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参色的诗词(656首)

341 《题绍兴焕文阁》 宋·唐文若

山光水色借春妍,登尽参差下九天。
共看玉泉香案吏,重来点检白云篇。

342 《古诗二首》 宋·陶应靁

仙人降瑶席,风露清坛场。
朗咏玉书文,遥上绿云章。
阊阖启中夜,五色垂景光。
霓旌导绛节,授以长生方。

343 《题共乐堂》 宋·汪泌

临海城东湖,气象清且奇。
无风绿色净,十顷澄琉璃。
中有共乐堂,今其名者谁。
人有答我问,太守下车时。

344 《游南山》 宋·汪任

浈阳富佳致,无以过南山。
山高雄地理,万丈亲云端。
攀援临绝顶,气象非尘寰。
神存古庙貌,台敞旧轩栏。

345 《游琅琊山呈锐意公长老》 未知·王吉

踏石披云一迳通,翠微环合见禅宫。
峰峦郁密泉声上,楼殿参差树色中。
午夜千溪分水月,清秋十里韵松风。
平生久得名山约,吟赏今才信宿同。

346 《福延院》 宋·许操

一山屈曲如回肘,前有虎眠当水口。
阴森万木绿参天。
秀色峥嵘欲飞走。
神仙渺邈不可问,箫鼓尚能喧可否。
朝风暮雨无岁年,应是苍苔暗科斗。

347 《宿草堂寺》 宋·薛嗣昌

驰车晚叩古禅林,乔木参天一径深。
门外乱山连翠色,竹间流水漱清音。
幽怀暂喜来栖处,高士遗踪悉访寻。
谁会宗风当日意,庭前苍桧尚青阴。

348 《梅花引·耨银云》 宋·余观复

耨银云,锄璧月,栽得寒花寄愁绝。
阳和一点来天要,春满江南谁漏泄。

349 《采莲曲》 宋·俞君宣

小姨学采莲,两腕白于雪。
花色妬缃裙,瓣瓣红如血。
西邻小姑亦采莲,隔岸徒闻语笑喧。
从来不相识,相呼好并船。

350 《送砚与整套元真广文》 宋·俞君选

插天万仞芙蓉峰,茫茫积翠连青空。
中有千年苍玉骨,山奇水怪秀所钟。
汤崖绝壁不可到,虎豹守护烟萝封。
一朝良工夺天造,云斤月斧磨玲珑。

351 《歌两淮》 宋·员兴宗

君不见北风吹淮风浪黑,铁马千群凝一色。
当时庙论孰经济,将相无言潜动魄。
或云南纪当何忧,今代诸葛身姓刘。
陆下唤取守淮甸,彼有胜算逾干矛。

352 《絜矩书院示学子》 宋·章粲

四时配四德,元亨利与贞。
天德元最重,方春木主生。
夏火物畅茂,是为德之亨。
金利秋向实,水贞冬日成。

353 《题刘荆山母墓》 宋·赵汝回

绿草监参白露晣,老樵能记虎眠时。
石函深贮悬钟谶,翠壁新刊断织碑。
陇势三分松桧色,泉声千古蓼莪悲。
珪郎向堂友,留宿云庵撰诔辞。

354 《无罪言》 宋·赵汝绩

哀哀民何辜,遭此凶歉厄。
初闻数米炊,次复并日食。
草根掘欲尽,木皮屑不给。
疲老就枯僵,少壮作捐瘠。

355 《山园小梅得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十四》 宋·赵时韶

精神淡伫霜犹薄,肤貌参差发未温。
试向南枝看春色,夜来缠着两三分。

356 《放歌用少白韵》 明·陈言

一百五日又欲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眼看春色如流水,人生相命亦如此。
百年三万六千朝,倏忽须臾难久恃。
君不见十八羽林郎,君王手赐黄金铛。

357 《跛法师歌》 明·莲池律师

跛脚法师胡以名,良由能说不能行。
我今行说两俱拙,不应无实当斯称。
春王正月才过十,午间随例入浴室。
失足俄沉百沸汤,不起床敷五十日。

358 《蚕尖》 明·刘崧

日出西岭赤,鸣禽度高楠。
稍陟衣带岭,东尖屹危参。
侧身忽旁断,拟步若幽探。
勃勃草木霏,高下皆浮岚。

359 《赠故大同府节判魏张公祝入祠七十韵》 明·卢柟

魏博富才薮,储英断幽显。
金璞无留精,虎豹澄视眄。
文章两汉际,墨迹苍颉篆。
多贤信足征,特秀殊异撰。

360 《送张企翱之广东提学》 明·陆容

天语遥将度岭南,一方师表羡君堪。
潜回风俗观新政,乐育英才副昔谈。
爱护襟期同郑老,能诗标格近罗含。
少年科第曾谁负,大好文章每自惭。

* 关于参色的诗词 描写参色的诗词 带有参色的诗词 包含参色的古诗词(65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