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圣贤书的诗词(513首)

41 《送林知丞赴石城任》 宋·陈宓

往时吾里有师儒,受业穷年邹鲁如。
今日喜君求益友,萤窗共究圣贤书

42 《赠林教谕》 宋·陈宓

囊中惟有圣贤书,宅是箪瓢陋巷图。
我一见君先自愧,题诗归拟揭庭隅。

43 《题林氏读书堂》 宋·陈宓

四壁无尘坐绛帷,邻家清晓听唔咿。
圣贤凛凛长相面,爵禄骎骎讵可辞。
问字有人携酒款,诵经终岁不园窥。
我来自恨相逢晚,嗣此敲门惬所思。

44 《和余方叔病中见寄》 宋·陈文蔚

我说病闭门,机间了无触。
故人送诗来,绸缪写心曲。
胡乃稽报章,悼往牵服属。
天理循自然,非敢故羁束。

45 《次韵蒲大受书怀十首》 宋·郭印

世道交相丧,从谁见典型。
圣贤虽泯没,简籍尚丁宁。
学欲追三代,心终醉六经。
如何资发冢,陂麦咏青青。

46 《观书》 宋·宋伯仁

一篝灯影夜窗寒,静展青编子细看。
会得圣贤千古意,不须场屋苦求官。

47 《别越中诸生》 宋·孙应时

切磋长恨我空疏,甚喜同门各起予。
赠别懒为名利语,洗心深读圣贤书

48 《寄王明叔提干》 宋·孙应时

我去日以远,君留谁与居。
难忘畴昔意,故有圣贤书
窗几深潇洒,尘埃痛扫除。
入官纷万事,濠上有游鱼。

49 《青藜阁为林景云赋》 宋·薛嵎

九斗峰前太乙临,星辰亦监此时心。
楼高不碍光芒入,坐久忽惊风露深。
千古圣贤书里见,吾身学问性中寻。
夜窗勤苦追先哲,名字何分昔与今。

50 《春夜感物书怀》 宋·曾丰

阁阁蛙鸣夜,嘈嘈鸟语春。
物情犹任理,世事岂由人。
时自有迟速,道初无屈伸。
圣贤得贫力,吾恨不全贫。

51 《读书》 宋·张九成

伊余生三吴,窜逐落荒外。
大目试环顾,四海等一芥。
谁能於其间,清濁分泾渭。
含菽亦饱满,食蘗有余味。
不羡嵇叔夜,左右持酒蟹。
大哉黄卷中,日与圣贤对。

52 《争臣论》 唐·韩愈

或问谏议大夫阳城于愈,可以为有道之士乎哉?学广而闻多,不求闻于人也。
行古人之道,居于晋之鄙。
晋之鄙人,熏其德而善良者几千人。
大臣闻而荐之,天子以为谏议大夫。

古文观止议论写人

53 《治安疏》 明·海瑞

户部云南清吏司主事臣海瑞谨奏;为直言天下第一事,以正君道、明臣职,求万世治安事:君者,天下臣民万物之主也。
惟其为天下臣民万物之主,责任至重。
凡民生利病,一有所不宜,将有所不称其任。
是故事君之道宜无不备,而以其责寄臣工,使之尽言焉。

奏疏

54 《后廿九日复上宰相书》 唐·韩愈

三月十六日,前乡贡进士韩愈,谨再拜言相公阁下。
愈闻周公之为辅相,其急于见贤也,方一食三吐其哺,方一沐三握其发。
天下之贤才皆已举用,奸邪谗佞欺负之徒皆已除去,四海皆已无虞,九夷八蛮之在荒服之外者皆已宾贡,天灾时变、昆虫草木之妖皆已销息,天下之所谓礼、乐、刑、政教化之具皆已修理,风俗皆已敦厚,动植之物、风雨霜露之所沾被者皆已得宜,休征嘉瑞、麟凤龟龙之属皆已备至,而周公以圣人之才,凭叔父之亲,其所辅理承化之功又尽章章如是。
其所求进见之士,岂复有贤于周公者哉?不惟不贤于周公而已,岂复有贤于时百执事者哉?岂复有所计议、能补于周公之化者哉?然而周公求之如此其急,惟恐耳目有所不闻见,思虑有所未及,以负成王托周公之意,不得于天下之心。

古文观止书信抒愤

55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明·宋濂

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初中文言文送别劝勉学习

56 《诗三百三首》 唐·寒山

凡读我诗者,心中须护净。
悭贪继日廉,谄曲登时正。
驱遣除恶业,归依受真性。
今日得佛身,急急如律令。

唐诗三百首高中古诗边塞赞美将军

57 《进学解》 唐·韩愈

国子先生晨入太学,招诸生立馆下,诲之曰:“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方今圣贤相逢,治具毕张。
拔去凶邪,登崇畯良。
占小善者率以录,名一艺者无不庸。

古文观止劝学抒怀怀才不遇

58 《祭石曼卿文》 宋·欧阳修

维治平四年七月日,具官欧阳修,谨遣尚书都省令史李敭,至于太清,以清酌庶羞之奠,致祭于亡友曼卿之墓下,而吊之以文。
曰:呜呼曼卿!生而为英,死而为灵。
其同乎万物生死,而复归于无物者,暂聚之形;不与万物共尽,而卓然其不配者,后世之名。
此自古圣贤,莫不皆然,而著在简册者,昭如日星。

古文观止祭文赞颂写人抒情

59 《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唐·李白

天上白玉京,十二楼五城。
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
误逐世间乐,颇穷理乱情。
九十六圣君,浮云挂空名。

赠别忧愤自传长诗

60 《狱中上梁王书》 两汉·邹阳

臣闻忠无不报,信不见疑,臣常以为然,徒虚语耳。
昔荆轲慕燕丹之义,白虹贯日,太子畏之;卫先生为秦画长平之事,太白食昴,昭王疑之。
夫精变天地而信不谕两主,岂不哀哉!今臣尽忠竭诚,毕议愿知,左右不明,卒从吏讯,为世所疑。
是使荆轲、卫先生复起,而燕、秦不寤也。

古文观止写人品格寓理

* 关于圣贤书的诗词 描写圣贤书的诗词 带有圣贤书的诗词 包含圣贤书的古诗词(51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