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县的诗词(1681首)

161 《马益之邀陈子山应奉秦景容尹江上看花二公》 明·袁凯

江水东流更不回,行人白发苦相催。
只恐明朝风雨恶,夜深灯烛亦须来。

162 《马益之邀陈子山应奉秦景容尹江上看花二公》 明·袁凯

千株云锦照江沙,沙上青旗卖酒家。
莫怪狂夫狂得彻,吴姬玉手好琵琶。

163 《马益之邀陈子山应奉秦景容尹江上看花二公》 明·袁凯

吴姬玉手好琵琶,少小声名到处夸。
但使主人能爱客,年年来此看江花。

164 《马益之邀陈子山应奉秦景容尹江上看花二公》 明·袁凯

江花红白最堪怜,莫惜看花费酒钱。
他时白发三千丈,纵使频来不少年。

165 《马益之邀陈子山应奉秦景容尹江上看花二公》 明·袁凯

黄家渡西多好春,黄家渡上酒能醇。
看花吃酒唱歌去,如此风流有几人。

166 《马益之邀陈子山应奉秦景容尹江上看花二公》 明·袁凯

寒食清明正好春,看花须着少年人。
少年看花花自喜,白发看花花亦嗔。

167 《马益之邀陈子山应奉秦景容尹江上看花二公》 明·袁凯

松江水碧碧如天,水上行人坐画船。
记得吴儿《竹枝》调,为君高唱百花

168 《马益之邀陈子山应奉秦景容尹江上看花二公》 明·袁凯

日日花前金叵罗,百年能得几经过。
花开花谢人还老,狂客狂吟莫厌多。

169 《马益之邀陈子山应奉秦景容尹江上看花二公》 明·袁凯

寄语看花江上人,清明时节好来频。
清明节后多风雨,风雨颠狂恼杀人。

170 《寄洪洲新建知张康》 宋·释保暹

远听弦歌乐部封,放衙乘醉半疏慵。
家辞南越地千里,管西山有几峰。
人望废田禾影合,吏愁空狱藓痕重。
孺亭应更悲前事,烟草萋萋叫夜蛩。

171 《尤溪之南李花千树无一杂木春时尝饮其中酒》 宋·朱槔

桥外茅茨好,相过问酒钱。
李花今若此,白发自茫然。
落日云千步,春风雪一川。
明朝记来处,石涧响溅溅。

172 《尤溪之南李花千树无一杂木春时尝饮其中酒》 宋·朱槔

见说小轩久,无人唤我来。
直如春力快,故遣客怀开。
玉立花千树,霞翻酒一杯。
江陵二月尾,襟韵信难陪。

173 《行至杨子寄茅山道士》 未知·陈昂

我行杨子,此路有谁同。
堤上时时雨,帆边飒飒风。
金从结客尽,诗为落花穷。
句曲云何白,看云怅望空。

174 《吴山》 宋·丁带

潇洒吴山,居民近百家。
孤城连阜起,小市枕溪斜。
土润宜栽竹,泉甘好试茶。
公馀无一事,何处息纷华。

175 《颂徐大可为六减免税粮得请》 宋·方逢辰

欢娱已独劳,肯心行善是人豪。
乞怜请命茧丝价,起死回生鼎釜熬。
谁谓他人无力气,不于好事拔毫毛。
老夫赞咏非夸诩,此在春秋亦合褒。

176 《外大父丞相初登科为雒主簿经摄{左土右白}》 宋·何麟

传翁遗墨剩咨嗟,四海当年尚一家。
大老不为今日用,小诗徒遣后人夸。
兴来思跨巴滇马,归去方乘下泽车。
燕麦兔葵僧舍裹,何如梦得访桃花。

177 《外大父丞相初登科为雒主簿经摄垍窑镇税官》 宋·何麒

传翁遗墨剩咨嗟,四海当年尚一家。
大老不为今日用,小诗徒遣后人夸。
兴来思跨巴滇马,归去方乘下泽车。
燕麦兔葵僧舍里,何如梦得访桃花。

178 《吴江》 宋·李贯

四面渔家绕城,古今名手谩丹青。
菰蒲水浅连江寺,橘柚烟深隔洞庭。
幽鹭下时分野色,远帆归处印天形。
谁知张翰思鲈意,犹胜灵均醉独醒。

179 《无为斋古梅》 宋·刘用行

疏疏密密卧檐牙,古清贫有此花。
彭泽菊松无酝藉,河阳桃李太铅华。
临池照影成双好,与雪争辉自一家。
消得抱琴鸣膝上,夜深燃烛对琼葩。

180 《通山寄朱元晦》 宋·汪大猷

碧涧环山麓,高低满百家。
途穷疏骑气,古听蜂衙。
书倩云中雁,歌烦水底蛙。
阳和不择地,随分得春花。

* 关于县的诗词 描写县的诗词 带有县的诗词 包含县的古诗词(168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