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升高的诗词(835首)

41 《古风?此秦观诗?》 宋·苏轼

精神洞元化,白日升高旻。
俯仰凌倒景,龙行逸如神。
半道过紫府,弭节聊逡巡。
金床设宝几,璀璨明月珍。

42 《精思》 宋·秦观

精思洞元化,白日升高旻。
俯仰凌倒景,龙行速如神。
半道过紫府,弭节聊逡巡。
金床设宝几,璀璨明月珍。

43 《还吴长文舍人诗卷》 宋·梅尧臣

松液化茯苓,又因为琥珀。
遇物必得形,毛发曾不隔。
君子亦豹变,其文蔚可觌。
今者逢吴侯,满腹贮经籍。

44 《送蔓曼卿锁厅赴举》 宋·梅尧臣

旧果岂非好,截树接新枝。
欲变明年花,曾不根本移。
屈彼自然性,曰兹山木卑。
子才实艳富,久为人所推。
固当升高科,我送作此诗。

45 《题吕广文春秋易传大圭》 宋·刘克庄

砾裂扫空凡例说,精微勘破后先天。
遥知长麈升高座,惜未巍冠列细毡。
秦火安能燔六籍,汉儒浪自费三年。
自惭不是韩宣子,获见春秋易象全。

46 《代书寄剑州普安令周士彦屯田》 宋·邵雍

作官休用叹奚为,未有升高不自卑。
君子屈伸方为道,吾儒进退贵从宜。
即今彭泽归何地,他日东门去未迟。
痛恨伊嵩景无限,一名佳处重求资。

47 《次韵李粹伯登镇江粹厅览亭》 宋·曾协

酒余共逍遥,散步升高冈。
万物困霜雪,岁晏俱老苍。
江山一临眺,志欲凌八荒。
青霞傥见分,谁能束冠裳。

48 《观八阵图说》 宋·岳珂

八阵初兴黄帝时,貙刘在汉纪乘之。
流形龙虎随雷雨,定位鸟蛇分坎离。
地以云升高复下,天从风别正之奇。
自然至理开成象,一气未应虚艮维。

49 《重阳雨与汤叔巽诸公斋亭小集》 宋·黎廷瑞

初余抚奇节,赏事弥穿峦。
幽跻几屐换,豪饮百榼乾。
讵知中年至,况复行路难。
林谷深且窈,岩岫绕复攒。

50 《钱塘别吴长文司理》 宋·裘万顷

同心而异乡,既见复轻别。
岂终无会期,南北渺难必。
邮亭君与我,强饭再三说。
此意非不领,欲话声已咽。

51 《乍晴》 宋·赵汝鐩

日色今朝稳,园林二月中。
池塘展晴绿,桃杏斗春红。
犯险升高径,扶衰藉小童。
黄鹂怕人见,飞过野桥东。

52 《书于位斋自戒并示诸子》 宋·杜范

晦以昭明德,怯以成勇功。
用拙巧莫尚,持静动攸宗。
惟柔养真刚自下升高崇。
虚可使实积,

53 《五月九日甲子至月望庚午大雨水不已十首》 宋·方回

西湖湖外水,汹涌入城流。
比户升高阁,通衢塞大舟。
学泅儿辈喜,绝爨老夫忧。
会见蹄涔涸,鱼虾悔浪游。

54 《上南行十二首》 宋·方回

历险极可畏,升高宜少休。
岭水东西分,终亦归同流。
臧获相尔汝,借灶燃枯槱。
五里一酌酒,聊以娱兹游。

55 《偈颂一百零四首》 宋·释绍昙

合水和泥,打成一片。
脱却胚腪,重加煅炼。
渗漏全无盖覆人,平地升高乘快便。
若非众手力扶持,心印蒙尘,光难发现。
美则美矣,只如古人道,明堂瓦插檐。

56 《十二时歌》 宋·释印肃

夜半子,万事无心谁到此。
一毛头上了遍圆,永劫不遭邪魅使。
升高台,挝大鼓,努目摇头如老虎。
猪羊咬尽更伤人,自己不真长劫苦。

57 《续十虫吟9》 宋·舒岳祥

虫有报雨蛙,竹树能攀援。
青褐随所处,肤如凝脂鲜。
长颈而方颔,顾盼升高颠。
久晴初得雨,清声满林园。

58 《江上送超宗弟游海门》 明·程嘉燧

人生良会难再遇,常将骨肉等行路。
昔居山中无世情,汝未胜冠余未娶。
谁知衣食旋相驱,坐令流落那能顾。
频冬岭北厌冰雪,长岁江东足烟雾。

59 《人日登高》 唐·乔侃

仆本多悲者,年来不悟春。
登高一游目,始觉柳条新。
杜陵犹识汉,桃源不辨秦。
暂若升云雾,还似出嚣尘。
赖得烟霞气,淹留攀桂人。

60 《饯唐州高使君赴任》 唐·马怀素

外牧资贤守,斯人奉帝俞。
淮南膺建隼,渭北暂分符。
坐叹烟波隔,行嗟物候殊。
何年升美课,回首北城隅。

唐诗三百首抒怀

* 关于升高的诗词 描写升高的诗词 带有升高的诗词 包含升高的古诗词(83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