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在亡的诗词[宋代](492首)

361 《平寇》 宋·刘黻

西江十二州,自昔闻寇警。
按图览上游,峒俗号最梗。
嗜杀等儿戏,纵掠恣狼犷。
右通崆峒东,左接梅花岭。

362 《诸公赋东园兄铜雀砚甚夸余独不然然苏长公》 宋·艾性夫

临洮健儿衷甲衣,曹家养儿乘祸机。
匹夫妄作九锡梦,鬼蜮敢学神龙飞。
负鼎而趍不遄死,筑台尚俗储歌舞。
但知铜雀望西陵,不觉妖狐叫墟墓。

363 《哭菊存蕙山二兄》 宋·艾性夫

黄台瓜蔓已凄凉,五雁飘零不着行。
一脉仅余三老在,半年又哭两兄亡。
菊园霜熟秋香寂,蕙帐云寒春梦多。
愁绝吟魂招不得,西楼风雨忆连床。

364 《司马温公挽诗五首》 宋·孔武仲

高步朝廷上,羽仪鹓鹭行。
精诚贯金石,素节履冰霜。
爽气今仍在,斯人没不亡。
嵩云自闲暇,长映读书堂。

365 《晁无咎张文潜同校名臣事迹因赠》 宋·孔武仲

画省深沉天上居,道貌日与尘客疏。
天公恐我太寂寞,更遗两仙同校书。
名臣已去骑箕尾,尚有规模在新史。
浩然初若泛沧溟,目眩形劳安得止。
兴亡治乱略可知,两公少壮方施为。
齐房比邻数相说,听公清谈胜饮酒。

366 《临江鲍守示诗二篇因寄之》 宋·孔武仲

官居无时节,簿领去复回。
胁息文网中,壮心安在哉。
积雪满西峰,中天白皑皑。
帘幄书生寒,复见诗筒来。

367 《王伯厚和予墙字韵因用其韵记五月八日同饮池》 宋·晁公溯

罗人工词赋,作者司马扬。
其声中律吕,今有房中章。
顾尝评笔力,盖可补诗亡。
追思每叹息,浩歌徒慨慷。

368 《叙赵守备学释菜会馂》 宋·陈淳

嘉定四年日在房,赵侯来守南清漳。
下车百事所未遑,先务化原修泮宫。
发帑市材鸠众工,改偏易陋规模洪。
大门复旧正当阳,直挹名第真仙峰。

369 《挽中书舍人叶公三首》 宋·陈棣

博学该群籍,飞声蔼上庠。
巍科曾叠贯,要路遂横翔。
策府登清选,铨曹得望郎。
九重方简在,一鉴遽云亡。

370 《送彭莱山谈星》 宋·陈杰

颍川贤人聚无聚,德行何裨理乱数。
吴中高士死不死,少微何与兴亡事。
古来观星观用星,閒剧灾祥一羽轻。
浑仪图上无人会,两曜五行四余外。

371 《夫差伍员》 宋·陈普

载籍几千年,相踵兴亡迹。
何国非自取,一一有来历。
亡必以失道,与必以有德。
有德无不兴,不在防寇贼。

372 《冬华一夜霜》 宋·陈普

天地生万物,节度各有常。
毫发不可乱,奉时以行藏。
不惟寡悔吝,尤可免折伤。
倘不如所受,一一皆自伐。

373 《劝学》 宋·陈普

七闽四海东南曲,自有天地惟篁竹。
无诸曾拥汉入秦,归来依旧蛮夷俗。
未央长乐不诗书,何怪天涯构板屋。
人民稀少禽兽多,云盘雾结成烜燠。

374 《孟子·尚友》 宋·陈普

贤圣虽亡心不死,诗书所在即其人。
大人取友无今古,天地中间一性真。

375 《有感》 宋·方回

玩透羲爻未画前,今时天即古时天。
回空其庶亦其庶,轲死不传焉不传。
积愤淫伤诗未削,暗筹微婉史谁编。
继周百世民彝在,岂为兴亡有变迁。

376 《和陶渊明饮酒二十首》 宋·方回

三戒二已亡,所戒惟在得。
大道辟我前,幸无两岐惑。
谁歌返招隐,口待秽袜寒。
身为葛天民,宅在建德国。

377 《七十翁吟五言古体十首》 宋·方回

今所以知古,赖世有书史。
后所以信今,岂不亦藉此。
昔在韩魏公,治平四载耳,仁皇实录就。

378 《览古五首》 宋·方回

六经乐故亡,三礼复不完。
名数颇舛刺,或亦疑同官。
易诗书春秋,论孟庸学篇。
弥缝救破断,谁实心斯传。

379 《用夹谷子括吴山晚眺韵十首》 宋·方回

抖擞羁怀强自宽,时登吴阜一閒观。
陆机不作莼羹在,雷焕无踪剑气寒。
倏忽池台荒草合,等閒歌舞落花残。
兴亡生死真常在,命要深知分要安。

380 《诗二首》 宋·方回

一牝犹嫌将两雄,趋新背旧片时中。
陡忘前主能为叛,乍事他人更不忠。
玉碗空亡无易马,绛桃犹在未随风。
何须苦问沙吒利,自是红颜薄老翁。

* 关于在亡的诗词 描写在亡的诗词 带有在亡的诗词 包含在亡的古诗词[宋代](49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