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图的诗词(2490首)

461 《题山水为宝林衍上人作》 明·刘基

雨过秋山日欲暾,白云如雪拥山根。
高松浥露和烟冷,迸水穿沙出谷浑。
拟向萝阴缘石径,却寻花片入桃源。
应有通神处,他日相从子细论。

462 《潜溪歌为宋景濂赋》 明·刘基

金华山水天下希,潜溪龙门尤绝奇。
群峰峻极河汉上,一峰独立芙蓉陂。
先生结庐在其下,文追班扬兼贾马。
遂令此山增壮观,野有朴樕皆梧矰。

463 《题钱舜举马》 明·刘基

吴兴公子雅好奇,欲把丹青竞天巧。
花蜂柳莺看已足,貌得骅骝更好。
浪花满身蹄削諲,两耳抽出春笋尖。
风鬃欲拂九霄雾,隅目似挂高秋蟾。

464 《包与直题太乙真人》 明·刘基

太乙真人庞眉须,不知所持何代书。
既不学昴星,降精下辅隆准公。
又不学傅说,请帝通梦寐左右。
商王陈范谟,眇然一叶莲花荂。

465 《为启初门和尚题山水》 明·刘基

天下名山随处有,画流传亦良久。
祗园道人展横幅,观者称夸同一口。
苍梧九疑高插天,卷而怀之不盈手。
巨灵惊呼盘古怒,地轴坱圠昆仑剖。

466 《题赵学士松(白塔)》 明·刘基

赵公拈笔作古松,平地跃出三青龙。
蜿蜓不上霄汉去,爽飒长留烟雨浓。
前朝美人斗草处,犹有当时数株树。
江亭六月凉如秋,应与此相对愁。

467 《牡丹》 明·唐寅

谷雨花枝号鼠姑,戏拈彤管画成
平康脂粉知多少,可有相同颜色无。

468 《震泽烟树》 明·唐寅

大江之东水为国,其间巨浸称震泽。
泽中有山七十二,夫椒最大居其一。
夫椒山人耿敬霁,与我十年为旧识。
昼耕夜读古人书,青天仰面无惭色。

469 《版筑求贤》 明·唐寅

圣主求贤按画,顷将天秩界胥徙。
精神不是能玄会,颜色安知非滥竽。

470 《元镇江亭秋色》 明·唐寅

不见倪迂今百年,故山乔木领苍烟。
晴窗展轴观画,淡墨依然见古贤。

471 《三顾草庐》 明·唐寅

草庐三顾屈英雄,慷慨南阳起卧龙。
鼎足未安星又陨,阵留与浪涛春。

472 《留题吴促庶省副北轩画壁兼呈杨乐道陈院龙》 宋·王珪

文书满眼纷纷里,忽觉沧波起荻洲。
红日不知华省暮,扁舟如下洞庭秋。
林泉傲物非无约,轩冕拘人此未休。
与拂素尘寻绝景,羡君潇洒特迟留。

473 《留题吴促庶省副北轩画壁兼呈杨乐道陈院龙》 宋·王珪

谁将画手分平远,几度曾窥雁鹜洲。
六月炎风方病暑,五湖烟景已迎秋。
班趋规地来常晚,诗入笼纱思未休。
为惜主人林下意,暮钟沈阁尚应留。

474 《留题吴促庶省副北轩画壁兼呈杨乐道陈院龙》 宋·王珪

闻道北窗开绘境,偶来归思满沧洲。
郑帘宿鸟惊初旭,隔浦疏林似旧秋。
梦忆清溪知几曲,醉寻危磴欲三休。
何时又赐通中枕,与对云山尽日留。

475 《明州进芝草并》 宋·夏竦

四明开奥壤,三秀发灵芝。
舅盖殊形耸,无根瑞气滋,晨敷台岭异,日茂下房奇。
善气方回复,充献玉墀。

476 《腊月二十三日群牧使元内翰曾龙同日拜枢参》 宋·强至

洗马池边喜气俱,二公同日上云衢。
北门学士参台鼎,内阁才臣贰斗枢。
晓殿春风迎拜舞,晚街霁日照传呼。
回头应笑蹉跎客,养拙长甘伴圉夫。

477 《送张龙赴益州》 宋·强至

天子首除全蜀尹,近班亲问治才长。
辅臣皆曰明公可,出守当令远俗康。
拥节两川曾不扰,剖符千里定为良。
书溢目延丹禁,印绶垂腰制一方。

478 《送赵龙赴成都》 宋·强至

禁中延阁龙贵,天下名藩益部雄。
紫诏一开双渥泽,锦城重入五春风。
吏民望拜行尘外,父老喧迎喜气中。
犹指绣衣前蜀使,宛然绿发少文翁。

479 《题凤林园寄鲁公卷》 宋·吴则礼

老分符竹发疏疏,手把南徐一纸书。
端恨相望隔函谷,故应时展凤林

480 《五士游岳麓》 宋·张栻

闭门六月汗如雨,出门褦襶纷尘土。
文书堆案曲肱卧,梦逐征鸿过前浦。
西山突兀不可忘,勇往政须求快睹。
朝暾未升起微风,中流吚哑挟鸣橹。

* 关于图的诗词 描写图的诗词 带有图的诗词 包含图的古诗词(249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