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和韵的诗词(4940首)

681 《西河(和旧韵)》 宋·吴潜

都会地,东南盛府堪记。
蓬莱缥缈十洲中,雉城拥起。
凭高一盼大江横,遥连沧海无际。
壁同众山翠倚。

682 《水调歌头(和梅翁韵预赋山中乐,己未中秋中_书于老香堂)》 宋·吴潜

已是三堪乐,更是百无忧。
山朋溪友呼酒,互劝复争酬。
钓水肥鲜鳊鳜,采树甘鲜梨栗,罢稏一齐收。
树底飞罢盖,溪上放轻舟。

683 《浣溪沙(和桃源韵)》 宋·吴潜

半饷西风暖换凉,岩花月魄衬云裳。
一杯旋擘翠橙香。
旧_不妨排日醉,新_尚可去时尝。
无何乡里是吾乡。

宋词精选婉约记梦怀人

684 《水龙吟(和丰宪题林路铃梅轴韵)》 宋·李曾伯

小窗香雾笼葱,砚寒金井频呵冻。
老坡仙去,新声犹寄,绿毛么凤。
瘦脸盈盈,不禁__,雪浓霜重。
赖墨池佳致。

685 《水龙吟(辛亥和吴制参赋雪韵)》 宋·李曾伯

元英燕罢瑶台,玉妃满地花钿委。
山川幻出,剡溪梁苑,齐宫郢里。
半点瑕无,一团和就,珠圆琼碎。
任谢家儿女,庭前争诧,盐空撒、絮风起。

686 《水龙吟(乘雪登仲宣楼,和前韵)》 宋·李曾伯

玉龙飞下残鳞,千岩万壑皆填委。
乾坤一色,不知身隔,蓬莱几里。
疑是瑶英,盛开元圃,被风敲碎。
倚危楼极目,长江渺处,浑错认、沙鸥起。

687 《六州歌头(和陈次贾韵饯其行)》 宋·李曾伯

桂香深处,倾盖岭之西。
云南外,曾指点,是挛_。
酌玻璃。
_带江山里,挥银笔,_绮句,湖海气,羞蓬弱,吐虹_。

688 《摸鱼儿(和陈次贾仲宣楼韵)》 宋·李曾伯

对楼头、欠招欢伯,和风吹老芳讯。
凭阑面面蒲萄绿,依约碧岑才寸。
无尽兴。
纵燃竹烹泉,亦自清肠吻。

宋词三百首宋词精选豪放送别写鸟抒情

689 《沁园春(庚子登凤凰台,和壁间韵)》 宋·李曾伯

漫浪江头,三听秋砧,一登故台。
望烟芜莽苍,令人目断,风樯掀舞,何日眉开。
把酒新亭,围棋别墅,老气当时何壮哉。
江东事,百年无恙,全是时才。

690 《沁园春(丙午登多景楼和吴履斋韵)》 宋·李曾伯

天下奇观,江浮两山,地雄一州。
对晴烟抹翠,怒涛翻雪,离离塞草,拍拍风舟。
春去春来,潮生潮落,几度斜阳人倚楼。
堪怜处,怅英雄白发,空敝貂裘。

691 《沁园春(丙午和淮安朱赞府韵,以同在丙寅安陆围中,朱八十余矣)》 宋·李曾伯

紫金山前,铁骑围中,惟公尚知。
怅当时卯角,鱼犹同队,如今缟鬓,鸥已忘机。
故垒荒榛,群贤拱木,畴记官军夜战时。
不图见,独岁寒不改,老气犹奇。

692 《水调歌头(和吴鹤林舍人送杨帅韵)》 宋·李曾伯

万里长淮北,青是汉时山。
几年壁垒相望,高枕度春闲。
不道草庐家杰,手袖伊吾长剑,驰志在楼兰。
钟鼓令秋肃,毡罽胆冰寒。

693 《水调歌头(甲辰中秋和傅山父韵)》 宋·李曾伯

幻出广寒境,罗袜净无尘。
素娥风格分明,玉骨水为神。
手揽清光盈掬,眼看山河一色,阅尽古今人。
对影且长啸,一酌瓮头春。

送别勉励

694 《水调歌头(幕府有和,再用韵)》 宋·李曾伯

碾就一轮玉,扫尽四边尘。
白乎不涅不磷,千古此丰神。
领略常娥体态,寂寞谪仙材调,四海岂无人。
安得金丹诀,长驻玉颜春。

695 《水调歌头(乙巳九月寿城获捷,和傅山父凯歌韵)》 宋·李曾伯

壁垒壮西塞,形势古州来。
九重庙算经远,边隙肯轻开。
整顿金城千仞,遮护风寒数处,蛇豕敢当哉。
惆怅倚长剑,扫未尽烟埃。

696 《水调歌头(幕府有和,再用韵)》 宋·李曾伯

枣颊上秋色,朔漠寇南来。
斧塘锋猬棼集,腥雾扫难开。
细看眼前局面,惊落人间匕箸,砥柱者谁哉。
熊虎贾余勇,狐兔等轻埃。

697 《水调歌头(戊申和八窗叔为寿韵)》 宋·李曾伯

壮志小鹏背,万里欲乘风。
马_裘敝,老来无复旧游重。
楚尾吴头蜀口,三十载间陈迹,衮衮水之东。
休说射雕手,且学钓鱼翁。

698 《水调歌头(题临江驿和徐意一韵)》 宋·李曾伯

君莫厌行役,易尔此非难。
人情无已、久阴忧潦霁忧干。
借得庭轩一榻,忘却征涂炎暑,小驻氵龠龙团。
世路任渠险,襟抱五湖宽。

699 《水调歌头(辛亥中秋和陈次贾,用坡仙韵)》 宋·李曾伯

万里净无翳,一镜独当天。
老蟾痴兔顽甚,阅世几何年。
任尔炎凉千变,不改山河一色,爽气逼人寒。
何必乘槎去,直到斗牛间。

700 《满江红(八窗叔和,再用韵)》 宋·李曾伯

竹马同游,平生志、相期霄壑。
今老矣,儒冠宁误,戎装徒著。
卷起鲸鲵江海事,放教禽鸟山林乐。
问尚堪、舞剑渡河无,公应莫。

* 关于和韵的诗词 描写和韵的诗词 带有和韵的诗词 包含和韵的古诗词(494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