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因的诗词[唐代](838首)

741 《旅次甬西见儿童以竹枪纸旗戏为阵列…余感之》 唐·韦庄

已闻三世没军营,又见儿孙学战争。
见尔此言堪恸哭,遣予何日望时平。

742 《婺州屏居蒙右省王拾遗车枉降访病中延候不得成寄谢》 唐·韦庄

三年流落卧漳滨,王粲思家拭泪频。
画角莫吹残月夜,病心方忆故园春。
自为江上樵苏客,不识天边侍从臣。
怪得白鸥惊去尽,绿萝门外有朱轮。

743 《壶公山(古老相传古仙姓陈名壶公于此山成道而名焉)》 唐·黄滔

八面峰峦秀,孤高可偶然。
数人游顶上,沧海见东边。
不信无灵洞,相传有古仙。
橘如珠夏在,池象月垂穿。

744 《门外闲田数亩长有泉源筑直堤分为两沼》 唐·徐夤

左右澄漪小槛前,直堤高筑古平川。
十分春水双檐影,一片秋空两月悬。
前岸好山摇细浪,夹门嘉树合晴烟。
坐来暗起江湖思,速问溪翁买钓船。

745 《览柳浑汀洲采白蘋之什,成一章》 唐·徐夤

采尽汀蘋恨别离,鸳鸯鸂鶒总双飞。
月明南浦梦初断,花落洞庭人未归。
天远有书随驿使,夜长无烛照寒机。
年来泣泪知多少,重叠成痕在绣衣。

746 《尚书打球,小骢步骤最奇,有所赠》 唐·徐夤

善价千金未可论,燕王新寄小龙孙。
逐将白日驰青汉,衔得流星入画门。
步骤最能随手转,性灵多恐会人言。
桃花雪点多虽贵,全假当场一顾恩。

咏史怀古哲理

747 《塔院小屋,四壁皆是卿相题名,成四韵》 唐·徐夤

雁塔搀空映九衢,每看华宇每踟蹰。
题名尽是台衡迹,满壁堪为宰辅图。
鸾凤岂巢荆棘树,虬龙多蛰帝王都。
谁知远客思归梦,夜夜无船自过湖。

离别写景

748 《龙州韦郎中先梦六赤,后打叶子以诗上》 唐·李洞

红蜡香烟扑画楹,梅花落尽庾楼清。
光辉圆魄衔山冷,彩镂方牙着腕轻。
宝帖牵来狮子镇,金盆引出凤凰倾。
微黄喜兆庄周梦,六赤重新掷印成。

749 《岁暮晚泊,望庐山不见,怀岳僧呈察判》 唐·李建勋

贪程只为看庐阜,及到停舟恨颇浓。
云暗半空藏万仞,雪迷双瀑在中峰。
林端莫辨曾游路,鸟际微闻向暮钟。
长愧昔年招我入,共寻香社见芙蓉。

750 《江馆秋思成自勉》 唐·李中

江边候馆幽,汀鸟暝烟收。
客思虽悲月,诗魔又爱秋。
声名都是幻,穷达未能忧。
散逸怜渔父,波中漾小舟。

751 《江舍人宅筵上有妓唱和州韩舍人歌辞,以寄》 唐·徐铉

良宵丝竹偶成欢,中有佳人俯翠鬟。
白雪飘飖传乐府,阮郎憔悴在人间。
清风朗月长相忆,佩蕙纫兰早晚还。
深夜酒空筵欲散,向隅惆怅鬓堪斑。

752 《翰林游舍人清明日入院中途见过余明日…寄游君》 唐·徐铉

榆柳开新焰,梨花发故枝。
辎輧隘城市,圭组坐曹司。
独对芝泥检,遥怜白马儿。
禁林还视草,气味两相知。

753 《寒食成判官垂访赠》 唐·徐铉

常年寒食在京华,今岁清明在海涯。
远巷蹋歌深夜月,隔墙吹管数枝花。
鸳鸾得路音尘阔,鸿雁分飞道里赊。
不是多情成二十,断无人解访贫家。

754 《送客至城西,望图山,寄浙西府中》 唐·徐铉

牧叟邹生笑语同,莫嗟江上听秋风。
君看逐客思乡处,犹在图山更向东。

755 《附书与钟郎中寄京妓越宾》 唐·徐铉

暮春桥下手封书,寄向江南问越姑。
不道诸郎少欢笑,经年相别忆侬无。

756 《寒食成判官垂访赠》 唐·徐铉

常年寒食在京华,今岁清明在海涯。
远巷蹋歌深夜月,隔墙吹管数枝花。
鸳鸾得路音尘阔,鸿雁分飞道里赊。
不是多情成二十,断无人解访贫家。

757 《送客至城西,望图山,寄浙西府中》 唐·徐铉

牧叟邹生笑语同,莫嗟江上听秋风。
君看逐客思乡处,犹在图山更向东。

758 《附书与钟郎中寄京妓越宾》 唐·徐铉

暮春桥下手封书,寄向江南问越姑。
不道诸郎少欢笑,经年相别忆侬无。

759 《池州陈使君见示游齐山诗寄》 唐·徐铉

往岁曾游弄水亭,齐峰浓翠暮轩横。
哀猿出槛心虽喜,伤鸟闻弦势易惊。
病后簪缨殊寡兴,老来泉石倍关情。
今朝池口风波静,遥贺山前有颂声。

760 《送察院李侍御使庐陵寄孟员外》 唐·徐铉

绣衣乘驿急如星,山水何妨寄野情。
肯向九仙台下歇,闲听孟叟醉吟声。

* 关于因的诗词 描写因的诗词 带有因的诗词 包含因的古诗词[唐代](838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