮欲进复疑,山平阜断兮忽得平原巨泽,莽不知其东西。

104 《泝行回溪三十里入婺源县界》 宋·方回

军马所不到,大山夹长谷。
千载几离乱,不知有杀戮。
鸡犬何晏然,未羡鄠杜曲。
连林望不极,春晚蓊以绿。

105 《观书有感二首·其一》 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那 通:哪)

古诗三百首初中古诗写景读书哲理

106 《蝶恋花》 宋·赵令

援可逾。
既望之夕,张因梯树而逾焉。
达于西厢则户半开矣。
无几红娘复来,连曰:至矣,至矣。

励志

107 《蝶恋花》 宋·赵令

张亦有所娶。
适经其所居,乃因其夫言于崔,以外兄见。
夫已诺之,而崔终不为出。
张怨念之诚,动于颜色。

吊古伤今爱国抱负

108 《望江南》 宋·张继先

四通九达,青玉交辉。
天作高山,地灵若此。
常相谓曰:身处真人之墟,而不知也。
登戏珠峰,以见虎蹲龙蹑,远壁遥岑,皆在其下。

109 《临江仙》 宋·赵长卿

元约三年。
文卿不忍舍主,厥母不容与议,坚索之去。
今失于一农夫,常常寄声,或片纸数字问讯。
仙源有感,遂和其韵

写人闲适

110 《风流子》 宋·史达祖

飞琼神仙客,因游戏、误落古桃源。
藉吟笺赋笔,试融春恨,舞裙歌扇,聊应尘缘。
遣人怨,乱云天一角,弱水路三千。
还因秀句,意流江外,便随轻梦,身堕愁边。

111 《念奴娇(题临湖阁·阁在东阳,向巨源所创,洪容斋作记,旧赘漕幕居其下)》 宋·王义山

南昌奇观,最东湖、好景重重叠叠。
谁瞰湖光新佳阁,横挹翠峰嶻辥。
十里芙蓉,海神捧出,一镜何明彻。
鸢鱼飞跃,活机触处泼泼。

112 《瑶池月(云山行)》 宋·黄裳

紫元翁一日公馀,危坐寂寥。
幽怀逸思,偶往云山烟波之间,想见其为乐也,因作云山、烟波二行,歌之以瑶池月。
精严禅老请刻之石,乃书以遗之。
微尘濯尽,栖真处、群山排在云汉。

113 《瑶池月(云山行)》 宋·黄裳

紫元翁一日公馀,危坐寂寥。
幽怀逸思,偶往云山烟波之间,想见其为乐也,因作云山、烟波二行,歌之以瑶池月。
精严禅老请刻之石,乃书以遗之。
微尘濯尽,栖真处、群山排在云汉。

114 《读书》 宋·杨万里

读书不厌勤,勤甚倦且昏。
不如卷书坐,人书两忘言。
兴来忽开卷,径到百圣源。
说悟本无悟,谈玄初未玄。
当其会心处,只有一欣然。
此乐谁为者,非我亦非天。
自笑终未是,拨书枕头眠。

115 《忆山送人》 宋·苏洵

少年喜奇迹,落拓鞍马间。
纵目视天下,爱此宇宙宽。
山川看不厌,浩然遂忘还。
岷峨最先见,晴光厌西川。

116 《监造御茶有所争执》 宋·徐玑

森森壑源山,注注壑源溪。
修修桐树林,下荫茶树低。
桐风日夜吟,桐雨洒霏霏。
千业高一青,一业千万枝。

117 《论俗十二首》 宋·刘子翚

扇马严内仗,貂珰侍宸阍。
哀哉里闾间。
刀阉逮鸡豚。
放麑识忠荩,毋卵著格言。
矧利肥甘躯,绝其孳息源。
难销爱欲心,物物天性存。
逆情气必戾,顺化生乃蕃。
谁开口腹谋,无乃伤仁恩。

118 《上后乐刘先生左史十首用襄阳诗两句行藏坚晚》 宋·程公许

前溪文续国,东溪学草玄。
补处自天授,绝韦待谁编。
渊源后溪水,脉络千载传。
兹事端不朽,松石同其坚。

119 《挽蔡久轩》 宋·吴势卿

道学相承祖子孙,诸儒谁得似渊源。
铜川而上谁家世,程氏之门止弟昆。
后世定知尊所学,当时未尽用其言。
四书功用弥天地,惜不推行半鲁论。

120 《和周凤隐止酒韵》 宋·柴元彪

邃古奠堪舆,狉狉群鹿豕。
由蒙以至需,生人饮食始。
世值勋华初,人文日以起。
民用非酒醴,无以供祭祀。

* 关于其源的诗词 描写其源的诗词 带有其源的诗词 包含其源的古诗词[宋代](384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