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含露的诗词[宋代](264首)

81 《诸公饮海棠下因赋韦陶体二首》 宋·员兴宗

雨露下泽泽,众卉含新滋。
彼美海外棠,嫣然自繁枝。
枝繁不忍折,与春作容姿。
春容无定好,纷落青门道。
故山菖蒲花,九节石上老。

82 《题梅坛》 宋·张异

上疏归来日已西,山中旋制薜萝衣。
谋身岂为金丹秘,去国应知火祚移。
风露满林蝉几蜕,松杉绕屋鹤孤飞。
瓣香仆非公含愿,自有忠诚天地知。

83 《一丛花 初春病起》 宋·苏轼

今年春浅腊侵年。
冰雪破春妍。
东风有信无人见,露微意、柳际花边。
寒夜纵长,孤衾易暖,钟鼓渐清圆。

春天

84 《再和杨公济梅花十绝》 宋·苏轼

莫向霜晨怨未开,白头朝夕自相催。
斩新一朵含风露,恰似西厢待月来。

85 《黄葵》 宋·苏轼

弱质困夏永,奇姿苏晓凉。
低昂黄金杯,照耀初日光。
檀心自成晕,翠叶森有芒。
古来写生人,妙绝谁似昌。
晨妆与午醉,真态含阴阳。
君看此花枝,中有风露香。

86 《旦起理发》 宋·苏轼

安眠海自运,浩浩潮黄宫。
日出露未晞,郁郁濛霜松。
老栉従我久,齿疏含清风。
一洗耳目明,习习万窍通。

87 《正月二十六日偶与数客野步嘉祐僧舍东南野人》 宋·苏轼

缥带缃枝出绛房,绿阴青子送春忙。
涓涓泣露紫含笑,焰焰烧空红佛桑。
落日孤烟知客恨,短篱破屋为谁香。
主人白发青裙袂,子美诗中黄四娘。

88 《和子由次月中梳头韵》 宋·苏轼

夏畦流膏白雨翻,北窗幽人卧羲轩。
风轮晓入春笋节,露珠夜上秋禾根。
(或为予言:草木之长常在昧明间,早作而伺之,乃见其枝起数寸,竹笋尤甚。
又夏秋之交,稻方含秀,黄昏月出,露珠起于其根,累累然忽自腾上,若有推之者,或入于茎心,或垂于叶端,稻乃秀实,验之信然。

89 《正月二十六日,偶与数客野步嘉佑僧舍东南野》 宋·苏轼

缥蔕缃枝出绛房,绿阴青子送春忙。
涓涓泣露紫含笑,焰焰烧空红佛桑。
落日孤烟知客恨,短篱破屋为谁香。
主人白发青裙袂,子美诗中黄四娘。

90 《陌上花三首(并引)》 宋·苏轼

游九仙山,闻里中儿歌《陌上花》。
父老云:吴越王妃每岁春必归临安,王以书遗妃曰:"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
"吴人用其语为歌,含思宛转,听之凄然,而其词鄙野,为易之云。
陌上花开蝴蝶飞,江山犹是昔人非。

91 《九日湖上寻周李二君不见君亦见寻于湖上以诗》 宋·苏轼

湖上野芙蓉,含思愁脉脉。
娟然如静女,不肯傍阡陌。
诗人杳未来,霜艳冷难宅。
君行逐鸥鹭,出处浩莫测。

92 《次韵定慧钦长老见寄八首(并引)》 宋·苏轼

苏州定慧长老守钦,使其徒卓契顺来惠州,问予安否,且寄《拟寒山十颂》。
语有璨、忍之通,而诗无岛、可之寒,吾甚嘉之,为和八首。
左角看破楚,南柯闻长滕。
钩帘归乳燕,穴纸出痴蝇。

93 《狄韶州煮蔓菁芦菔羹》 宋·苏轼

我昔在田间,寒疱有珍烹。
常支折脚鼎,自煮花蔓菁。
中年失此味,想像如隔生。
谁知南岳老,解作东坡羹。
中有芦菔根,尚含晓露清。
勿语贵公子,従渠醉膻腥。

94 《丙寅中秋咏月》 宋·晏殊

玉籥秋初半,冰轮岁有期。
苦吟含翰久,清宴下楼迟。
雁怯波光动,蛩愁叶影危。
烘帘频卷押,温酎旋凝澌。

95 《秋怀》 宋·王安石

城南平野寒多露,窗壁含风秋气度。
邻桑槭槭已欲空,悲虫啾啾促机杼。
柴门半掩扫鸟迹,独抱残编与神遇。
韩公既去岂能追,孟子有来还不拒。

96 《送江宁彭给事赴阙》 宋·王安石

西江望士众长兼,卓荦传家在一男。
壮志异时开史牒,妙龄终日对书龛。
桂堂发策收科选,樱苑颁诗豫宴酣。
大邑援琴聊试可,小州怀绂果才堪。

97 《雪後守之家梅未开,呈宗伟》 宋·范成大

瓦沟冻残雪,檐溜粘轻冰。
破寒一竿日,春随人意生。
端叶再三白,南枝尚含情。
定知司花女,未肯嫁娉婷。

98 《曾子固哀词》 宋·秦观

皇受命而熙洽兮,实千祀而一时。
协气郁而四塞兮,与盛德其俱升。
麟凤出而帝午兮,犹氤氲而扶舆。
笃生我公兮,以文章为世师。

99 《秋夜闻兰亭天章寺钟》 宋·陆游

绝湖上兰亭,不过一炊顷。
湖废缭堤行,往返常毕景。
犹有古寺钟,迢迢下重岭。
烟云含莽苍,风露共凄冷。
萧然草堂卧,度此清夜永。
百念一洗空,於焉发深省。

100 《病中屏肉味,独茹菜羹饭甚美》 宋·杨万里

云子香抄玉色鲜,菜羹新煮翠茸纤。
人间脍炙无此味,天上酥陀恐尔甜。
浑是土膏含雨露,何须酱豉与醯盐。
茹毛祸首雍巫出,才到熊蹯未属厌。

* 关于含露的诗词 描写含露的诗词 带有含露的诗词 包含含露的古诗词[宋代](264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