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势方的诗词[宋代](419首)

301 《跋曾玉堂训子十诗》 宋·李曾伯

玉堂义方训十字,衍而六百十六言。
一门翁季自师友,尽出学问之根源。
彼援遗书诫敦严,暨昶以义名沉浑。
争如此作旨哉味,足使闻者推而尊。

302 《仲宣楼落成和吴深源制参韵》 宋·李曾伯

巍楼耸立千仞壁,熊楚奇观此其一。
苍龙夭矫出一头,下瞰七泽乾坤浮。
平远献状呈几席,气势弹压东西州。
仲宣襟抱六合隘,生阅曹刘几成败。

303 《和野渡为青溪赋》 宋·卫宗武

好士不论亲与疏,绝甘分少宁求余。
孔程一见便倾盖,懽如故旧其非欤。
世多奇俊无南北,平昔可曾致佳客。
吾乡良友无出君,二仲之交犹欠一。

304 《和新篁韵》 宋·卫宗武

竹君清绝润於玉,谱牒出自淇之澳。
移根分种置吾庐,才隔樊墙即家塾。
塾之所有无非书,师友摛文剪其芜。
此君儿郎趣亦雅,骈头相过纷铺舒。

305 《次韵邑宰徐何慊出示所作五首》 宋·陈著

锦制丈高底怕伤,手挥烦势坐清凉。
豁闻心上平明镜,看破人间戏散场。
县里方将客醉白,台端只怕趣催黄。
梅花本是酸寒物,终累他年铁石肠。

306 《题鬼字轴》 宋·姚勉

玉衡杓建天之纲,枕参魁耀森寒芒。
总提众星环侍傍,仰望熠熠开神光。
有美俊容分天章,收入翰墨何淋浪,一笔三丈超寻常,字势直作蛟龙骧。

307 《青莲寺避暑》 宋·胡仲弓

尽日畏炎夏,随缘到上方。
此心无势恼,何地不清凉。
款话移禅榻,高眠背夕阳。
衣巾并枕簟,长带佛炉香。

308 《游金山寺呈茂老》 宋·蒲寿宬

长江气势何雄雄,波心幻出青莲宫。
江流万古浮不去,疑有根蒂谁能穷。
遡流远见一培塿,传闻壮观疑谈空。
风帆渐迫惊诡异,金碧还绕深蒙茸。

309 《送刘童子试艺天京》 宋·蒲寿宬

硗硗头角出群玉,炯炯瞳人剪秋漪。
神光理作照书月,一览千古无复遗。
殊科自可献上国,况能文艺超等夷。
河洛图书识蕴奥,更明爻象通神蓍。

310 《泊雷江口》 宋·黎廷瑞

解缆风雨息,傍晚复大吼。
浪如雪山来,船作骑马走。
鱼龙欲作势,问予惊怖否。
那么狂书生,有胆大如斗。

311 《碧蝉儿花》 宋·董嗣杲

翠蛾遗种吐纖蕤,不逐西风曳别枝。
翅翅展青无体势,心心埋白有须眉。
偎篱冷吐根苗处,傍路凉资雨露时。
分外一般天水色,此方独许染家知。

312 《甲戌八月初九夜武康山中洪水骤发越十日漕司》 宋·董嗣杲

甲戌缠国哀,时属秋八月。
近辅馀英山,洪水中夜发。
狼藉彻旬雨,拔地殊飘忽。
滔天肆奔迸,变幻起崷崒。

313 《新晴出溪上因访王伯明詹望之》 宋·王炎

萍转滞岩邑,简出而深居。
儿辈不自量,妄意游璧池。
日占乌鹊喜,不寄黄犬书。
积雨蒸溽暑,客思郁不舒。

314 《大水行》 宋·王炎

屯云墨色日将暮,晦明挥霍雨如注。
水声夜半摇匡床,平旦出门吁可畏。
盘涡溔瀁吞边旁,悍流汹涌行中央。
日中雨复绠縻下,沟塍水跃皆浑黄。

315 《贺景高新居》 宋·王炎

百楹夏屋势渠渠,气象岿然压里闾。
庭下紫荆方秀茂,阶前玉树亦扶疏。
门容驷马于公宅,客佩金鱼吏部庐。
莫使乌衣文彩减,诸郎勤读五车书。

316 《福岩寺》 宋·项安世

三日行东山,今朝度西岭。
山前福岩寺,高下得要领。
下通赤帝庙,上彻祝融顶。
回环生气势,开辟见光景。

317 《赋运使张大监道州石山以张诗平地风澜险于水》 宋·项安世

枚回洲边春水生,日光照縠波文平。
绣衣使者何世上,彩舟唤客论交情。
平生择交不择利,俗子纷纷卧之地。
少年所识惟石君,晚岁相从不相弃。

318 《燎蚊》 宋·项安世

欲昏疑雾合,未暗已雷鸣。
驱逐无长策,纷纭剧乱兵。
昼潜如设伏,夜啸若先声。
喙惨戈予利,身微坌壒轻。

319 《再作》 宋·项安世

遇物无汙洁,经林失盛衰。
坐令砖似玉,立见发如肌。
鸟化瑶池鹤,騅成石阙狮。
倾都陈鹭翿,连野猎麑皮。

320 《贺师垣赐御书一德格天之阁牌并镀金器皿青罗》 宋·张嵲

重屋雕甍势欲翩,睿题藻翰揭中天。
只缘吉德存方寸,廼尔丛霄格大圆。
传自孔门皆一道,稽诸说命合三篇。
中兴如问君臣美,万世昭时六字传。

* 关于势方的诗词 描写势方的诗词 带有势方的诗词 包含势方的古诗词[宋代](419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