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名刹的诗词(88首)

41 《游南山》 宋·汪任

浈阳富佳致,无以过南山。
山高雄地理,万丈亲云端。
攀援临绝顶,气象非尘寰。
神存古庙貌,台敞旧轩栏。

42 《佛教光寺》 宋·王陶

五台山上白云浮,云散台高境自幽。
历代珠幡悬法界,累朝金刹列峰头。
风雷激烈龙池夜,草木凄凉雁寒秋。
世路忙忙名利客,尘机到此尽应要。

43 《雨中投仙姑寺》 明·李先芳

雨中投古刹,江岸少人行。
立马候松径,呼僧问寺名。
断碑经火尽,荒草入秋平。
惟有枫林树,泠泠清梵声。

44 《赠西人利西泰》 明·李贽

逍遥下北溟,迤逦向南征。
刹刹标名姓,山山记水程。
回头十万里,举目九重城。
观国之光未,中天日正明。

45 《拟古诗七十首(录一十三首)》 明·盛时泰

陈思王植赠友往祚颓已久,大业缅方新。
仰视圣皇德,承胤为我亲。
暇日荷休明,高馆集众宾。
中厨列庖馔,水陆备鲜鳞。

46 《赠钱季梁进士省觐归寿其太夫人八十》 明·杨承鲲

高皇手提三尺剑,坐麾四海如委翎。
凌烟功成赐铁券,诏谓宇内求真形。
钱王古铁渔人得,紫绣遍蚀波涛腥。
熟看带砺隐玄玉,金书细镂鱼龙青。

47 《重修香山寺毕题二十二韵以纪之》 唐·白居易

阙塞龙门口,祗园鹫岭头。
曾随减劫坏,今遇胜缘修。
再莹新金刹,重装旧石楼。
病僧皆引起,忙客亦淹留。

48 《端午游真如迟适远従子由在酒局》 宋·苏轼

一与子由别,却数七端午。
身随彩丝系,心与昌歜苦。
今年匹马来,佳节日夜数。
儿童喜我至,典衣具鸡黍。

49 《祁门》 宋·范成大

石梁平波心,金刹驾岩腹。
溪藤卷霜绘,山骨琢紫玉。
东堂有嘉名,窈窕窗纱绿。
落花扫无迹,蕉叶森似束。
主人甚爱客,挽袖语陆续。
冲雨出门去,役役媿童仆。

50 《李师儒上舍稽古堂》 宋·杨万里

青枫金刹依然在,黄石圮桥元不改。
只有謪仙稽古堂,兵烧水毁草树荒。
二大夫家有孙子,去珠复还堂再起。
朱薨碧瓦拂金波,牙签玉轴柱银河。

51 《寄杜仲观》 宋·贺铸

中春雨收霁,与子登丛台。
形胜宛然在,太行西北来。
无情百尺土,千载未摧颓。
四顾发悲啸,凄风振颐颏。

52 《甘露寺》 明·高启

胜地江山壮,名林岁月遥。
刹藏京口树,钟送海门潮。
月黑龙光发,天清蜃气销。
何当寻狠石,闲坐话前朝。

53 《答衍师见赠》 明·高启

衍师本儒生,眉骨甚疏峭。
轩然出人群,快若击霜鹞。
早尝垂长绅,挟册诵周邵。
欲陈兴坏端,往应乞言诏。

54 《旴江舟中联句》 宋·白玉蟾

倏忽僧千兔,寻常涸百蠡。
眼光摩日月,足迹遍山河。
赤壁聊化鹤,黄庭浪换鹅。
秋声归欸乃,云影映婆娑。

55 《次韵钱济明赠感慈长老》 宋·晁补之

我闻栖禅人,一念超十地。
云何别影事,未免依缘气。
譬如幻男女,机废根随废。
不然怖头走,此病穷三世。

56 《答和叔城东寻春》 宋·韩维

寻春之何所,乃在城东隅。
东隅信佳处,名园间精庐。
时属积雪霁,田壤坟以苏。
雍容二三骑,并辔徐厥驱。

57 《同晏著和饮薛园坐中赋》 宋·韩维

鄙生秉愚尚,与世实龃龉。
寄身轩裳内,懒惰众不数。
朅来西都游,获并丞相府。
命驾多从君,载酒即得侣。

58 《和周仲章出郊》 宋·韩维

万里青天洗曙霜,秋曦满眼对晴光。
扫残遗秉川原静,折过寒花迳隧荒。
偶入名园逢漆吏,远寻香刹问支郎。
浮行宠辰何须道,幸有田家浊酒尝。

59 《赠在己上人》 宋·韩维

人生天地间,万物同一理。
子今名已是,智要独在己。
乞诗东南归,固已谢尘滓。
东南美林壑,佛刹净如水。
勉当穷吾言,将有大于此。

60 《寄李学士》 宋·陈师道

眼看游旧半东都,五岁曾无一纸书。
平日齐名多早达,暮年同国未情疏。
稍寻东刹论兹事,赖有西方托後车。
说与杜郎须著便,不应濠上始知鱼。

* 关于名刹的诗词 描写名刹的诗词 带有名刹的诗词 包含名刹的古诗词(88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