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冷色的诗词[宋代](709首)

101 《满江红(自鹿田山桥袓)》 宋·韩元吉

寂寞山城,春已半、好花都折。
无奈向、阴晴不定,冷烟寒食。
莫问花残风又雨,且须烂醉酬春色。
叹使君、华发又重来,人应识。

102 《卜算子(咏梅)》 宋·朱淑真

竹里一枝斜,映带林逾静。
雨后清奇画不成,浅水横疏影。
吹彻小单于,心事思重省。
拂拂风前度暗香,月色侵花冷。

103 《谒金门》 宋·李流谦

空伫立。
又是冷烟寒食。
开尽荼_都一色。
东风吹更白。
我是纶竿倦客。
道上行人不识。
著取蓑衣拈短笛。
沙鸥应认得。

104 《玉女摇仙佩》 宋·朱雍

灰飞嶰谷,佩解江干,庾岭寒轻梅瘦。
水面吞蟾,山光暗斗。
物色盈枝依旧。
凭暖危阑久。

105 《使牛子》 宋·曹冠

晚天雨霁横雌霓。
帘卷一轩月色。
纹簟坐苔茵,乘兴高歌饮琼液。
翠瓜冷浸冰壶碧。
茶罢风生两腋。
四座沸欢声,喜我投壶全中的。

106 《念奴娇(次刘周翰韵)》 宋·姚述尧

山城秋早,听画角吟风,晓来声咽。
梦断华胥人乍起,冷浸一天霜月。
灏气参横,尘埃洗尽,玉管濡冰雪。
兴来吟咏,灵均谁谓今绝。

写雪盼春感叹

107 《念奴娇(癸已重九,同陈汉卿、张叔信、王任道登金石台作)》 宋·管鉴

登高作赋,叹老来笔力,都非年少。
古观重游秋色里,冷怯西风吹帽。
千里江山,一时人物,迥出尘埃表。
危阑同凭,皎然玉树相照。

108 《念奴娇》 宋·范成大

双峰叠障,过天风海雨,无边空碧。
月姊年年应好在,玉阙琼宫愁寂。
谁唤痴云,一杯未尽,夜气寒无色。
碧城凝望,高楼缥缈西北。

109 《水调歌头(中秋饮南楼呈范宣抚)》 宋·王质

细数十年梦,十处过中秋。
今年清梦,还在黄鹤旧楼头。
老子个中不浅,此会天教重见,今古一南楼。
星汉淡无色,玉锦倚空浮。

110 《减字木兰花(预作菊词,俾歌之,至时以侑酒)》 宋·李处全

今年菊早。
想到重阳花正好。
玉冷金寒。
全似东篱挹露看。
色庄香重。
直与梅花堪伯仲。
待唤渊明。
三友相从盖为倾。

111 《相见欢(见月闻笛八月五夜)》 宋·李处全

新凉襟袂冷然。
乍晴天。
风送谁家羌管、月便娟。
云散尽,秋空碧,玉色悬。
洗耳时听三弄、等团圆。

112 《减字木兰花(预作菊词,俾歌之,至时以侑酒)》 宋·李处全

今年菊早。
想到重阳花正好。
玉冷金寒。
全似东篱挹露看。
色庄香重。
直与梅花堪伯仲。
待唤渊明。
三友相从盖为倾。

113 《相见欢(见月闻笛八月五夜)》 宋·李处全

新凉襟袂冷然。
乍晴天。
风送谁家羌管、月便娟。
云散尽,秋空碧,玉色悬。
洗耳时听三弄、等团圆。

114 《水调歌头(秋日登浮远堂作)》 宋·丘崈

一叶下林表,秋色满蘅皋。
江风吹雨初过,天宇一何高。
蜡屐径来堂上,倚杖_然长啸,万里看云涛。
逸兴浩无际,安得驾灵鳌。

115 《念奴娇(梅影)》 宋·赵长卿

银蟾光满,弄余辉、冷浸江梅无力。
缓引柔条浮素蕊,横在闲窗虚壁。
染纸挥毫,粉涂墨晕,不似今端的。
天然造化,别是一般,清瘦踪迹。

116 《满庭芳(对景)》 宋·赵长卿

红藕洲塘,黄葵庭院,渚风时动清_。
素纨轻_,凉色爽征衣。
一一光阴日月,关情处、前事难期。
空凝思,临鸾有恨,谁与画新眉。

宋词三百首纪游想象抒怀

117 《品令(秋日感怀)》 宋·赵长卿

情难托。
离愁重、悄愁没处安著。
那堪更、一叶知秋后,天色儿、渐冷落。
马上征衫频_泪,一半斑斑却。
别来为、思忆叮咛话,空赢得、瘦如削。

118 《似娘儿(残秋)》 宋·赵长卿

橘绿与橙黄。
近小春、已过重阳。
晚来一霎霏微雨,单衣渐觉,西风冷也,无限情伤。
孤馆最凄凉。
天色儿、苦恁凄惶。
离愁一枕灯残后,睡来不是,行行坐坐,月在回廊。

游春写花写景

119 《浣溪沙(早秋)》 宋·赵长卿

雨滴梧桐点点愁。
冷催秋色上帘钩。
蛩声何事早知秋。
一夜凉风惊去燕,满川晴涨漾轻鸥。
怀人千里思悠悠。

120 《满庭芳(十月念六日大雪,作此呈社人·冬景)》 宋·赵长卿

晚色沈沈,雨声寂寞,夜寒初冻云头。
晓来阶砌,一捻冷光浮。
目断江天霭霭,低迷映、绿竹修修。
多才客,高吟柳絮,还更上层楼。

* 关于冷色的诗词 描写冷色的诗词 带有冷色的诗词 包含冷色的古诗词[宋代](709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