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在室的诗词(1081首)

961 《寄辇下译经正觉大师》 宋·释智圆

水国无归梦,年来帝泽深。
梵书翻宋语,道论变吴音。
静室清香凝,闲庭古树阴。
玉华前事在,高迹许谁寻。

962 《进读唐书终帙》 宋·宋庠

隋室重氛极,唐家景命新。
地归裂残壤,天洗战馀尘。
遂纳诸戎贡,争陪二月巡。
瀛洲登俊老,烟阁尽名臣。

963 《陶渊明醉石》 宋·项安世

石君匪招陶,陶子岂知石。
偶然一醉间,成此千年迹。
当时素心人,邻里今谁宅。
悠然独君在,入我晦翁室。

964 《次韵苏主管小礬山歌》 宋·项安世

大字峥嵘如石柱,小字参差似钗股。
醉中写出礬山歌,梦中飞入礬山路。
恍然身在空林间,壶公八柱横当前。
并州剪刀色如水,剪取一半壶公烟。

965 《游东阳涵碧亭刘梦得所赋诗也明日过中兴寺游》 宋·王铚

宝月生旁邑,应真传绝艺。
峨峨画三佛,张吴意能俪。
气象随世低,病鹘无猛鸷。
碑阴笔纵横,才翁雄近世。

966 《必明庵》 宋·王铚

佛心犹日出,何曾碍须弥。
散为普光明,合作四威仪。
万古止此日,群目尽见之。
普现一切水,君自分渑淄。

967 《避贼》 宋·张嵲

避贼入深谷,乘桴复悠悠。
四顾江上山,群峰如荠稠。
是时雪霜霁,林壑氛雾收。
茂树荫石壁,澄潭深不流。

968 《忆筇杖》 宋·陈傅良

岷峨山下筇竹杖,危者使安衰可壮。
秦皇汉武穷兵不可得,我独得之今丞相。
前年有旨还故园,其冬急召朝日边。
半岁驱驰数千里,赖有此杖常扶颠。

969 《寄题陈同甫抱膝亭》 宋·陈傅良

稻粱不难谋,轩冕亦易得。
胡为抱膝翁,恻恻复恻恻。
秋风堕碧梧,凤鸟去无迹。
愁吟草际蛩,儿女泪盈臆。

970 《自广岩避暑西庵》 宋·张镃

推枕欣朝凉,开户畏炎日。
驾言城西游,滞懑去如失。
山空秋易知,石近云屡出。
穿松得古寺,随喜听讲律。

971 《寿藏十韵》 宋·叶茵

门限何须铁,因为浅近谋。
假令长富贵,消得几春秋。
寿固缘心地,人谁免首丘。
子能忘后虑,是亦慕前修。

972 《简瑄上人借楞严经》 宋·裘万顷

石室云山镇日扃,午鸡啼处睡初醒。
案头上有炉熏在,试读楞严一卷经。

973 《挽陈德亨》 宋·刘宰

宅枕烟波胜,人钟风露清。
蟾官孤壮志,蜕室悟浮生。
月下扁舟去,花边短策横。
锦囊遗藁在,端可振家声。

974 《客怀》 宋·林景熙

道出箫台北,青鞋第几山。
看云生远思,临水觉衰颜。
石室猿空老,花时燕独还。
春光已愁寂,况复在兵间。

975 《赠泰霞真士祈雨之验》 宋·林景熙

火旗焰焰烧刊垠,蒺藜满道风扬尘。
槁苗无花不作谷,老农扶杖田头哭。
哭声不为填沟渠,室罄何以供官轮。
檄龙呗佛寂不应,晰蜴那能擅权柄。

976 《丘大卿天柱峰图》 明·张羽

昔闻安期生,飘飖入秦京。
上书三月初报罢,拂袖去作蓬莱行。
却笑叔孙通,俯仰咸阳城。
长生亦何补,身后留空名。

977 《送莲社陆道师归镜湖别业》 明·张羽

一锡横飞下镜湖,头颅老去世缘疏。
庭栽竹少堪容鹤,池种莲多不碍鱼。
满室香云经尽后,半窗明月定回初。
陶潜懒入东林社,在在青山可结庐。

978 《花将军歌》 明·李东阳

花将军,身长八尺勇绝伦,从龙渡江江水浑。
提剑跃马走平陆,敌兵不能逼,主将不敢瞋。
杀人如麻满川谷,遍体无一刀枪痕。
太平城中三千人,楚贼十万势欲吞。

979 《胡忠安公挽诗(四十韵)》 明·李东阳

文庙临朝日,英皇复辟年。
我公台鼎贵,臣职始终全。
旧锡恩荣榜,仍居侍从员。
皂囊繁出入,彤陛俨周旋。

980 《秋夜对月》 宋·孔武仲

月行青天入重云,金波泄泄穿鱼鳞。
须臾云收境亦静,虚空表裹无织尘。
寒光正与人相射,碧琉璃中低玉盆。
微风更入北窗竹,余声飒洒清心魂。

* 关于在室的诗词 描写在室的诗词 带有在室的诗词 包含在室的古诗词(1081首)