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半斜的诗词[明代](82首)

61 《潇湘八景画·潇湘夜雨》 明·朱瞻基

浓云如墨黯江树,九疑山迷天色暮。
苍松岩下客维舟,鱼龙鼓舞飞烟雾。
但见长空风雨来,势与云梦相周回。
三湘淋漓泻银竹,七泽汹涌翻春雷。

62 《惜春》 明·高启

春过一半未能知,此后还愁不肯迟。
斜日浮云楼上醉,更无言语嗅花枝。

63 《陈氏秋容轩》 明·高启

西郊莽迢递,川树凝烟景。
雨过落红蕖,斜阳半江冷。
蝉鸣山欲暗,雁去天逾永。
孤客对萧条,应知镜中影。

64 《戏婴图》 明·高启

芍药风栏侧,梧桐露井傍。
娇婴争晚戏,少妇斗春妆。
共诧珠生蚌,还怜玉产冈。
半披文锦褓,斜佩紫罗囊。

65 《寄题张著作菁山隐居》 明·高启

霞映青山似赤城,归栖闻已谢时名。
半湖残雨收虹影,几树斜阳带鸟声。
竹下逢僧投杖揖,萝间候客抱琴行。
平生应笑王夷甫,末路方言少宦情。

66 《观军装十咏·矛》 明·高启

画干似蛇长,谁论半段璟。
日斜亲斗罢,高宴卓沙场。

67 《吴僧日章讲师赴召修蒋山普度佛事既罢东归送》 明·高启

故乡未解识清容,却在金陵阙下逢。
中禁曾分斋钵饭,上方时叩讲筵钟。
一帆细雨迢迢浦,半塔斜阳霭霭峰。
相送师归忽多感,飞云亦恋旧依松。

68 《过闽关(二首)》 明·刘基

漠漠轻云结晚阴,依依斜日挂遥岑。
炊烟忽起桑榆上,散作鲛绡抹半林。

69 《菊花图》 明·唐寅

九日风高斗笠斜,篱头对酌酒频赊。
御袍采采扬妃醉,半夜扶归挹露华。

70 《登灵岩和韵周左丞伯温饶大参介之》 明·杨基

单舻集群英,席窄坐每盍。
烟横半掩寺,木落全见塔。
斜流出渠分,曲径转溪合。
村妆妍丑并,野话悲笑杂。

71 《二美人图》 明·杨基

半晌无言却敛眉,玉簪斜堕翠鬟欹。
相逢莫说伤心事,才入深宫自得知。

72 《秋晚东海寓舍》 明·袁凯

落叶寒蝉小巷深,枯藤斜日半墙阴。
读书稚子当轩坐,为客衰翁倚杖吟。
沧海未知终老计,白头难忘故园心。
弊裘零落余双袖,清泪年来似不禁。

73 《秦宫秋词拟李贺》 明·张羽

凉波翠湿南山影,露滴金人光炯炯。
君王夜半卷衣回,楼壁斜开蜀云冷。
西宫桂熟离离子,海童不归海尘起。
蟪蛄啼老不胜秋,小玉采香惜香死。
胭脂影破澄潭白,菱角尖尖怎堪摘。
鲜红皱绿来满船,楼前凉月光团团。

74 《刘尚质南楼题王舜耕山水图》 明·李东阳

溪声潺湲杂林壑,山势蜿蜒去还却。
浮云欲起未起时,半在溪头与山脚。
入空高鸟飞欲尽,背屋斜阳惨将落。
更无剩地与闲人,纵有红尘何处著。

75 《西山和许廷冕刘时雍汪时用三兵部韵(四首)》 明·李东阳

春流曲折去还来,细路萦回合更开。
花落幽人愁未到,日斜归鸟并相催。
祇园绀老双林树,古洞青缘半璧苔。
红袖碧笼俱寂寞,新诗读罢重怜才。
¤

76 《瓜洲东郭访王隐士同方平仲》 明·程嘉燧

安稳茅斋水郭东,沙围曲映绿杨中。
余寒出浦三春酒,片雨横江五月风。
远意几因高士发,清游难得故人同。
斜阳醉眼怜归路,野翠烟岚半彩虹。

77 《骊山老妓行(补唐天宝遗事,戏效白乐天作)》 明·孙蕡

秋风杨柳凋金缕,冷露芙蓉落芳渚。
寒香晚色何所如,骊山唐姬教坊女。
蛾眉淡扫山远碧,蝉鬓半抛云乱吐。
时妆无复新妖娆,曩态犹存旧娇妩。

78 《忆江南·歌起处》 明·王世贞

歌起处,斜日半江红。
柔绿篙添梅子雨,淡黄衫耐藕丝风。
家在五湖东。

婉约写景思乡

79 《紫陌行》 明·韩上桂

圣朝明日丽中天,汉代祥云接御烟。
百二关河开锦绣,三千龙虎护幽燕。
幽燕士女多婉娈,洛渭风尘同眷恋。
但学吹箫驾碧空,岂惜鸣銮买歌扇。

80 《长安古意》 明·周是修

长安二月三月时,千门万户春风吹。
绮构瑶台高照耀,香车宝马并驱驰。
驱驰照耀皆豪贵,九棘三槐夹三市。
鼎食钟鸣将相家,朱帘绣柱王侯第。

* 关于半斜的诗词 描写半斜的诗词 带有半斜的诗词 包含半斜的古诗词[明代](8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