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判的诗词[宋代](952首)

181 《送张官归巴州》 宋·王翥

回首三巴曲,平生万里桥。
衣冠无赖客,花月可怜宵。

182 《续和签太博游海云》 宋·吴中复

海云摸石近东城,莽苍春郊去路平。
绕寺溪光照金络,夹堤柳色混青旌。
榴花新酿盈樽渌,玉柄高谈照座清。
上客西州胜京口,给鲜牛炙旋供烹。

183 《题金粟寺庵和通军府周寿韵》 宋·徐嘉言

招提敞山岩,新庵隐岩麓。
石沼引清流,风漪皱文轂。
晴晖满虚室,一水含自足。
心明身宴闲,境寂谁寻逐。
寒林带月行,夜榻和云宿。
若欲问西来,一斋饱自足。

184 词》 宋·徐明叔

科笋如刳佛面皮,科灯如点佛膏脂。
重科叠科何时了,奉劝诸官发大悲。

185 《依韵攀和通员外题金观之作》 宋·杨克让

冲虚脱屣世绵绵,胜地人来尚凛然。
不见彩云迎皓鹤,空留怪石漱清泉。
侵阶蔓草迷香迳,偃盖寒松杂暮烟。
静化信从无妄得,堪思汉武亦神仙。

186 幸粹求免税丁》 宋·郢州太守

松垣笔力破苍溟,欲援任涛免税丁。
一段风流好公案,锦江重写入图经。

187 《四景诗和孙佥颖叔韵·禅院风荷》 宋·赵时远

荷风细细晚生凉,暑气絪緼入座香。
饮尽碧筒人笑语,花边惊起睡鸳鸯。

188 《四景诗和孙佥颖叔韵·荻塘柳影》 宋·赵时远

午天云淡日迟迟,水面长条带影垂。
不是纤腰浑不定,自缘无力受风吹。

189 《四景诗和孙佥颖叔韵·平湖秋月》 宋·赵时远

楼台两岸枕长流,落日行人竞檥舟。
清夜湖光平似镜,冰轮冷浸玉壶秋。

190 《四景诗和孙佥颖叔韵·仙矶晴雪》 宋·赵时远

敛尽同云放日晖,寒光凛凛透重衣。
扁舟清晓寻溪转,仿佛王猷访戴归。

191 《到州有感呈通》 宋·周洙

白云深处双轮过,红旆丛中五马来。
父子华颠忻会聚,簪裾青眼喜游陪。
趋庭日有朱衣戏,从此无心诧老莱。

192 《送运朱朝奉入蜀七首》 宋·苏轼

蔼蔼青城云,娟娟峨眉月。
随我西北来,照我光不灭。
我在尘土中,白云呼我归。
我游江湖上,明月湿我衣。

193 《座上复借韵送岢岚军通叶朝奉》 宋·苏轼

云间踏白看缠旗,莫忘西湖把酒时。
梦里吴山连越峤,樽前羌妇杂胡儿。
夕烽过后人初醉,春雁来时雪未滋。
为问従军真乐否,书来粗遣故人知。

194 《新茶送签程朝奉以馈其母有诗相谢次韵答之》 宋·苏轼

缝衣付与溧阳尉,舍肉怀归颍谷封。
闻道平反供一笑,会须难老待千钟。
火燧试焙分新胯,雪里头纲辍赐龙。
従此升堂是兄弟,一瓯林下记相逢。

195 《送任伋通黄州兼寄其兄孜》 宋·苏轼

吾州之豪任公子,少年盛壮日千里。
无媒自进谁识之,有才不用今老矣。
别来十年学不厌,读破万卷诗愈美。
黄州小郡隔溪谷,茅屋数家依竹苇。

196 《送曾仲锡通如京师》 宋·苏轼

边城岁暮多风雪,强压春醪与君别。
玉帐夜谈霜月苦,铁骑晓出冰河裂。
断蓬飞叶卷黄沙,只有千林{髟蒙}松花。
应为王孙朝上国,珠幢玉节与排衙。

197 《次韵曹子方运雪中同游西湖》 宋·苏轼

词源灩灩波头展,清唱一声岩谷满。
未容雪积句先高,岂独湖开心自远。
云山已作歌眉浅,山下碧流清似眼。
樽前侑酒只新诗,何异书鱼餐蠹简。

198 《次京师韵送表弟程懿叔赴夔州运》 宋·苏轼

与子甥舅氏,摧颓各苍颜。
并为东诸侯,长此佳江山。
寒松无时花,安得插髻鬟。
惟将老不死,一笑荣枯间。

199 《送运朱朝奉入蜀》 宋·苏轼

霭霭青城云,娟娟峨嵋月。
随我西北来,照我光不灭。
我在尘土中,白云呼我归。
我游江湖上,明月湿我衣。

200 《送程之邵签赴阙》 宋·苏轼

夜光不自献,天骥良难知。
从来一狐腋,或出五羖皮。
贤哉江东守,收此幕中奇。
无华岂易识,既得不自随。

* 关于判的诗词 描写判的诗词 带有判的诗词 包含判的古诗词[宋代](95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