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品目的诗词(106首)

61 《上扬州钱帅》 宋·沈继祖

名世半千推硕德,淮南第一是扬州。
一尘不动边民乐,知有威声慑虏酋。
人谓儒生将略疏,世人无未识真儒。
天下武夫俱夺气,钱公赤手缚于菟。

62 《九日喜家人寄书至秉常相过问慰与之共饮至醉》 明·郭登

逐客世多违,浮生自堪悼。
尘容绝媚妩,褊性复昏髦。
读书虽不多,力学苦欲到。
矜愚何足计,见善诚所好。

63 《茅山中人皆不饮泉水悉下汲于注壑又不善蓄佳》 明·朱凯

情闲好品茶,性淡能辨水。
江左几泓泉,勺勺定媸美。
浙右园焙栽,种种别妙理。
七宝白云淳,石井剑池泚。

64 《寄周安孺茶》 宋·苏轼

大哉天宇内,植物知几族。
灵品独标奇,迥超凡草木。
名従姬旦始,渐播桐君录。
赋咏谁最先,厥传惟杜育。

65 《寄吴氏女子》 宋·王安石

伯姬不见我,乃今始七龄。
家书无虚月,岂异常归宁。
汝夫缀卿官,汝儿亦搢綎。
儿已受师学,出蓝而更青。

66 《酬王伯虎》 宋·王安石

吾闻人之初,好恶尚无朕。
帝与凿耳目,贤愚遂殊品。
尔来百千年,转化薄愈甚。
父翁相贩卖,浮诈谁能审。

67 《昼卧》 宋·陆游

我意殊昏然,一日三就枕。
目前幸未病,病势亦凛凛。
偶拈一卷读,美若鸠食葚。
虽云嗜好笃,自计亦已审。

68 《王金吾北园》 宋·司马光

丞相后园天篽邻,年年分借上林春。
目前但识禽鱼乐,门外何妨车马尘。
花花祗疑名品尽,图书方验古今贫。
将军朝下无余事,端为风烟作主人。

69 《题任氏传德集》 宋·贺铸

钓鱼公子学屠龙,潦倒西班八品中。
鼠目獐头登要地,鸡鸣狗盗策奇功。
仪刑拔士无光禄,经术传家有圣童。
慨想斯人安可作,九原松檟几秋风。

70 《和葛闳寺丞接花歌》 宋·范仲淹

江城有卒老且贫,憔悴抱关良苦辛。
众中忽闻语声好,知是北来京洛人。
我试问云何至是,欲语汍澜堕双泪。
斯须收泪始能言,生自东都富贵地。

71 《次韵答黄仲夫七十韵》 宋·梅尧臣

春风不择草,万卉皆发萌。
盛夏一长养,秋实俱与成。
舂粒以蒸炊,刈枯以煎烹。
工师调五音,不问咸与韺。

72 《怀贤诗之桑魏公》 宋·王禹偁

魏公王佐才,独力远晋室。
挥手廓氛霾,放出扶桑目。
感慨会风云,周旋居密勿。
下民得具瞻,上帝赉良弼。

73 《程泰之昨有金带银章之句十月二十八日乃因押》 宋·周必大

甚日重黄侍玉銮,几时八座佩金寒。
殿庭属目夸新贵,部曲低头拜旧官。
五日尹京非细事,四时仕宦固多般。
重行隔品诗仍健,应笑官卑语带酸。

74 《乐物吟》 宋·邵雍

日月星辰天之明,耳目口鼻人之灵。
皇王帝伯由之生,天意不远人之情。
飞走草木类既别,士农工商品自成。
安得岁丰时长平,乐与万物同其荣。

75 《寄谢三城太守韩子华舍人》 宋·邵雍

洛阳自为都,二千有余年。
举步图籍中,开目今古间。
西北岌宫殿,东南倾山川。
照人伊洛清,迎门嵩少寒。

76 《郑仲南五梅图》 宋·韩元吉

江南酒美樽不空,十年醉倒梅花中。
经行所见略可谱,一一秀骨含仙风。
不将向华污真色,亦有醉脸匀春红。
重英千叶两何好,玉立但喜肌微丰。

77 《次韵子厚弟喜雨行赠赵守端质》 宋·王之道

我生畏暑如畏焚,奈此岁旱风尘昏。
十年废放卧岩壑,名虽八品身黎元。
恒暘乞雨雨乞霁,雨转为淫暘转炽。
不知此理果何如,每讶天心异人意。

78 《次韵郡僚樱桃之什》 宋·强至

人说樱桃美,谁知味特殊。
颗匀圆更好,色丽赏还须。
树树红攒夏,年年价满都。
畏风应早摘,宜日称晨敷。

79 《题榕溪阁》 宋·张栻

寒溪澹容与,老木枝相樛。
其谁合二美,名此景物幽。
太史昔南骛,於焉曾少休。
想当下榻初,清与耳目谋。

80 《记扬州旧事》 宋·陈造

合宫嚼蕊今柳枝,燕台酷赏骚人诗。
国色天香岂凡品,琼枝璧月信好辞。
向来弄影对箫鼓,楚山高深自云雨。
若为白昼去临邛,鹦鹉难防漏私语。

* 关于品目的诗词 描写品目的诗词 带有品目的诗词 包含品目的古诗词(10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