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到底的诗词(1035首)

961 《泛洞庭》 宋·赵汝鐩

解维武陵岸,江肥雨新止。
兼程趋洞庭,势疾建瓴比。
银光吞上下,莫辨天与水。
我乃航其间,滉瀁藉一苇。

962 《闻舟中笛》 宋·赵汝鐩

横笛秋篷底,衔山夕照残。
孤音起水面,余韵到云端。
吹怨芦声惨,含凄雁影寒。
有人江阁上,斂翠凭栏干。

963 《仙湖歌》 宋·赵汝鐩

湖之绿兮如蓝,湖之明兮如镜。
蓝染晴空晚色鲜,镜照天宇秋毫净。
乾坤两间共开避,鱼鸟四时自飞泳。
炎州著脚苦蒸郁,对此恍入清凉境。

964 《和谭学士见寄》 宋·刘黻

大道久磔裂,啾啾夸毗子。
彷佛皮毛鲜,孰探古人髓。
我亦坐兹疾,默阒照非是。
束身云瘴乡,凡论悉掩耳。

965 《萤》 宋·王镃

竹风吹动草根尘,熠熠高底自照身。
每夜囊盛光到晓,书斋送舆少灯人。

966 《立春郊行次唐玉潜》 宋·林景熙

道人清事饭溪蔬,无酒闲愁已破除。
五夜雪声梅角底,一春烟景竹筇初。
园林芳信醒愁蝶,田野丰年入梦鱼。
冰下流泉清老耳,东风先已到郊居。

967 《听蝉曲》 明·张羽

黄莺紫燕寂无喧,新声最好是闻蝉。
栖烟初噪如喧籥,吸露才停似断弦。
乍向风前闻杳袅,营营嘈嘈鸣不了。
断续能牵客梦长,凄凉解动羁愁早。

968 《画》 明·张羽

疏散元非用世才,日高林户尚慵开。
为怜湖上青山好,行到冬青树底来。

969 《小游仙(四首)》 明·张羽

晞发扶桑露气新,三花树底坐调笙。
到门解说长生理,只有茅家好弟兄。

970 《学士柏》 明·李东阳

翰林后堂有二柏,竹岩柯先生所种也。
东阳承诏受业,今三十年,柏已郁然,而先生弃诸生久矣

间出题课诸吉士,弋阳汪俊抑之有‘一日百匝行树底’之

971 《厓山大忠祠(二首)》 明·李东阳

国亡不废君臣义,莫道祥兴是靖康。
奔走耻随燕道路,死生惟着宋冠裳。
天南星斗空沦落,水底鱼龙欲奋扬。
此恨到今犹不极,厓山东下海茫茫。
¤

972 《卧龙潭》 宋·孔武仲

已登卧龙庵,更看卧龙瀑。
来从不尽山,奔入无底谷。
谷中鸣百雷,林外漱寒玉。
雄豪与清泚,上下相接续。

973 《王有之见和复用韵二首》 宋·陈棣

小雨冥冥暗市楼,无聊一日似三秋。
穷愁顾我堆千斛,健笔期君回万牛。
语怪未应书咄咄,身閒底用赋休休。
晓来春到西窗外,唤梦一声黄栗留。

974 《又次韵冯文度春晚二首》 宋·陈棣

春到穷檐分外和,典衣日日饮无何。
未陪蜡屐寻幽栾,已觉诗囊得句多。
颇喜醉乡无畔岸,从教平地有风波。
脱巾露顶君休问,倦客尘冠底用峨。

975 《偶书》 宋·陈棣

诗魔大抵解穷人,到得人穷句益新。
笔下自惭无好语,眼前底事最清贫。
草玄天禄书窗冷,涤器临邛酒市春。
自古才高多命薄,区区何必论钱神。

976 《武冈向权叔家有陈魏祠堂合祀简斋鹤山惟两公》 宋·陈杰

简斋以诗冠两都,鹤山以文擅江东。
兹溪僻在万山底,辽绝安能来两公。
或撞天关忤九虎,或走穷海随六龙。
畏途迂车一笑粲,远谪信杖双音跫。

977 《谢王丞饷临漳火山绿笋》 宋·陈宓

抚民无术知何补,空负家山几度秋。
岂有甘凉来可口,但知朱墨苦埋头。
近城好景频须到,适意新诗底用搜。
从此若逢休暇日,定应闭户辖深投。

978 《和柯东海潘瓜山游南园韵》 宋·陈宓

下帷窥圃事多违,到得南园已夕晖。
松竹不忙无世态,柳梅相逐见天机。
仆便萧散朝犹睡,鹤惯羁孤晚自归。
如此得闲堪自适,底须危处始知几。

979 《毛诗·甘棠》 宋·陈普

一时决讼憩棠阴,底事南人惜到今。
德化及人仍及树,止缘当日本根深。

980 《张骞乘槎图》 宋·戴表元

数尺苦槎底易骑,海风吹浪白瀰瀰。
如今市上君平少,曾到天河也不知。

* 关于到底的诗词 描写到底的诗词 带有到底的诗词 包含到底的古诗词(103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