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半照的诗词(1028首)

41 《咏潇湘八景各一首·渔村夕照》 宋·刘克庄

估客击征缆,渔家收钓筒。
何妨千嶂黑,犹作半江红。

42 《赠文照大师》 宋·杨亿

读遍龙宫七佛书,一尘无念得衣珠。
金园讲席天花满,沙界禅心水月弧。
拥衲夜霜凝屋瓦,闭关春雨长庭芜。
公卿半是空门友,瓶锡因循寄上都。

43 《赠香严敷老慧照上人》 宋·韩维

胜地名蓝代有人,惟公传得国师真。
苍崖翠壁风流在,杰阁隆楼指顾新。
半死半生排俗世,一颦一笑是家珍。
欲知闻法诸天喜,庭下于今有瑞筠。

44 《放船先寄普照老夷白》 宋·吴则礼

楷楼澹沲冬日斜,半世三钟并五车。
处处变禅作居士,年年行脚见僧伽。
偶然摩腹船鸣鼓,聊复捐书雁聚沙。
先遣毛锥交说似,即今镜里有霜华。

45 《吊无为照老三首》 宋·李流谦

弹指超然一念初,从儒从佛两遽庐。
十年向走半天下,万卷不称行秘书。
故自高怀嫌入俗,不妨儿辈共憎渠。
临行半偈如何道,裂转虚空最起予。

46 《吊无为照老三首》 宋·李流谦

六尺岩岩铁石姿,可怜一病不支持。
荒榛半垅独归处,暝霭数峰无见时。
未割尘缘聊洒涕,欲寻陈迹但哦诗。
萧萧秋雨山中夜,负他他年对榻期。

47 《夜半见月》 宋·仇远

中夜月初上,照我东床明。
我心本无事,展转寐不成。
仰观乌鹊飞,俯听蛩螿鸣。
念适从何来,衣食非素营。
三年然后归,儿女各长成。
婚嫁愿早毕,吾其师向平。

48 《风入松 观灯下半开杏花》 元·王恽

一枝浓艳照华堂。
暖*贮春光。
写生莫羡徐熙笔,风流在、百子池傍。
点缀红妆玉颊,帘苫粉淡宫妆。

49 《半淞园坐雨伯夔重伯寿臣及儿子方恪同游》 近代·陈三立

百日重寻丑石存,芙蓉照水柳当门。
蝶招裙屐迷荒径,蜗篆亭台认断痕。
乱叶鸣空群籁合,晚江撼坐一襟尊。
秋堂对茗围寒雨,遗世魂依犊鼻裈。

50 《玉照堂观梅二十首》 宋·张镃

一笑林间说向春,宿缘三世岂无因。
半生忧患摧残损,却与梅花作主人。

51 《观旧写照有感》 宋·张镃

赵茂写我真,今朝喜重见。
相望十五载,容貌尽更变。
恰如逢故人,省认向时面。
自怜岁月去,亟若弦上箭。

52 《金台夕照》 明·李东阳

往事虚传郭隗宫,荒台半倚夕阳中。
回光寂寂千山敛,落影萧萧万树空。
飞鸟乱随天上下,归人竞指路西东。
黄金莫问招贤地,一代衣冠此会同。

53 《返照轩》 宋·释绍昙

灵根豁达绝纤尘,只贵回光见得亲。
日斜半窗梅弄影,客程犹有未归人。

54 《八月初十日夜露坐场圃新月半破前溪夜舂俯仰》 宋·舒岳祥

露圳堕清响,隔烟闻暝春。
夕岚那可拨,月照山重重。

55 《题萧照画卷》 宋·舒岳祥

远峰没空苍,近树森立壁。
丛篁郁长汀,茅茨露半脊。
归舟何处家,中流弄长笛。
或恐画师身,留此黯淡迹。

56 《次韵陈侍郎李察院潇湘八景图·渔村落照》 宋·喻良能

乱山深处水边村,小艇初归未掩门。
吹火煮鱼倾浊酒,半规斜日照黄昏。

57 《望雪》 唐·李世民

冻云宵遍岭,素雪晓凝华。
入牖千重碎,迎风一半斜。
不妆空散粉,无树独飘花。
萦空惭夕照,破彩谢晨霞。

写雪感慨

58 《横吹曲辞·关山月二首》 唐·戴叔伦

月出照关山,秋风人未还。
清光无远近,乡泪半书间。
一雁过连营,繁霜覆古城。
胡笳在何处,半夜起边声。

59 《相和歌辞·从军行》 唐·戎昱

昔从李都尉,双鞬照马蹄。
擒生黑山北,杀敌黄云西。
太白沉虏地,边草复萋萋。
归来邯郸市,百尺青楼梯。

60 《舞曲歌辞·白纻歌二首》 唐·王建

天河漫漫北斗粲,宫中乌啼知夜半。
新缝白纻舞衣成,来迟邀得吴王迎。
低鬟转面掩双袖,玉钗浮动秋风生。

* 关于半照的诗词 描写半照的诗词 带有半照的诗词 包含半照的古诗词(1028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