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半的诗词[宋代](288首)

121 《望西太乙宫四圣观为僧寺》 宋·方回

红墙旧粉墙新,泥塑金涂各有神。
僧道不须閒计较,等为和靖守坟人。

122 山》 宋·方回

力引豺狼噬九州,獾郎于世果何仇。
青苗法令初为崇,玉斧封疆已休。
绍圣南行多不返,靖康北狞欲谁尤。
儿时曾读前朝史,几夜寒灯见泪流。

123 《典秀山宅》 宋·方回

宅分僚友,门开别向西。
送书人未识,归舍犬犹疑。
老喜吟窝窄,廉从典价低。
余山兼剩沼,亦足杖吾藜。

124 《两邻家一主人郡姬歌饮至夜一母妻哭官检魇》 宋·方回

歌喉弦指粉红腮,群拥山翁醉玉颓。
政恐真欢犹是假,不如邻妇哭真哀。

125 《登秀山至而还有怀宾旸》 宋·方回

拥书终日汗如浆,试上崔嵬觅晚凉。
忽喜孤烟支拄杖,偶逢平石寘绳床。
十年世事头须白,六月江城草树苍。
莫尽山颠且山,待携诗友共清觞。

126 《今春苦雨初有春曾无十日晴之句去立夏无几》 宋·方回

今年草草过清明,春莫曾无十日晴。
担上牡丹犹许见,城中浑不识莺声。

127 《今春苦雨初有春曾无十日晴之句去立夏无几》 宋·方回

青梅未了已朱樱,春尽曾无十日晴。
稍欲出城问蚕麦,生愁城外杜鹃声。

128 《今春苦雨初有春曾无十日晴之句去立夏无几》 宋·方回

读书听雨过三更,定是明朝又不晴。
就枕未鼾饥鼠出,掀书舐砚上灯檠。

129 《以诗句咏梅·雪后园林才树》 宋·方蒙仲

只见漫天雪,元来亦有花。
两三花自好,树太多些。

130 《登上封山而雾大起叹而有作》 宋·彭龟年

忆昨雨霁投招提,五峰幻出如新沐。
僧言一月无此奇,正直由公感通速。
倾曦已没暝霭生,竚立危亭看不足。
遂扶晨策陵岖嵌,要识祝融真面目。

131 《夜观潮》 宋·钱时

月夜舟如天上坐,极目更无山一个。
海神夜忽出奇,雷鼓长驱雪山过。

132 《庵中有红山茶一株自腊月开至二月为蕊尚无》 宋·舒岳祥

山茶一株红胜烛,旋落旋开相陆续。
朱霞散射晓城里晴,熠熠林光映幽谷。
雪中鸳鸯此朱砂杯,道人无情还悦目。
端正浓妆不逞妖,处女頩然在幽独。

133 《八月初十日夜露坐场圃新月破前溪夜舂俯仰》 宋·舒岳祥

露圳堕清响,隔烟闻暝春。
夕岚那可拨,月照山重重。

134 《腊月初七日夜梦游山林间清甚赋诗就觉而忘》 宋·孙应时

杜门终岁少过从,一室萧然百念空。
纸上陈言皆妙用,胸中馀味有新功。
搘筇饱看千山月,欹枕间听万竅风。
粗饭浊醪能送日,苍颜白发任成翁。

135 《春》 宋·薛嵎

数风雨,水村增晓寒。
不辞蓑笠重,自觉起居安。
隔雾山疑失,占晴礎未乾。
可怜桃与李,无语受摧残。

136 《重阳已过月菊花方开二首》 宋·杨公远

过了重阳月余,菊花方见放东篱。
香清不减登山日,色好偏过泛酒进。
餐落英真成浪语,存荒径岂是虚辞。
生来宁耐风霜挫,晚节腾芳满世知。

137 山亭》 宋·于石

万叠岚光冷滴衣,清泉白石锁烟扉。
山落日樵相语,一迳寒松僧独归。
叶堕误惊幽鸟去,林空不碍断云飞。
层崖峭壁疑无路,忽有钟声出翠微。

138 《自常熟敲冰行舟日一夜仅十里》 宋·袁说友

到晓才通十里冰,颇怜黄帽叹征行。
篙不下风霜夜,一日之间水陆程。
无复稳时村路滑,不胜危处断桥倾。
驱驰原隰皇华事,筋力犹堪誓此生。

139 《和秋房题湖楼二首》 宋·朱继芳

四明仙客此楼居,毕竟西湖压鉴湖。
曾谓家童欺贺老,当如沙鹤认林逋。
蒲根钓水知深浅,柳外行人乍有无。
此景天公厌多取,只分一与吾徒。

140 死桐·重过阊门万事非》 宋·贺铸

重过阊门万事非。
同来何事不同归。
梧桐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晞。
旧栖新垅两依依。
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宋词三百首婉约悼亡典故思念

* 关于半的诗词 描写半的诗词 带有半的诗词 包含半的古诗词[宋代](288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