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台的诗词[宋代](1633首)

241 《登姑苏》 宋·李啸轩

规模高敞俯城池,未必斯是故基。
风月只招人感慨,江山不管国兴衰。
几年勾践仇思复,终日吴王醉不知。
却使五湖烟浪里,扁舟一叶载西施。

242 《凌云》 宋·李中立

山围平野四回环,天迥高眼界宽。
云漏残阳明远岫,涛翻急雨涨前滩。
一川胜趣四时好,千里雄风三伏寒。
谁见凌云清绝处,夜凉空翠湿阑干。

243 《金石》 宋·林梦英

后漫山十里梅,村南村北总诗材。
荒寒莫恨无人领,会与奚奴杖屨来。

244 《钓》 宋·刘昌言

不会持竿意,由来善一身。
何如事天子,就削汉功臣。
乱木凋云际,幽禽散水滨。
空余下月,千载属渔人。

245 《凤凰》 宋·刘次春

寥寞晚云深,故国山河万里心。
若使当年真凤见,不教春燕亦巢林。

246 《雨花》 宋·刘端之

六朝宫苑帝王州,何事兴衰若置邮。
可是战争收拾后,却将歌舞破除休。
千门尽锁梧桐雨,万堞深笼薜荔秋。
试陟雨花上望,夕阳烟水替人愁。

247 《送张无梦归天》 宋·刘起

东畔石桥西,三径无尘古木垂。
囊里歌编君相赐,腹中珠穴老庄知。
风回蕙帐过猿岭,月上茅堂透鸟枝。
万载圣朝高士传,何人更得效依稀。

248 《谨吟七言四韵恶诗一首攀送崇教大师归天寿》 宋·刘少逸

道高尘俗住应难,携锡东归暑未残。
紫殿已承新雨露,白云终忆旧峰峦。
孤村路僻牵吟远,峭壁泉飞入梦寒。
满箧御时兼御札,到时松院与谁看。

249 《宜春》 宋·刘嗣隆

一簇亭画亦难,公馀到此暂盘桓。
山多不似城中景,树密偏宜雨后看。
风送江声穿郡郭,日推云影下峰峦。
当时吏部曾游否,何事无文石上刊。

250 《凤凰》 宋·刘植

昔年禅诵地,荒草夕阳
仪凤有谁识,游人独上来。
古桐阴覆井,丛竹笋穿苔。
千古几兴废,北风吹雁回。

251 《雨花》 宋·卢寿老

輶车行晓快新游,更上雨花上头。
看不厌人浑是景,清无极处奈何秋。
地完龙虎堂堂立,江泊鲸鲵滚滚流。
一带黄山是淮土,依然望弗见神州。

252 《姑苏览古》 宋·卢钺

姑苏下百花洲,解语香魂此旧游。
巧笑已倾吴子国,浅颦又涴范公舟。
湖山四顾无奇骨,五霸俱空等拙谋。
杯酒酹江应自誓,男儿西北有神州。

253 《题钓》 宋·吕人龙

还是先生物,洛汭今非汉帝家。
过客不知兴废事,又驰车马入京华。

254 《天陈石居出乃祖梅隐先生遗稿其序中所载与》 宋·吕胜之

临文增太息,复见此人不。
义重千金诺,身轻万里游。
好诗今寡和,壮志古难酬。
一盏梅花露,年年荐陇头。

255 《凤凰》 宋·吕午

曾说少年游,弹指惊嗟岁月流。
山似三神浮碧海,城如一虎卧崇丘。
凤凰去后遗陈迹,白鹭来叶认旧洲。
但得风寒无罅隙,江河举目不须愁。

256 《唐孝子张常洧义》 宋·苗昌言

屹立尚千秋,褒诏曾宣李邺侯。
古碣不教苍藓蚀,高原惟见夕阳流。
耕夫锄自将芝护,野客衣还伴鹤游。
一样荒坟偏起敬,孝思耿耿至今留。

257 《钓二首》 宋·缪瑜

桐庐江中秋水清,富春山中秋月明。
钓竿千尺无恙在,持竿我欲从先生。
先生岂是傲当世,鄙夫患失滔滔是。
狂澜既倒挽之回,持报故人惟此尔。
衮衣不博一羊裘,事往空江自流。
遂令千古重名节,於乎先生真汉杰。

258 《凤皇》 宋·倪垕

凤皇凰皇几千载,凤皇已去空在。
应多燕雀语画梁,瞥见蛟龙起沧海。
二十年前曾来游,野田白鹭涵清秋。
今夕何夕领宾客,饭盂有饭思貔貅。
六朝故国金陵道,柳外闲愁杖谁扫。
掀髯一笑问西风,未必江山知我老。

259 《咏钓》 宋·潘畴

不到危久,重来恰十年。
壮怀今扫尽,遗象只依然。
老我从疏拙,微官合弃捐。
归来营钓艇,长此卧风烟。

260 《游呪土寺西》 宋·蒲瀛

偶到城西寺,人言呪土坟。
夕阳半山,秋草径才分。
地下无红粉,天边有碧云。
徘徊追往事,风急叶纷纷。

* 关于台的诗词 描写台的诗词 带有台的诗词 包含台的古诗词[宋代](163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