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南行的诗词[宋代](106首)

1 《山南行》 宋·陆游

我行山南已三日,如绳大路东西出。
平川沃野望不尽,麦陇青青桑郁郁。
地近函秦气俗豪,秋千蹴踘分朋曹;苜蓿连云马蹄健,杨柳夹道车声高。
古来历历兴亡处,举目山川尚如故;将军坛上冷云低,丞相祠前春日暮。

2 《昨日出城南行》 宋·释文珦

昨日出城南,战阵如云屯。
兵刃欲相接,杀气方腾掀。
黄尘塞天地,日月为之昏。
壮士仗忠义,不忘丧其元。

3 《城南行》 宋·刘攽

八月江湖秋水高,大堤夜坼声嘈嘈。
前村农家失几户,近郭扁舟屯百艘。
蛟龙婉蜒水禽白,渡头老翁须雇直。
城南百姓多为鱼,买鱼欲烹辄凄恻。

4 《上南行十二首》 宋·方回

初过城南门,即过城下渡。
岂无小笋舆,未若且徒步。
霜重船板滑,水涸岸石露。
我老人不识,小让樵者路。

5 《上南行十二首》 宋·方回

我不上南山,垂近四十载。
山中花瓢翁,尚与山俱在。
据高瞰人世,昔田今为海。
道傍魏公亭,柱化础亦败。

6 《淮南行二首》 宋·曹勋

人去宫门寂,丹成宝鼎空。
砌下苔钱紫,庭中霜叶红。
思君听松籁,精魄上高穹。

7 《淮南行二首》 宋·曹勋

月冷桐阴静,霜红桂影寒。
碧藓封丹室,青松覆玉坛。
如何后鸡犬,不得而骖鸾。

8 《上南行十二首》 宋·方回

历险极可畏,升高宜少休。
岭水东西分,终亦归同流。
臧获相尔汝,借灶燃枯槱。
五里一酌酒,聊以娱兹游。

9 《上南行十二首》 宋·方回

金焦大不孤,号为天下奇。
繄此水中岑,突兀颇似之。
千古几洚水,蛟龙不能移。
寄言瓮牖士,守道当如兹。

10 《上南行十二首》 宋·方回

昔闻马粪巷,今涉牛矢岭。
无牛亦无矢,步步入佳境。
望我端人居,时焉一引领。
亦如马粪边,王谢芳更永。

11 《上南行十二首》 宋·方回

叶有义谓何,根有即叶有。
登岭问地名,强辨果是否。
我观松柏竹,青青黄落后。
叶有有此叶,可以观此守。

12 《上南行十二首》 宋·方回

斯人近云亡,华算八十四。
登堂拜画像,衣冠昂古制。
有子身不死,科名今九世。
焉知三家村,乃见万乘器。

13 《上南行十二首》 宋·方回

充官逃世名,居此深谷中。
谷深夜更深,剧谈滋无穷。
照壁书灯青,煨炉茶火红。
门外晓鸡鸣,天地号霜风。

14 《上南行十二首》 宋·方回

君子贵淡交,不在杯炙间。
主人苦留客,因辞乃得还。
中道逢故旧,酒肉又如山。
半醉可以去,岂不知时艰。

15 《上南行十二首》 宋·方回

谈笑复谈笑,竟忘早与晚。
翩翩凌深波,恍惚度层巘。
醉身但觉轻,归路不知远。
人生常如兹,百年亦易遣。

16 《上南行十二首》 宋·方回

七里南山边,更作三里程。
十里旧榷界,双桥酒有声。
身老友朋尽,事殊时代更。
茅店迷处所,饮徒眠九京。

17 《上南行十二首》 宋·方回

溪北曰富登,溪南曰富代。
其西曰泽富,富固人所爱。
民贫今已极,名实殊不对。
此村名杏村,杏花果安在。

18 《行香子(与泗守过南山晚归作)》 宋·苏轼

北望平川。
野水荒湾。
共寻春、飞步孱颜。
和风弄袖,香雾萦鬟。
正酒酣时,人语笑,白云间。
飞鸿落照,相将归去,淡娟娟、玉宇清闲。
何人无事,宴坐空山。
望长桥上,灯火乱,使君还。

19 《南乡子(赠行)》 宋·苏轼

旌旗满江湖。
诏发楼船万舳舻。
投笔将军因笑我,迂儒。
帕首腰刀是丈夫。
粉泪怨离居。
喜子垂窗报捷书。
试问伏波三万语,何如。
一斛明珠换绿珠。

20 《江南曲(踏莎行·三之一)》 宋·贺铸

蝉韵清弦,溪横翠縠。
翩翩彩鹢帆开幅。
黄帘绛幕掩香风,当筵粲粲人如玉。
浅黛凝愁,明波转瞩。
兰情似怨临行促。
不辞寸断九回肠,殷勤更唱江南曲。

* 关于南行的诗词 描写南行的诗词 带有南行的诗词 包含南行的古诗词[宋代](10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