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回棹的诗词[宋代](299首)

221 《问讯子忱游天台》 宋·曹勋

落落贺吏部,萧萧湖海姿。
好山应自适,短棹得回迟。
花发庭中槛,香传舍外篱。
相思梅已谢,无处问归期。

222 《晓乘大雾访仲固》 宋·胡寅

稚金不耐老火铸,有烈秋阳尚骄倨。
汗流亭午忆凄风,气应佳辰欣白露。
朝来开窗迷眼界,雾色无边莽回互。
谁为夜半有力者,窍负群山著何处。

223 《清明风雪小酌庄舍示黎才翁》 宋·胡寅

月压梨花坠,风扶柳絮新。
故园寒食路,回首踏青人。
万窍方号籁,千山忽涌银。
拥衾听窈眇,举盏寄经纶。

224 《泛舟归自郡中舟中偶成》 宋·吴芾

寒流清更浅,短棹去仍来。
山色侵书帙,波光映酒杯。
龟鱼应旧识,鸥鹭莫相猜。
全胜山阴路,空船载月回。

225 《到仪真沙河阻风三首》 宋·吴芾

快意由来未易逢,顺流却值打头风。
篙师知是江神怒,引棹重回小浦中。

226 《送张持国省干归山阴三首》 宋·仲并

稠众相从地,无言意已倾。
余方厌藜藿,子肯扣柴荆。
短棹起归暮,长亭如别情。
回头听羌管,拍拍唤愁生。

227 《奉和陈德召游惠山见寄三十韵》 宋·仲并

飞埃喜污人,余事忌挂眼。
酒浪绿可亲,山光翠相挽。
折腰素非愿,被面有余赧。
从来万事空,此去百念满。

228 《天叔武示和人雪诗次韵二首》 宋·曾协

回瞻一色暮云垂,痴雀相看冻不飞。
地避烂银窥佛界,班连万玉想天威。
轻明照日千山静,寒碧浮江一棹归。
见说孤吟清到骨,知君不羡妓成围。

229 《渔舍新成》 宋·姜特立

旋规渔舍傍溪山,山转溪回翠竹间。
閒看羽觞行诘曲,戏拈竿线弄潺湲。
浮家不入分风浦,归棹休寻落照湾。
谩说五湖烟浪好,几人险处得心閒。

230 《纪行杂诗》 宋·李洪

蒲颿风驶送行舟,篷底哦诗相棹讴。
三老相呼兴不浅,溪回山拥近严州。

231 《汪达可招游臧园次韵》 宋·楼钥

满架酴醿惬雅怀,更添林下紫徘徊。
平湖不怕重门阻,胜赏何妨后日来。
酒兴已随斜照远,诗情无待片云催。
黄昏鼓棹欲归去,望望烟林首重回。

232 《同年翁处度招游北山次韵》 宋·楼钥

不嫌屐齿碎莓苔,只要吾人得得来。
见说飞泉高落涧,待寻曲水作流杯。
竹林素约群贤集,鸡黍相过一笑开。
政恐清游自忘返,不应空棹酒船回。

233 《书怀》 宋·虞俦

宦路侵寻已倦游,功名何敢望前修。
谬纡州组三宜去,回视儒冠一忍羞。
畴昔尝窥循吏传,只今谁是富民侯。
夜来好雨催归棹,春水茫茫涨鸭头。

234 《将至富阳》 宋·虞俦

宦路初无定,吾行有底忙。
江清针不聚,天远雁南翔。
整棹须平进,回澜亦太狂。
平生湖海意,何梦到凝香。

235 《和姜总管送别》 宋·虞俦

富贵如浮云,于我初何有。
转徙浙东西,仅足糊其口。
去年在吴兴,民物犹未阜。
赈荒事方殷,奚暇诗与酒。

236 《既别晦庵复成二诗呈之近欲同游善权不果临行》 宋·赵蕃

既返山前棹,还斟枕上杯。
雪飞如唤住,雁叫苦催回。
金濑半篙绿,石亭千树梅。
竟孤陪李郭,亦愧匪邹枚。

237 《闰七月二十日侍知府寺簿先生为石鼓山向园之》 宋·赵蕃

晦翁守南康,政成有余暇。
驾言山之中,于日非聊假。
紫霄作重阳,白鹿见图画。
闻之几向风,恨不款段跨。

238 《雪中用俞克晦丈公择唱酬之韵呈克晦》 宋·赵蕃

幽雀徐行破绿苔,不嫌寂静肯频来。
款门不是才因竹,琢句何妨更有梅。
要人和灞桥冲雪,恐成剡曲棹舟回。
寄声闲止老居上,好对春风酌冻醅。

239 《游石壁寺怀禅月》 宋·赵蕃

一棹夷犹石壁来,寺门杂树向溪开。
七言粗可供诗本,十幅谁能致袜材。
想见高情澹云水,未嗟陈迹掩莓苔。
倦游到处浑如昔,欲住还成破雨回。

240 《渡钱塘江》 宋·徐照

怒潮出海门,巨浪贴天白。
阿香击鼓喧,地轴忽崩坼。
大令虬与龙,讋畏改窟宅。
千艘未敢前,长年面忧色。

* 关于回棹的诗词 描写回棹的诗词 带有回棹的诗词 包含回棹的古诗词[宋代](299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